刘延国,廖彦淞,王 青,邹 强
(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045)
随着我国近30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已经上升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的生态效益及其发展所引起的乘数效应,极其鲜明地表明了其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动力产业”的性质[1-5]。少数民族山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迅速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的热点区域,但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一个重要、特殊的组成部分,不仅承担自然资源供给、水土保持等生态安全的重任,还肩负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的重任,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与其地位的重要性严重不匹配,也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6-7]。鉴于旅游业的特性,以及近期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8-10],结合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山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以及“保护自然”和“社区受益”两大生态旅游特征,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而准确评估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现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正确协调发展生态旅游与区域生态安全之间的现实矛盾,确保旅游业成为保护资源的方式而不是破坏性地入侵社会文化资源,则是首要前提,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估生态旅游影响下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国外的生态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的大尺度研究,国内研究的核心则是生态安全评价[11-14]。目前以少数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压力为主题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借鉴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结合文献与研究成果[13-17],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旅游视角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岷江上游少数民族地区为例,对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岷江上游山区生态旅游与环境、经济的平衡发展及连片贫困区精准脱贫提供决策参考。
图1 岷江上游区位及高程示意
岷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介于31°26′N~33°16N、102°59′E~104° 14′E之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其范围大致与汶川、理县、茂县、黑水及松潘五县的行政界线相一致, 2.24万km2,人口39.2万人,农业人口占75%以上,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9%以上,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集藏—羌—彝线性文化走廊等诸多特色于一体,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民族廊道以及自然景观带。长期以来的人类生计活动对山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干扰,加上活跃地震带的叠加影响,使其成为长江上游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川西农牧民贫困连片集中区,一直是扶贫开发关注的重点区域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区[18-20]。随着区域旅游收入的逐年提升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提高(2014年接待旅游人次汶川县最高达666.3万人次,松潘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69.28%),目前区域各县已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县域发展及区域脱贫的主导策略。
(1)统计数据:《阿坝州统计年鉴2014》《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方案(2015~2020年)》,2014年汶川、茂县、理县、黑水县、松潘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政府网站的公开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及生计调查资料。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s)模型[13-17],将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Pressure),环境质量和资源数量状态(State)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响应(Responses)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考虑,探讨影响人地系统协调稳定的因素。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张力为“压力”指标,资源及旅游开发强度现状为“状态”指标,旅游开发直接收益与间接效应为“响应”指标,参考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3-17],结合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个性指标,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有效性等普遍原则,确定生态旅游视角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项目类型指标层公 式数据来源基准值生态安全评估A压力B1人口自然增长率(‰)C11(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统计数据8旅游客流增长率(%)C12游客增量/游客总量×100%统计计算25 60游客密度C13游客总量/区域总人口统计计算31 26贫困人口比率(%)C14贫困人口数/区域总人口×100%统计计算10 99人均GDP(万元/人)C15GDP总量/区域总人口统计数据2 69城镇化率(%)C16城镇人口/区域总人口×100%统计数据50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C17第三产业产值增量/第三产业产值×100%统计数据5 60状态B2森林覆盖率(%)C21森林面积/区域国土地面积×100%统计数据75人均耕地面积(m2/人)C22耕地面积/区域总人口统计计算800水能蕴藏可开发量(万kW)C23理论蕴藏量—暂时不可能利用部分统计数据107 69人均粮食产量(kg/人)C24粮食总产量/区域总人口统计计算179 13有效灌溉面积比重(%)C25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总耕地面积×100%统计计算65 80人均肉类产量(%)C26肉类总产量/区域总人口统计计算84 23交通线路密度(%)C27交通线路长度/区域面积×100%统计计算15 51旅游空间密度C28游客人数/区域总面积统计计算341响应B3旅游收入增长率(%)C31旅游收入增量/旅游收入总量×100%统计计算24 10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C32旅游业增加值的增量/GDP增量×100%统计计算19 0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33第三产业当年增量/GDP增量×100%统计计算34 39自然保护区(景区)面积比重(%)C34自然保护区(景区)面积/区域面积×100%统计计算24 2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C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统计计算15 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统计计算8 80每万人拥有教师数量C37教师数量/区域总人口统计计算99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C38医务人员数量/区域总人口统计计算44
(1)压力指标。基于岷江上游5县为川西农牧民连片贫困集中区的现实,以及省、区、县地方政府为摆脱贫困而积极倡导推进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战略部署及目标,结合生态旅游开发实际,又能体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内在需求与张力的特点,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贫困人口比率、城镇化率、旅游客流增长率、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等指标。
(2)状态指标。根据该区域生态旅游自然资源丰富,但支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发育不足的特点,选取既能体现资源现状又满足旅游开发强度状态的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人均肉类产量、水能蕴藏可开发量、交通线路密度、旅游空间密度等指标。
(3)响应指标。依据生态旅游开发直接收益及间接社会、经济、环境效应,特别是农牧民增收、教育卫生条件改善,资源保护等转移支付效应,选取旅游收入增长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每万人拥有教师数量、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自然保护区(景区)面积比重等指标。
生态安全基准值的选取[14],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指标C11、C15、C16、C21、C24以《国家级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小康社会标准》为依据,指标C22采用国际标准; 参照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十二五”规划以及2014年综合发展状况,确定指标C12、C13、C14、C17、C23、C25、C26、C27、C28、C31、C32、C33、C34、C35、C36、C37、C38的基准值; 生态安全的基准值亦为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值。
(1)无量纲化。评价体系存在正向和逆向指标,需对样本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假定研究区有m个评价对象包括了n个评价指标,定义X为生态安全样本矩阵,表达为:
(1)
(2)
(3)
式(2)(3)中,minxj和maxxj表示第j个指标下各评价样本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矩阵X转化为矩阵Y,计算方法:
Y=(yij)m×n(其中,yij∈[0, 1])
(4)
(2)熵权法。通过评价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计算综合指标,权重由指标构成的判断矩阵确定。矩阵Y中,j项指标下第i个评价对象的值不值的比重为fij,计算方法:
(5)
Hj为第j项指标的熵值,计算方法:
(6)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权wj,计算方法:
(7)
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为一体的复合巨系统为研究对象生态安全评价,基于指标选择实际,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安全评价灰色关联模型,以关联度指数表征区域生态安全状况[14]。
(1)指标标准化
Xj为第j个评价指标值,即式(1)中第j列的样本属性值;Sj为该指标的基准值;Pj为第j个评价指标标准化后数值:
正向指标:当Xj>Sj时,Pj=1; 当Xj (8) 逆向指标:当Xj (9) (2)关联系数 计算第j个评价指标Pj与生态安全标准序列G的关联系数ζi(Pj,G),计算方法: (10) (3)生态安全指数计算 关联度的大小能够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等级的优劣,即评价对象i的生态安全指数。计算标准序列G与第i个评价对象的关联度R,计算方法: (11) 通过计算得到岷江上游地区2014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压力—状态—响应指数(表2)。基于参考文献[13-17]的生态安全分级评判标准,结合川西少数民族区域的自然、经济与人文特征,针对计算结果,结合自然断点分级,设计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安全分级标准(表3)。作为川西地区连片贫困区,自然环境、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差异不显著,国家、省、区的扶贫政策等方面整体差异不明显,其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值的跨度不大,因此分级标准与大尺度生态安全研究的分级标准略有不同。但该区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民族廊道及自然景观带,同时又是九寨沟旅游环线的西线必经之地,这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结合开发现状及区域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该分级标准以求最大程度地反映生态旅游视角下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区域差异,为区域旅游业的开发及脱贫方式的选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 表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估指数 汶川县理县茂县黑水县松潘县压力指数0 850 880 800 640 84状态指数0 830 810 900 740 76响应指数0 760 830 680 780 87生态安全综合指数0 810 840 770 750 84 表3 生态安全分级评估标准 (1)岷江上游5县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处在0.64~0.88 之间(表2、图2)。黑水县处于Ⅲ级的临界安全水平,区域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主要是贫困人口比例大,城市化水平低,区域可进入性差,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理县、汶川县、茂县、松潘县处于Ⅴ级的较安全水平,这与区域生态旅游开发及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其中,理县是该地区最早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县,加之境内的米亚罗自然风景区,作为国道317线进入阿坝州首府马尔康的必经之地,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旅游业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岷江上游5县生态安全状态指数处在0.74~0.90 之间(表2、图2)。黑水县、松潘县处于Ⅳ级的安全水平,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多,人均粮食产量高,处在快速的旅游开发阶段,游客量增速高。茂县、汶川县、理县处于Ⅴ级的安全水平,其中,茂县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最大,交通线路密度最大,支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3)岷江上游5县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处在0.68~0.87之间(表2、图2)。茂县处于Ⅲ级的临界安全水平,汶川县、黑水县处于Ⅳ级的较安全水平,理县、松潘县处于Ⅴ级的安全水平。茂县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少,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社会效益转化缓慢,导致生态安全响应程度较低; 理县、松潘县由于各自在区域内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松潘县,与九寨沟县比邻,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最高,带动社会管理与治理能力的提升,生态安全响应指数较高。 (4)岷江上游5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处在0.75~0.84之间(表2、图2),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但由于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水能资源丰富,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及自然资源丰富,且在生态旅游开发、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理县及松潘县更是走在区域前列,使该地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处于较安全水平以上。 图2 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 图3 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指数与经济指标的相关性 (5)岷江上游5县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正相关,与贫困人口比例反相关性,与农牧民纯收入增长率没有必然联系(表2、图3)。说明适度生态旅游开发环境效益明显,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生态安全状况,而且也是城镇居民增收有效手段,生态旅游对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适度生态旅游开发是区域脱贫的有效手段,但应注重扶持农牧民在旅游业中的参与度,增加其旅游收益,发挥生态旅游开发在区域减贫、脱贫与生态建设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岷江上游地区应立足生态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同时围绕旅游产业链,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在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推进民生工程与生态工程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均衡发展方面,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与推进作用。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化遗产,无论其开发重点是什么或地理位置在哪,已经都处在了旅游的压力之下,生态旅游正以全球最快的旅游发展方式迅速壮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少数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迅速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的热点区域,但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肩负生态安全的重任,还肩负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的重任,处在长期贫困之中,一直以来也都是我国扶贫开发关注的重点。旅游开发不当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旅游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生态安全评估,正确评估旅游活动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发挥生态旅游开发在环境保护及区域减贫、脱贫中的作用。基于PSR模型理论框架,采用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态旅游视角下的岷江上游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当前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总体处于较安全水平,生态旅游开发适度,旅游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适度生态旅游开发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生态安全状况,而且也是城镇居民增收有效手段,但应注重扶持农牧民在旅游业中的参与度,增加其旅游收益,发挥生态旅游开发在区域脱贫与生态建设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生态旅游视域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涉及人口、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要素,而且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影响的动态整体,虽然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结构简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研究目标的抽象表达、清晰展现,但这种做法无疑会在客观上忽略其他一些关键特征的表达,加之基于近期发展阶段基准值的确定,必然会影响结论的科学性。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将在完善指标选取、长时间序列探查及预测模型构建方面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但无论如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始终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现阶段生态旅游无疑成为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1] 冯学钢,于秋阳.中国境内旅游产业潜力研究:区域差异与路径选择.管理学报, 2010, 7(4): 577-584, 632 [2] 曹新向. 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的比较研究.人文地理, 2007, 22(1): 18~22 [3] Cracolici M F,Nijkamp P.The attrac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t destinations:A study of Southern Italian regions.Tourism Management, 2009(3): 336~334 [4] 徐知渊, 陈丽君.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30): 325~328 [5] 马晓龙, 曹杏娟.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旅游科学, 2013, 27(2): 14~23 [6] 陈全功, 程蹊.少数民族山区长期贫困与发展型减贫政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7] 李瑞, 殷红梅.近10年中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4): 411~421 [8]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481647.htm [9]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http://www.gov.cn/zwgk/2013-02/18/content_2333544.htm [10]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8/21/content_8999.htm [11]陈星, 周成虎.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6): 8~20 [12]张磊, 任贤.宁夏生态安全预测与评价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2): 22~26 [13]窦学诚, 王庆辉.高寒牧区草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甘南玛曲草原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34(3): 78~83 [14]张家其, 吴宜进,葛咏,等.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贫困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以恩施贫困地区为例.地理研究, 2014, 33(8): 1457~1466 [15]谢余初, 巩杰,张玲玲.基于PSR模型的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5(6): 790~797 [16]张军以, 苏维词,张凤太.基于 PSR 模型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6): 1039~1044 [17]陶晓燕. 基于模糊物元和熵权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统计与决策, 2012,(6): 55~57 [18]印开蒲. 百年追寻:见证中国西部环境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0 [19]陈国阶, 涂建军,樊宏等.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0]王青, 石敏球,郭亚琳,等.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垂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 2013, 68(11): 1560~15674 结果分析
5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