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倩倩
摘要:通过应用营配调贯通数据采录成果,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阐述了台区线损管理的新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台区同期线损的统计分析,提升了台区线损管理水平,促进了台区全采集率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降损效果,提升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印证了营配调贯通数据采录质量,为营配调贯通数据质量治理提供方向,进而促进数据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营配调贯通;台区同期线损;全采集率;可算率;合格率
引言
电网电能损失率简称线损率,是电网经营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直接反映出电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线损管理水平是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在线损管理工作中常用的线损四分管理是指对所管辖电网采取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的线损管理方式,通俗讲就是按电压等级、供电管理区域、10kV公用线路、公用配电台区4种统计维度开展线损率的统计、分析、评价,并采取针对性的降损措施,开展降损管理工作。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由于其点多面广成为电网企业线损管理中的难点,传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受采集覆盖率低、未实现营配调贯通及台区考核表覆盖率低等条件约束,无法大规模开展台区同期线损统计、分析、评价,局限于只能开展台区统计线损分析工作,而台区统计线损受供售电量不同期、人工抄表质量因素影响,台区统计线损率与实际的台区线损率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故障定位,制约台区线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营配调贯通建设项目实施,建立了“变电站-线路-配变-用户”营配调一体化数据模型,实现了营销用电客户数据与电网设备数据关联贯通,再加上“全计量全采集”项目的持续推进,为台区同期线损统计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一、营配调贯通数据成果
国网某市电力公司自2014年开始启动营配调贯通建设项目,2015年3月全面完成营配调贯通数据采集和一体化数据模型建模工作,全市构建了覆盖公司485座变电站、1.75万条线路、9.59万台专变、6.86万台公变、518.45万台表箱、739.41万具低压电能表的营配统一电网拓扑模型。国网北京电力在完成营配调贯通數据采录工作基础上,按照“以用促质、自查整改、抽查检验、严格考核”的工作思路,重点通过台区同期线损计算分析、停电影响范围反查、台区分相分支识别仪测量等方式,组织各单位对已采录贯通的电网和营销数据完整性、准确性进行自查整改,市公司核查组针对各单位自查整改完成的电网和营销数据进行抽查检验。指导各单位通过系统间数据质量核查工具,对营销系统与电网GIS系统间变电站、公线、公变、专线、专变、高压用户点、表箱一致率和变户对应率进行监测,对不一致数据进行整改,共计完成142.01万条不一致数据专项治理工作,营配调贯通数据对应率达到99.19%,确保了系统间营配调数据一致性,为台区同期线损计算奠定了数据基础。
二、台区同期线损计算模型
(一)业务数据情况
实现营配调数据贯通后,电网GIS系统中维护了低压计量箱与公用变压器的拓扑连接关系,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维护了低压计量箱与电能表的对应关系、电能表的综合倍率、计量点主用途类型等营销档案信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存在电能表的采集数据。
(二)实现方案
通过集成电网GIS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数据,获取到低压台区全部电能表的相关采集数据,在每一计算周期,取指定时间段的电能表有功总采集示数起止表底,从而计算出台区的供电量、售电量和台区线损率。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电网GIS系统抽取计量箱条码编号、计量箱安装地址以及计量箱挂接的公用变压器所属的变电站名称、10kV线路名称、变压器业务系统ID、变压器OID、变压器名称数据,计算出低压计量箱与公用变压器的拓扑连接关系;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抽取供电公司、供电所、抄表段编号、抄表员、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用户地址、计量点编号、计量点性质、主用途类型、计费关系类型、上级计量点(并列)、资产编号、条形码、综合倍率、计量箱条码编号等用电客户的档案数据,根据电网GIS系统低压计量箱与公用变压器的拓扑连接关系,计算出台区内的低压用户及低压用户对应的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抽取指定时间的电能表的有功总采集表底数据,根据确定的台区内低压用户对应的电能表,计算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规定时间点的采集表底。实现方案架构如图2所示。
(三)算法
以变压器OID为维度进行汇总计算变压器线损率,计算条件为:该变压器下计量箱所带的所有电能表,均已在采集系统中调通并且规定时间段的电能表,有功总采集起止表底示数1、示数2全有数据并且该变压器存在供电量和售电量;供电量取值范围为计量点上主用途类型为台区供电考核的总电量,售电量取值范围为计量点性质为结算,电卡表,网络表,本地费控表的总电量;主分关系的电能表,主表结算电量=主表抄见电量-∑子表抄见电量,子表结算电量=子表抄见电量;并列关系的电能表,总结算电量=∑并列关系的计量点电量;台区线损率=(台区供电量-台区售电量)/台区供电量×100%。
结语
通过应用营配调贯通数据采录成果,运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开展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确保了数据同源管理,提高了营销业务应用与电网GIS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提高用电客户所属台区与现场的一致性,规避了人工抄表质量和用电信息采集抄表不成功问题,确保了台区售电量和供电量的统计时间点同期,确保了台区线损计算结果真实、准确,确保了台区线损评价客观、有效,提升了台区线损管理水平,促进了台区全采集率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降损效果,提升了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印证了营配调贯通数据采录质量,为营配调贯通数据质量治理提供方向,进而促进数据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元伟,王凯.低压分台区管理实施方案的总结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04)
[2]郑健俊.完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J].农电管理,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