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安六大佛教祖庭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了解目前西安佛教祖庭的实际现状,并据此来思考佛教祖庭如何在当下发挥信仰崇拜、文化观览、心理疏导及文化教育等功能,得出祖庭对当代社会精神层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西安;佛教祖庭;现状
引言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汉末传入中国后,发生了显著变化,产生了宗派、祖庭,这反映了中国人对印度佛教的认识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标志着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佛教的八大宗中,六宗的祖庭都在西安,西安也因此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这六宗祖庭分别为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对于这六大佛教祖庭在历史上的发展与变迁,学者们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如王亚荣老师著有《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研究》1一书;王宏涛老师著有《西安佛教祖庭》2一书,李利安老师著有《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丛书》3以及张伯老师写有文章《汉传佛教在西安的祖庭和祖师》4等等,这使得关于西安六大祖庭的历史沿革目前比较清楚,然而,对于六大祖庭的现状,关注者就相对较少。因此,笔者通过自身实际的调研走访,借本文对六大祖庭的现状做一粗略介绍。
一、三论宗祖庭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始建于東晋。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公元401年,即弘始三年,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鸠摩罗什在此译出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被尊为该宗开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草堂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
草堂寺庙宇的建设完全遵循佛教建筑规制。寺门面南,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展布,依次是山门、天王殿、钟楼和鼓楼、碑廊、碑亭、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和三圣殿、厢房、法堂(方丈室)。中轴线西有鸠摩罗什纪念堂、八宝玉石塔、二柏一眼井、宗派图碑及烟雾井;东有卧佛殿、莲花池及观音阁;厨房和斋堂设在东侧,僧房在法堂两侧,厢房东西对称。三圣殿后还坐落着藏经楼,是2014年10月时落成的,规模庞大,系明清重檐三滴水歇山式风格,楼内供奉五尊铜胎鎏金佛像,数千册典藏经书。
草堂寺信众各年龄层皆有,但主要以女性为主;信众学历层次也各有分布。寺中师父们一般在四点半做早课,其他时间可自由分配。草堂寺有周末定期的讲经班,人数可达数十人。客堂旁设有佛教协会,属县级民间组织,主要作用是对全县寺庙进行管理和联系。草堂寺由于其祖庭地位,以及寺内奇观“草堂烟雾”,所以来访人数众多,能够做到以寺养寺,此外也有居士们供养及社会团体的赞助来维持日常开销。草堂寺内新修之所,皆为寺内主动修缮。同时,草堂寺作为日莲宗的祖庭,与日本方面联系也较多。
二、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南郊,距市中心大约4公里。公元648年,即唐贞观二十二年,时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下令建寺,故取名慈恩寺。这曾是长安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并有盛名的玄奘法师在此主持。因其地位高,规模大,并在历史上拥有许多的属寺亦名慈恩寺,或周边曾有同名但较小的寺院,故称“大慈恩寺”。
寺内的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客堂和云水堂,大雄宝殿,伽蓝殿,甘露堂,财神殿和大雁塔。大慈恩寺属于十方丛林5,故接待游方僧人。在笔者考察时,就看到了不同地方来的僧人在此进行朝拜,包括喇嘛、尼姑等。大雄宝殿为寺内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佛、菩萨和罗汉的塑像。大雁塔为寺内最著名的一个建筑,是公元652年,即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并由玄奘亲自设计而修建而成,自唐代开始即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塔底层南门两侧分别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二碑,碑文由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并且记述和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大雁塔由原印度窣堵坡形式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仿木砖结构的楼阁式塔,生动地体现了佛教建筑艺术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
大慈恩寺目前有五十位左右的僧人,严格按照时间进行早晚课的修习。目前主要信众以中老年女性为主。信众文化层次方面较为复杂,各个文化层次都有。大慈恩寺作为唯识宗祖庭,在平日里与西安的其他祖庭之间也有联系往来,一般是在有大型佛教活动的时候联系比较密切,具体要看组织规模。比如省佛协组织的活动,西安六大佛教祖庭都会参加。同时,大慈恩寺每周也开设佛教的讲经班,欢迎社会大众前来听讲。由于当年玄奘法师自印度取经回国,所以至今大慈恩寺与印度佛教之间仍有往来交流。大慈恩寺的香火非常旺盛,海内外的香客众多。但因为大慈恩寺现在作为一个景点,还有收取门票等费用,所以寺院的具体经营状况与政府有关部门有较大的联系,并不是单纯的以寺养寺。其僧侣居住区与游人游览的区域有着严格的区分。游览区几乎见不到本院的僧人,而僧人的居住区并不能随便进入。
三、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的香积寺村,南临滈水,西傍潏水。公元681年,即唐高宗永隆二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大师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香积寺的内部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殿以及善导塔四部分。其天王殿比较特别的是,弥勒菩萨两边的四大天王皆为坐像,而一般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是站像。作为净土宗祖庭的香积寺,其大雄宝殿也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里面供奉的主尊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在三圣面前,端坐着善导大师的坐像且后面显示着背光。最后面的大殿为法堂殿,它同时也是香积寺的藏经阁,存放以净土宗为主的经书。善导塔可以说是香积寺的“镇寺之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形制上看,善导塔比大小雁塔更为复杂。塔身四周有楷书《金刚经》,塔内有日本净土宗所赠善导、法然二祖对面像。
香积寺目前约有四十位左右的师父,香火较为旺盛,足以维持寺院的日常经营。且寺院经常举行一些法会等活动,吸引大量的信徒来参加。寺院每周定期会开展讲经活动,面向社会大众。香积寺有微信公众号,在这一公众号上可以得知关于香积寺的最新信息,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这一公众号进行布施。香积寺还有一系列的慈善活动,如 2017年7月,香积寺僧团及香积寺慈善小组众善心人士前往商洛市镇安的熨斗小学与甘沟小学助学;2月,前往心心特殊儿童中心慰问,同样带去了书包、文具等物品。目前寺庙的信众以四到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為主,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男性所占比例非常小。
僧侣们有早晚课的修习,晚课在下午四点开始,约一小时。参加晚课的除僧侣外,来到寺院的游客、普通信众以及部分居士都可参加,但需要注意着装,所有人不可以穿短袖衣服,女性不能穿裙子。
四、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位于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公元266年,即晋武帝泰始二年,后随着唐三大士先后来本寺住持弘法,在一行大师等中外僧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创建了中国密宗。
大兴善寺寺庙结构以各个佛殿为中轴,但在寺中后部观音以菩萨身份也位列中轴,这显示了中国佛教观音崇拜的兴盛。中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为弥勒殿、三佛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殿;在佛殿两边,主要是诸菩萨殿。进入大兴善寺山门后最靠前的是左右两个地藏殿,因为大兴善寺的建筑结构是仿照佛教须弥山的结构设计的,从低到高展开,最低的地府也就因此放在了最前面。同时,这两个地藏殿也是警示人们如果在世作恶死后就要进入地狱受苦,所以要学佛向善。比较有特色的是,大兴善寺在主殿右侧,普贤殿后面,还有专为观音菩萨建造的观音洞。里面约10米深,上下两层,供奉有各式各样的观世音造型,既有显宗,又有密宗,几乎是观音造像的大全,相当少见。
大兴善寺香客众多,香火旺盛,另有平时举行法会募得的善款,以寺养寺,足以经营周转。比较大型的法会基本每月都有,如正月初一的弥勒菩萨圣诞,二月初八的释迦牟尼佛出家日等等。在每周的周六周天下午,寺院都会举行讲经念经活动,大约每次都会有三到四十名左右的信众参加。大兴善寺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其他寺院的主要信众是中老年女性占绝大多数,男性较少,而大兴善寺的男女信众比例大概各占一半,甚至男性还要略多。以年龄层次来讲,并不以中老年人为主,二十岁以上的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三四十岁的男性尤多。从文化背景来讲,也是各种文化程度、文化背景的信众都有,既有博士等高学历信众,也有基本没有文化背景的信众。
目前寺院共有僧侣42位,寺院住持采取推举的方式选定。如普通民众要出家,需要提供本人自愿,父母同意的凭据并且携带健康证明来到寺里,然后进行为期大约半年的考察,具体时间不定,通过考察,方可出家。
大兴善寺也会举行一些慈善活动,但是这些慈善活动都是由宗教管理局管理大兴善寺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因为慈善活动与经费有关联,寺庙并不直接参与,师父们平时主要负责的都是寺院内部的事物。
五、律宗祖庭净业寺
净业寺位于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上,距离西安市中心约35公里。寺庙踞处山腰,坐北朝南,东对青华山,西临沣峪河。寺院自南而北依次为三间过庭式天王殿,殿东侧开一偏门,院正北的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大殿后左、右侧有两层木楼寮房各一座。院东为斋堂五间,院西原有禅堂五间。大殿后有石洞三孔,内供观音、普贤、文殊三菩萨像。由东北角小径出去有一院落,为“藏经阁”,牌匾作“作狮子吼”。受地形限制,净业寺没有钟鼓楼。整个寺院古朴庄严,是净心清修的道场。
净业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祖庭并达到极盛。道宣祖师圆寂后,由于唐末战乱的破坏,净业寺由盛转衰,直到明代时方才募资修整庙宇,恢复祖业。清康熙年间重修了道宣祖师的舍利塔。建国后,在十年文革中寺院被废,经像尽失,舍利塔也被拆毁。1983年政府拨款重修重建道宣塔,净业寺始恢复原有的规模并被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2000年,经现住持本如法师的努力,净业寺经历了一千多年来的第一次大修,共耗时四年,此后暂无大规模修葺。
不同于大兴善寺等位于繁华区的寺院,净业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香火并不十分旺盛。目前有僧众三十二人,以静修为主。前来净业寺拜访的人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登山游客;二是外来朝拜的信众;三是一些摄影爱好者或是画家等;四是为了解律宗而来的专家学者。由于寺院所处地势较高,需长时间攀爬,对体力有有要求,所以无论是一般来访者还是信众,都以青年、中年人为主,大概年龄在20-50岁之间,女性居多。净业寺目前无法做到以寺养寺,寺院主要经济来源一是靠师父的外出化缘;二有政府资助;三也靠寺内合理的调整,师父们总体在生活方面十分节俭。综上,净业寺很少开展讲经班等日常佛教学习活动,只会不定期有团队前来体验类似“一日禅”的佛家生活。
六、华严宗祖庭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距西安城约15公里南郊长安区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一片长约400米、宽约60米的狭长开阔地上,南下方是近乎90度的百米陡坡,北临高达30多米直立的黄土屏障,深沟和屏障构成了华严寺的天然“围墙”,其由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无高大殿堂,而是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供僧众居住,是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历史上华严寺内曾有东阁法堂、会圣院及五祖灵塔和真如塔等建筑,但因遭遇多次塬体滑坡而渐趋荒落。清乾隆年间的一次大崩塌使寺内殿宇全毁。现仅存杜顺法师灵塔和澄观法师灵塔。寺庙目前受限于地理条件,寺门北开,建筑自北向南排列,整体上没有按照中轴对称进行布局,建有简易寺院和塔院,僧舍数间。有两座主要大殿,一为华严圣境殿(相当于大雄宝殿),供奉的主尊是释迦牟尼佛;另一大殿即为华严三圣殿,供奉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
华严寺现共有僧众十九人,虽其在历史上规模十分宏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所衰败。至今并未完全恢复,因此,对于寺院的重建与整修一直在规划之内,2009年华严寺重建规划大致完成。华严寺山下的中学校区、废弃的工厂,以及少陵塬上的大部分土地等,都属于华严寺的寺产,若要对寺院进行整体修葺,则这些土地都要用到,所以自规划雏形完成起华严寺就开始与学校、工厂等磋商土地问题,其中因为学校搬迁涉及到众多学生入学问题,所以进度相对较慢,待土地问题妥善解决以及政府的拨付款下发后,华严寺的重建工程就会大规模启动,整个工期估计要在8到10年左右。如果重建工程完成,华严寺会将约150亩土地根据功能划分为三个区域,在中轴线上建造供四众弟子进行佛事活动、朝圣礼佛的公众殿堂“开放区”,左边完善僧人修行、生活居住的“封闭区”,右边建造以信众为主的学修、生活居住“封闭区”。目前寺内建筑多为临时性搭建,以便日后重建工程大规模开展时拆掉移址。寺庙现仅进行一些如对南坡进行植树绿化等的基础工作,以减缓水土流失状况。
华严寺信众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大概在20-45岁之间,年纪稍长的信众相对较少,性别上男女大概各占一半。华严寺不仅仅是为信众供奉佛祖提供场所,还有更多的是在做佛教文化传播方面的工作。寺庙在每个周六9:30-12:00都会举办佛学讲堂,具体内容通过华严寺的官方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前来听讲的人数众多。此外,寺中还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例如书法、绘画、摄影、武术、古琴等等,会聘请专业领域的名家前来授课讲学,也很受到欢迎。华严寺作为中国佛教八宗之首,前来拜访的个人及社会团体非常多,有许多为寺庙建设捐款的居士及企业,能够做到以寺养寺。
结语
综合上述调研结果可知,目前六大佛教祖庭均能够较好地发挥其信仰崇拜作用,除交通不便的净业寺外,其他祖庭都有定期讲经活动,而净业寺也有佛家生活体验活动。但目前各祖庭的文化观览、心理疏导及文化教育等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华严寺在文化教育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发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寺院能够吸引到一些年轻人,使其富有活力,但另外五个寺院均在此方面有所欠缺,华严寺也需要在此方面进一步努力。在文化观览方面,不仅各祖庭自身需要有一定想法,政府也应该给出对策。要关注佛教祖庭的保护开发,均衡发展佛教祖庭文化区,挖掘其资源文化内涵,争取把祖庭文化旅游做成特色项目,打造西安独特的城市风格与城市形象,提升西安城市魅力,为陕西一带一路建设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亚荣:《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2]王宏涛:《西安佛教祖庭》,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
[3]李利安:《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丛书》,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
[4]张伯良:《汉传佛教在西安的祖庭和祖师(上)》、《汉传佛教在西安的祖庭和祖师(下)》,《陕西社会主义学院院刊》1994年02期
注释:
1.丛林指的就是的寺庙,十方丛林即指从天下十方来的客人都可以自由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