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东部发达地区的责任

2018-03-26 08:22
群众 2018年3期
关键词:铜仁市铜仁对口

苏州市承担的对口支援任务点多、面广、线长,涉及7个省,13个地级市、26个县(市、区)。市委市政府历来将对口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和结对市共同努力,统一思想、精准施策、周密谋划,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口帮扶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对口帮扶政治任务。从2013年对口帮扶贵州铜仁至今,苏州市给予铜仁以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尽心尽力、用情用力帮扶铜仁,双方建立了全方位、宽领域、高密度的帮扶合作关系。落实各类项目帮扶资金超过4亿元,社会捐赠及捐物折款近5000万元,为推动铜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突出长效帮扶机制。健全常态化沟通协调、网络化帮扶服务和规范化项目管理等机制,强化双向交流,提高对口帮扶铜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充分发挥高层联席会议制度作用。5年来,每年通过高层联席会议商定重要事项。结合两地交流交往交融的实际,相继提出5个“一百工程”,为两地有效开展人才交流,搭建了平台。二是将对口帮扶铜仁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2017年,我市相继印发了《关于印发2017年苏州市对口帮扶铜仁市工作要点的通知》《苏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分工职责实施细则》等6个文件,将对口帮扶铜仁工作上升到制度层面,建立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

注重产业合作成效。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协作工作格局。突出共建园区、招商引资、旅游合作、农业扶持。一是助力引导企业投资。每年组织苏州的知名企业家到铜仁考察,以铜仁·苏州产业园为依托,帮助铜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企业入驻。2017年,苏州企业赴铜考察近30批100余家,开展互访交流和考察活动68批次。二是打造共建示范园区。2017年,以苏州为主的东部企业在铜仁·苏州产业园签约投资超亿元项目6个,总投资49亿元,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贵州鲲鹏通讯公司已于12月投入试运行。此外,还签约落户了总投资20亿元的铜仁云田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盛鸿大业高端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园、总投资15.2亿元的鸿典公司食品包装新型材料项目和冷链物流商贸广场项目,以及总投资2.8亿元的江苏百佳惠瑞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加工生产项目。预计产业园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2亿元,税收9.8亿元。三是发挥帮扶资金带动作用。“十三五”期间苏州市财政安排资金4亿元左右实施45个项目,其中2017年安排1.3亿元帮扶资金实施了26个扶贫项目。苏州农发集团与铜仁市签订了“梵净山珍”农产品供销合作协议,共建茶叶、山羊供销基地,助推铜仁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江口县云舍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人年均收入不足3500元,通过对口帮扶达到32000元,增长近10倍,率先实现了小康,成为我市扶贫协作的品牌。

开创劳务协作路径。一是发挥职校的桥梁纽带作用。铜仁6所技职院校与昆山仁宝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3000名贫困劳动力获得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支持创业创新培训基地建设。铜仁创建工匠创业创新培训基地10个,培养工匠1022人。三是社会公益助力劳务协作。开展“千人工匠”培训,200余名精准脱贫对象得到培训,通过劳务协作模式,帮助其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精准脱贫目标。

打造人才支援亮点。一是大力实施干部人才培训。2017年,我市共派遣24名干部赴铜仁市开展挂职帮扶工作。组织开展“五个一百”进铜仁活动,开展交流合作30余批次550余人次,搭建了学校、医院帮扶对子169对。铜仁市共选派了56名优秀党政年轻干部赴我市挂职锻炼。组织各类人才1600余人到我市交流学习。二是持续不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的挂职交流。不断加强教育医疗等铜仁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和培训。苏州各类学校与铜仁市30所幼儿园、100所小学、50所初中、15所普通高中、10所中职院校、6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一对一”帮扶关系。2017年,苏州共派出30余批500多名苏州名教师、医生、专家教授、艺术家、导游帮扶铜仁,为铜仁培训教师10000余人次。派出援铜3个月以上医卫专家127人次,在铜仁诊疗36000余人次,铜仁派出200余医务人员赴苏进修学习。今年将组织100家旅行社的导游、100名专家教授、100名艺术家走进铜仁,丰富两地交流交往的内容,拓展两地对接交流的方式方法,为两地的协作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

探索扶贫协作模式。一是在规定动作上,不折不扣。苏州市所辖10个市区(县级),结对帮扶13个贫困县(另外3个是陕西周至、新疆阿图什市、西藏林周县)。苏州所辖各市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到贫困县调研对接为100%。我市各板块的教育、卫生、文广新、旅游、科协等部门分别与受援县区进行对接,签定相应的扶贫协作协议,并在工作中不断寻找合作的有效路径,助力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在自选动作上,率先一步。我市积极创新探索乡镇(村)结对帮扶新模式,通过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携手奔小康行动开展乡镇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我市所辖10个市区均安排3至5个乡镇与结对的13个贫困县(市、区)的乡镇开展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我市所辖10个市区与铜仁10个县、区实现100%结对帮扶,各市、区均安排3至5个乡镇与铜仁各县、区的乡镇开展乡镇结对帮扶工作,全市共51个乡镇与铜仁的60个乡镇、22个村与铜仁22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同时我市11家企业与铜仁11个贫困村结对帮扶,不断探索携手奔小康新模式。三是张家港与沿河县探索携手奔小康新路径。为加快沿河扶贫步伐,苏州所辖的张家港市将扶贫协作扩展全领域实现乡镇结对全覆盖,张家港市10乡镇与沿河全部22个乡镇街道结对帮扶,村村结对帮扶8对,村企结对帮扶6个,同时张家港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家省级开发园区共同参与贵州省级沿河开发区的共建工作。

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步伐,事关全局发展稳定,也事关包括苏州在内的东部地区发展环境。2017年,铜仁市全年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2.81万人、贫困村519个。我们将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把被帮扶地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作为工作重点,帮扶资金和项目进一步瞄准贫困村、贫困户用力,真正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一是在发展脱贫产业上用情用力。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双赢。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受援地考察,促进农业产业园区共建,实现苏州的优势资本与受援地的优质资源强强联合,打造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以援受双方共建产业园区为基础,帮助引导有产业转移意向的行业或企业优先向共建产业园区转移,不断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扩大产业就业途径。

二是在推进结对帮扶上用情用力。深入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既要结对子,更要搞好帮扶,结对双方要细化工作方案和规划,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在减贫成效、劳务协作、产业合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是在推进民生事业上用情用力。利用我市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参与受援地民生事业的建设管理,增强医疗卫生和教育教学水平;支持受援地交通、水利、通讯等民生项目建设,推进受援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四是在人才培养交流上用情用力。进一步落实好援受双方脱贫攻坚框架協议,加大对受援地人才培养交流的力度,拓宽对受援地的文化、教育、科技等人才培训渠道,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助推铜仁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刘卫东

猜你喜欢
铜仁市铜仁对口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寻味贵州——铜仁
对口帮扶这一年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