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
“我没有想过我会输。克林顿、奥巴马都没有想过我会输。”2017年9月中旬,希拉里在推出自己的新书《发生了什么》时,首次谈到去年那场全球瞩目的美国总统竞选,说到此处,她忍不住哽咽。
败选后的对外首秀
2016年11月8日夜晚,大选结果刚刚公布后,那个一路气宇轩昂的希拉里不见踪影,而全国超过六千多万的支持者,有不少已经哭成一团。
在《发生了什么》中她记述着,情绪只主导了两天时间。第三天,她就重新开启社交,回复了N个电话、邮件、短信,并开始在Facebook上发消息。“我知道与世隔绝是不健康的方式,其实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朋友。”她写信并致电与她一起紧张准备了3年,跑遍全国拉选票的浩浩荡荡4000人竞选团队。
2016年11月16日,美国华盛顿,希拉里在儿童保护基金会活动上发表演讲,这是她发表败选演说后首次在公开场合演讲。
冬天里天寒地冻,克林顿在希拉里最失意的此刻,牵着她的手,多少次在自家不远的植物园散心。哪怕是此刻,她的追问也未停止,“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输了?当初怎么做会更好?现在美国会怎样?”她曾一次次地踢路边的标示牌。
可还没找到答案,2017年就来了。1月,美国东海岸风雪交加,特朗普的正式就职仪式,一天天临近。按照惯例,前总统夫妇会一起参加新总统的就职典礼,一起见证这个权力交接的历史时刻。
这也将是她败选后的对外首秀。参不参加,希拉里纠结了好几个星期。她给奥巴马一家、布什家族、卡特一家——这些站在她这边的前总统们挨个打电话,听他们的意见。
因为,特朗普——这个纽约地产商,从来就没有入过这位美国精英女性的眼——多年前当自己还是纽约参议员时,还受邀参加过他的二婚婚礼;2008年她和奥巴马PK时,这个玉米丝发型、说话嗓子总是紧绷但总是口出狂言的商人,还说过她当美国总统最合适不过;2015年,特朗普宣布竞选总统,她和很多人一样,都觉得是个笑话。
可是回到现实中,所有人都看到——新闻画面里,希拉里挽着克林顿,微笑列席。
但是她真实的心境是什么样呢?
“除了在这儿,我现在在哪儿都好。也许巴厘岛?嗯,巴厘岛挺好。”在司仪宣布克林顿夫妇出场前,希拉里正在后台展开想象,并大口深呼吸。
“如果是我站在那儿,我会说什么呢?”希拉里在《发生了什么》中写,“一定是找很多更相称的词儿吧,反复练习成千上百遍,直到登台的最后一刻,我的台词官才敲定最后的演讲版本。我会描绘国家重新团结,共享机会和繁荣的图景。”
在美国国会大厦西侧,唐纳德·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希拉里·克林顿与丈夫比尔·克林顿出现在总统就职典礼上,两人面带微笑,希拉里更是一脸无恙地向公众挥手。
精英的肥皂泡
大选失败后,希拉里补看了之前不可能有时间看的美剧,这些都是平日里克林顿在电视上保存下来的,包括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的《傲骨贤妻》和《国务卿女士》,还有时政题材的《警察世家》《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
这些现实题材的美剧,串连着她过往的从政经历。
从入住白宫的20世纪90年代起,近30年,希拉里的生活就被一群专业人员包围着——管家、助手、美发师、服装师、公务员、军官、律师、商人、政客、基金会、智库、媒体、保安……一系列各行各业的人中龙凤或行业顶尖人士。
台词官仅仅只是为了竞选而特聘的职位,而为了最后一次角逐总统宝座,她更是专门从奥巴马的团队把能工巧匠们都挖过来。连奥巴马夫妇也亲自为她拉选票。
2015年4月,希拉里正式对外宣布开启第二次总统竞选。此时她和已经共事4年的奥巴马,再次携手在同一条船上。奥巴马对希拉里的建议是:不要只是拼命工作,而是要聪明地工作。作为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不能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希拉里的支持,但是他的夫人米歇尔多次为希拉里登台拉选票。
从2008年输给奥巴马到她2012年结束国务卿,她在《发生了什么》一书中说卸任时反复犹豫,到底要不要继续竞选。但当高级竞选团队拿着一堆竞选数据和民意调查找到她,分析过后,大家都隐约得出一个自信的结论——只要这次好好把互联网和数据竞选这种技术性问题注意好,第一位女总统还会远吗?
20多年的从政经验、曾经在多个历史时刻和总统们共谋美国未来、熟混美国顶层政商圈和媒体,亲身走访过近200个国家——在这些历史资本和技术保障面前,她义无反顾,2013年开始投身到第二次总统竞选当中。
尽管丈夫克林顿曾经提醒过她,“你可能会输掉。”而希拉里自己也沒有排除这种可能。她在《发生了什么》中说,如果会输,那么也可能是:“美国大众的‘克林顿疲倦症——自从上世纪20年代丈夫当选美国总统后,全家的‘克林顿名号就不曾在大众视野中消失过。”以及“女性身份”——毕竟这是在开创美国历史上的从无到有。
可现实的复杂性,乃至历史的潮流,都远远超出她的预料和把控。
希拉里在9月的多个采访中承认,竞选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她自己,她出书的原因不仅是梳理和反思自己,更是致谢她的团队。书中她说自己,“已经试着去从错误中学习,因为自己吸取的失败教训,决定着如何处理民主机制以及在未来如何保护它,也决定着民众可以开始弥合分裂。”
而对错误的反思,甚至是对民主制度的警醒,是英国《经济学人》认为的她新书最重要的价值。
“我知道这对很多人接受并不容易,尤其是从我这里(接受)。”的确,大半年过去了,好多人都还没缓过神来。在特朗普大女儿伊万卡口中那个“太棒了”的首都华盛顿,民调显示有超过90%的民众,并不喜欢目前的美国总统。与其关心特朗普在干什么,很多人更愿意看看新闻上说退休的奥巴马在干什么。而一些小商品店里的T恤上印着:“别灰心,4年很快就会过去。”
但这只是美国东海岸发达城市的一瞥而已。尽管特朗普上台后的民调支持率在一路下滑,但是那些中西部贫穷省份的特朗普粉丝们疯狂而热烈的支持,与冷淡的华盛顿,可谓冰火两重天。
(摘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