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在教学中有着巨大优势;但是,在我们农村中学实际教学应用时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教师不能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资源越来越丰富,同时能够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各种教育投资项目使我县许多农村学校拥有了比较先进的电化教育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些农村学校便开展了一系列的以制作课件为主的教师培训工作,有些学校甚至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学评比时,把是否使用先进媒体进行教学列为一个评比指标。为了按照学校要求,大多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用课件很盲目,不管什么课,都要与多媒体课件挂钩,都竭力追求华丽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设计中忽视“学生如何参与”的研究,没有为学生创设主动、积极学习的环境。这样一来,我们的“讲台”便成了先进媒体的“展示台”。教师在使用各种媒体上课时,往往是浪费较长时间去摆弄媒体,并且不能很好地结合于教学内容。因此,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学生远未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先进的教育媒体有其优越的特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恰当运用,反而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解。
(1)为了“整合”而整合,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当中,一部分老师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当中,确实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教师为了所谓的“整合”,在形式上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地方,课堂学习仅仅停留在感官学习、直观学习水平上。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形象、直接、快捷传递课堂教学信息上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课堂教学中不能弱化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材料来进行学习,本来是信息技术带给学生课堂学习的便利和优越之处,但过分依赖动感、直观的学习材料并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
(2)上课过分依赖课件。一部分农村老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而没有进行细节设计。于是,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受课件的编制形式所累,课堂教学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记得我有一次上高一语文《小狗包弟》一节公开课时,花了10多个小时制作了课件,自我感觉课件制作得还不错,从引言到课程内容、课堂练习、相关资料和动画,应有尽有,课件界面也比较友好;结果在实际上课过程中,由于没有进行细节精心设计,不能得心应手的驾驭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就是把课件内容按顺序演示一遍;课件成了灌输知识给学生的工具。
三.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较低。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其中有一条就指出:将信息技术融入課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工具。而我们农村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接触计算机比较迟,不少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还比较生疏,不能熟练的应用计算机教与学。有的教师不能制作课件,有的教师不知道怎样在网络上搜索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有的教师不知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课件实现在网络上共享等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时代背景还是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势必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模式。但是要想真正实现深层次整合、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方式,首先要有观念上的转变,即思想上有所觉悟;其次是教育体制的改变,即行动上有所动,健全的体制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只有这样才不会使行动流于形式;最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意义深远。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要在借鉴外来精华的同时发现自己整合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整合方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