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建设、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基于区域发展的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高职 区域发展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128-03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相继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当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路、两水、两电、两保”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给区内水电、建筑相关行业带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广西现有高职院校39所,高职在校生约35万人,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在区内就业,工科类专业毕业生在发电/输电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就业量较大。高职毕业生成为未来广西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力军之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创新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力促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和培养要求
现阶段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并能够将发明创造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熟练的专业技能,又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管理能力、敏锐的决策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工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体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训和锻炼。在思想观念上,要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内涵和精神的认识,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在专业技能上,要培养学生能够从所学知识和积累经验中提取出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能,并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综合素质上,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追求卓越、团结协作的创新创业精神。
二、工科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水利、电力、机电、建筑、计算机与信息等工科类专业为主,经济、管理等人文类专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型高职学院。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最需要改进的问题,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教师不具备实践经验反映了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方面的不足,创新创业课程不计入学分体系反映了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见图1。
图2的教学改进需求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了实习和实践环节的缺乏,可见这一问题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结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各项数据以及对区内同类高职教育的现状观察,可以总结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完善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仍待改善。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上都予以了重视,普遍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主要有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然而施行方式主要以教室或实验室教学为主,存在实践性不够强、创新性不足、培养时间不够充分等问题。
第三,缺乏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实践创新能力考核体系。工科类专业学生普遍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社交等方面知识的积累,缺乏创新创业基本素质,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是选修课或是只占较少学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考核内容和评估标准没有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的因素。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校师资队伍中很少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人员,创新创业教育活動一般由院、系的学工干部和辅导员负责,教育者本身缺乏创业理论及创业实践经验。
三、基于区域经济需求的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实践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应立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结合地方行业企业特色,确定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制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突出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实训基地教学服务,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服务行业企业。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行业企业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方面,学院建设了一支合格的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学团队,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在理论教学方面,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入探索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协同育人平台;在实践能力训练方面,学院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校企地”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和创新创业育人基地,立足于学院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学的区位优势,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开展服务社区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力求共同培养出更多的服务广西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广西和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构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根据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以专业教育为重点和特色,在传统的专业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元素,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深化与完善各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在专业教育方面,既要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投入力度,又要突出专业特色。首先,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创新创业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学好基础课程,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大对基础课程的投入力度。其次,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掌握程度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和创业领域。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选定应结合学科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方面进行。
在创业教育方面,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所占比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开设专门的创业系列通识课程,如创业心理学、创业经济学、商务沟通与交流、市场营销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关工作领域所需的相关人文、社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奠定一定的创业基础。
(三)构建“校企地”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如下:
1.改革课程实验内容及实验模式。实践教学中的课程实验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上机等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加深理论学习和提高实践技能。以往的实验教学集中于基本型实验,绝大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巩固理论知识,但是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内容改革过程中,要逐步将以验证理论为主的基本型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为激发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建议设置开放型实验室,学生可以预约实验时间、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甚至可以预约指导教师给予宏观上的指导,自主设计并完成创新性实验。这种自主式实验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2.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组织更多的创新创業竞赛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内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以赛促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近年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子在“TI”杯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对于营造“万众创新”的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展现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3.举办创业教育讲座、培训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选聘一支由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金融投资专家、杰出校友等组成的校外师资来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例如,尝试以专业教育为重点和特色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在传统的专业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元素,利用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管理和教学,通过开展以专业学习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思维,激发创新热情。为了更好地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作创业报告、举办创业培训班等方式,引导学生围绕“如何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如何选择创业时间”“创业与所学专业间的关系”等具体问题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全面的创业评估,加强了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拓宽了学生的创业思路,为学生打好创业基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成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推动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园区,定期组织创业项目进入创业园的入园答辩会,及时将优秀创业项目引入创业园孵化,将项目变成创业成果,促进项目对接、落地转化、知识产权交易、项目融资,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提高孵化成功率,努力实现产业化。目前,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以及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引进或创办了10家公司,落户创新创业园区,成为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试验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试点,也是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项目。为规范运行管理,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还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园管理规则》,为大学生创业、入驻园区的公司提供制度保障。
5.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要坚持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工科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电力类专业为例,在校内需要配备仿真发电厂、110KV变电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及电网调度中心、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室、微机继电保护室等实验实训场所,采用“做中学、学中做”行知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校外需要与电力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合作关系,设立“厂中校”实习基地,把教学现场搬到发电厂和变电站等校外实习基地,将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有国家级和广西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10个,设立了水利行业水电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被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南方监管局确定为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办理点、理论考试点和实操考试点。2015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南方电网广西综合能源公司共建了1.2MW的校内光伏发电站,并与上海鑫叠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包含风光发电和智能微电网系统的新能源发电及应用实训基地,在广西同类院校居于领先地位,必将为广西新能源技术推广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此外,为做好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择业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性,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在各系召开毕业生外出实习暨就业动员会,向毕业生介绍当下就业形势,鼓励他们摆正心态、认清自我,理性选择就业单位,在外出实习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做好毕业规划。
(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为促进新形势下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提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应加强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具有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具体来说,主要从七个方面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即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调动能力,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和思维诊断能力,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要认真学习、反思,提升以上七种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更好地适应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发展的需要,确保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培训,选派多人参加创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培训,目前共有高校创业指导师6人,二级创业咨询师3人,SYB创业讲师3人,国家星级职业指导师1名。这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定期举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大力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形成教師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良好局面;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校企双方均能受益。一方面,企业可以了解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并给出教学参考意见;另一方面,院校也可以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对今后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促进的意义;同时,企业接纳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并成为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平台,也对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改变考核方式。为实现教学活动目标,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考核这一重要环节。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将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纳入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改进人才综合测评考核办法。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一定的创新创业必修学分,每个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的学分。从2014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全面实施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后,以创业基础课程为试点,尝试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说明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课程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肯定。
总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立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结合地方行业特色,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出更多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2011(31)
[2]王扬渝,计时鸣,李研彪,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
[3]李洁茹.浅谈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培养[J].科学之友,2013(4)
【作者简介】潘念萍(1974— ),女,广西都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