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战略,爱生活

2018-03-26 10:17达达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魔方成都美学

达达

在成都,无论是城南的高新区,还是西门“里”园区,抑或是四环路外的温江,创业者的活力无处不在。他们有些在做未来的生意,有些把爱好经营成了事业,还有一些在专注地分享生活。

从地产到风口

早上9点,成都高新区南部天府软件园的入口处,入园车辆排起了长队。“回想2007年,天府大道的四车道可以‘横着开,现在人多了,车也多了。”23魔方创始人周坤说。眼看着周边从城中村“进化”成鳞次栉比的办公楼和住宅区,他也经历了从最初的孵化园,D区创业场,再到如今E区的“转移”。在天府软件园已建成投运的15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里,不仅有IBM、西门子、普华永道、阿里巴巴、腾讯、宏利金融这样的知名企业,新型的创业孵化服务也吸引了不少创业团队。目前,游戏娱乐、企业服务、智能硬件、医疗健康、旅游户外等类型的创业企业有260多家已经入驻。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被誉为“成都31家准独角兽”企业,属于这两年的新风口行业。

23魔方的基因检测实验室

23魔方的办公区占了一层楼的空间,在那里,测试者唾液中采集到的DNA,经过芯片检测的73万个位点,可以算出8000万个基因碱基对,最终的检测结果就是基于这些数据结合专业的科学论文解读而来。“未来10年,人的生命一定会被数据化。”周坤认为,生命被数据化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生命数据。它的维度很多,比如基因、微生物(肠道菌群),还有代谢等,其中第一个应该被数据化的就是基因组数据。从2012到2017年,美国基因测试的消费者渗透率从0.1%增长到3.75%。按照行业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推广一旦达到了3%的渗透率,继续增长至30%仅需要四五年的时間。

“根据去年年底的粗略统计,在中国约有30多万人消费了基因检测,按照美国的数据推算,在2027年全国将有接近5亿人拥有自己的基因组数据。”周坤相信数据化生命的发展速度会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他看好的正是在那之后将引发的在药物研究、疾病治疗与预测领域的改变,甚至是未来根据基因所产生的更具个性化消费的潜力。

简途让旅行更方便

今年1月,“蚕豆病”新测验项目在23魔方上线了,这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半年前我家老二出生后,一查足跟血发现患有蚕豆病。”周坤意识到大部分人对这项罕见病都不够了解,便立即让研究团队跟进。根据国际蚕豆病联合组织(G6PD Deficiency Foundation)对280篇文献的统计,蚕豆病影响了全球5%的人。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为高发区。因为蚕豆病的变异存在于X染色体上,所以遗传机制表现为“重男轻女”。“我老婆属于蚕豆病隐性携带者,30多年了她从来不知道这件事的存在。”周坤最深切的体会是,其实人对自己是完全不了解的,“相信当人们对生命的认知提升了,看待事物的态度就能更豁然或者更理性”。

目前,23魔方的基因组数据已经超过了10万组。“我们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使用自己的数据去验证文献里的结论,修正那些因样本数量不足而导致的误差,甚至是寻找新的位点去发表论文。”从2017年起,23魔方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华西医院的合作已经陆续展开。周坤更期待当基因组数据到达千万量级的时候去涉猎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研究。

有11年创业经验的周坤总结,创业绝不是一件“毕其功于一役”的事,它更像是一个实验,最重要的是要控制犯错的成本,包括时间和资金成本。

把“玩儿”当事干

相比之下,巴士旅行简途的创始人杨烈看起来有点“不着调”。一见面就“自黑”说大学时候的自己“没干好事”,身为西南财经大学户外活动俱乐部的负责人,因为经常伙着同学出去玩而上了学校的“黑名单”。我以为他只是租个车,组织十来个人自驾游,没想到他们的阵仗那么大,包大巴车,从论坛上召集了上百号人,从行程制定,到交通食宿,杨烈和其他四五个组织者开始把“玩儿”当作一件事干了起来,创立了简途公司。

爱玩儿是成都人骨子里的气质,成都周边又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平时朋友们聊的都是“好不好耍”。在成都做旅游创业,也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有资源、市场,也有客户。随着几个年轻人的钱越赚越多,他们开始琢磨一些“新玩法”。作为最早的一批智能手机用户,他们想基于已有的业务开展新的模式,将旅行、大巴车和互联网“打包”。简途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的目的地服务商。一方面,巴士行程中每个停靠的休息点都是旅游目的地,像乘坐旅游环线上的“地铁”一样方便;另一方面,他们打巴士旅行的概念,在线上和线下吸引用户,再串起后续的“吃、住、游、娱”。

三号画室提供都市里安心学画的地方

“对于自由行服务来说,东部多为短线,周边游为主,而中长线自由行当中,西部地区占比为60%到70%。正是在以长线自由行为主或者穿梭为主的西部,对于交通,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串联交通需求最旺盛。同时,它的服务也是最为薄弱的。”同时,智慧旅游项目也为简途提供专项扶持。

从2016年开始,简途开始发展“车+X”的模式。X产品就是整合目的地资源的衍生项目,比如说泸沽湖的篝火晚会、摩梭族家访等体验。不仅如此,正在策划中的“寻找100个老手艺人”的项目,能让更多来成都旅行的游客跟着老师傅体验一下掏耳朵、做丁丁糖这些老技法。

而漫步在西门“無里”园区,则会体验到与软件园截然不同的氛围,更有一种成都老城区的“慢”格调。一栋栋“年若古稀”的旧厂房被创意青年改头换面,很多创意工作室就“隐蔽”在这里,比如说荒石公园,一听名字就能联想到昆虫学家法布尔。

对大部分到店的客人来说荒石公园更像个咖啡馆,但主理人小熊和小哲更希望别人称它为植物或设计工作室。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满眼的绿植、昆虫和植物标本。小熊和小哲都是设计专业出身,早前在红墙巷开了一家“网红店”,不仅售卖纸质文创产品,还顺带销售饮品和蛋糕。红墙巷每天忙不完的餐饮工作,渐渐背离了他们做创意的初衷。现在的荒石公园更多将空间分给了植物,设计小物和开放式的创作区域,大大削减餐饮部分,只保留了几款简单的咖啡、茶和甜点。即便会减少进账,他们还是倾向留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创作。

三号美学生活馆里收集了许多好看的老物件

一边向往自然主义,一边崇尚传统美学。“三号美学生活馆”距市区有半小时的车程,这个可以习美、赏古、吃茶、阅书、弄花的空间,是罗雅珊和丈夫“李公子”共同打造的。2011年,罗雅珊从重庆回到成都市温江区,成立了三号画室,教孩子们画画。“我们不断向家长传达我们的理念,不主张以考级、比赛为学习目的。”罗雅珊说。在她看来,学习美学是为了自我服务,给生活以指导。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才有了改造完成的三号美学生活馆。三号美学生活馆是小众化教学,穿插着举办文化与美学讲座,固定的学生有三四十个,从5岁到50岁都有。这里空间改造的设计稿是她手绘的,李公子负责选材。门窗都是老物件,连茶台都是两块北方老榆木的门板拼成的。清代的茶叶罐里放着一坨坨生普洱茶,名字很有趣,叫“搓沱岁月”。李公子还特意把自己的部分收藏“贡献”了出来:佛教道教造像的石雕头像、蓝锈贡碗、橄榄绿的耀州青瓷、宋三彩瓷塑马等等,就连画室静物台上随意摆放的一只壶都是明清时期的。提及古玩,李公子说:“有些真不见得它有多贵,重在其文化价值。”

在生活中把它们用活,就是一种让生活变得更有仪式感的美学。罗雅珊把这称为“嵌入式”教育,她希望把这些带着传统美学的物品作为教学工具,将美学融入生活中。

罗雅珊和李公子希望学生来体验和感受,哪怕以后不以绘画为生,也能多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她说:“在成都,传统文化的氛围更浓,根基更深,对文化消费也更包容。生活美學,本来就是成都人骨子里的生活哲学。”

猜你喜欢
魔方成都美学
发明魔方的人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魔方廖
穿过成都去看你
纯白美学
成都
“妆”饰美学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