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
(山西广播电视无线管理中心太原微波站,太原 030001)
基于数字微波系统的规划设计是现阶段微波传输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也是传输工程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个环节,其中涉及到的微波传输链路、设置配置以及微波网络规划设计等一系列内容,会对数字微波传输网络部署的成本与效率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决定未来网络应用安全性与灵活性的关键。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规划设计以及传输解决方案,是现今传输通信中微波工程的研究要点。
从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主要的数字微波制造厂家主要集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典型代表有爱立信、哈里斯以及阿尔卡特等等。这些数字微波制造厂家所生产的数字微波设备,几乎对数字微波通信领域起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垄断作用。与之相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字微波制造行业的发展,一大批中国本土的微波通信设备商逐步加入到全球数字微波市场的竞争中。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传输方面的性能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传输断面的类型、所受到的压力和湿度、大气的平均温度、微波链路的经纬度范围和气候的变化等方面。由于我国数字微波传输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在数字微波链路规划设计以及传输解决方案制定等方面的技术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还需要在借鉴海外微波传输网络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对数字微波传输网络的认识。结合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应用的基本情况,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推动我国微波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微波传输链路与站点勘察问题是基础环节之一,主要包括微波站点信息方面的采集和微波链路的路由预规划等等内容。其中微波站点的信息采集影响到站点称谓的采集、站点ID的采集、站点位置包括经纬度获取、铁塔的高度测量和站点的业务容量等。比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站点名称需要结合客户提供的具体信息,对站点进行辨别以及对微波线路实行科学设计与规划。通常的情况下,站点称谓不是唯一的,所以在使用站点称谓在以后的微波链路的规划设计阶段可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影响微波链路的查找或者业务容量的计算。微波线路路由的提前设计是在微波各个站点的信息获取以后才能进行的,是要在Pathloss软件上引入各个站点,再配合SRTM地形数据库,生成对应的地形图,在此基础上实施微波链路的路由规划与设计[1]。
微波传输线路路由的规划设计与校正,是要在各个微波站与线路视同检查任务结束之后,由技术人员和勘察人员完成相应的勘察数据报告,并将其交由设计人员作为微波传输链路路由规划设计的参考资料。设计人员在对微波站点以及链路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地理方面的环境的信息、站点的信息、阻挡的信息或者天线挂高方面的信息等,尤其是这些信息对于数字微波传输线路的路由更新、二次规划设计和最终的确认尤其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在微波传输链路路由规划阶段,应该综合考虑到怀疑是障碍物的高度和具体的位置。
微波链路设计总表主要包括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的所有数据信息,如站点名、站点的ID、链路的方位角、链路的距离、天线的口径、链路的频率波道、链路的衰落储备、系统的配置、接收的电平以及微波系统的组成等。
微波线路的性能规划以及链路频率的配置方案完成以后,项目的设计文件集合输出的数字微波链路规划设计最终方案需要交给用户,同时还需要将其作为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项目执行部门开展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为后期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的执行奠定基础。微波链路设计项目完成并且经过用户认可以后,还需要和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需求,完成微波系统设备的配置清单,包括微波系统组成、相关系统材料以及天线口径等材料,可以参考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信息。
为了提升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保证传输链路的基本性能,需要对微波骨干网链路的性能进行测试。微波链路考虑配置空间分集,分析收信电平和时延,就可以确认分集天线与主天线两者存在的高度上的差,在此基础上对主天线的接受信号以及分级天线的接受信号进行调整,使得两种信号衰落之间互相不受影响。同时还需要借助微波系统的时延均衡来调整分集天线的接受信号的时延的差,使这两路接受信号经过中频合成技术在中频合成得到最大的接受信号,从而有效提升微波链路传输的性能。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的总结,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本次项目遇到困难与问题的分析与总结,为后续同类设计项目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综和以上各方面具体情况,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规划与科学设计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在充分掌握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微波传输信道特征、传输技术改善以及通信网络架构等多多方面内容。通过对数字微波传输系统规划设计中各个环节的高度重视与合理分析,提升微波传输网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