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板桥遗址”项目论落实北京总规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018-03-26 23:16谷嘉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板桥遗址河道

谷嘉杰

身份证号码:1308041983****0019 北京 100000

正文:

一、项目背景

1.项目来源

2017年8月上旬,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施工时发现疑似古代石桥的桥面。2017年9月16日——12月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和《北京市地下文化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市文物研究所对该桥及河道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2.地理位置

发掘区位于西城区恭俭胡同南口,京山西街与京山后街交汇处。同时该项目亦位于皇城内,中轴线西侧,东侧紧邻景山公园,西侧为北海,南侧临故宫筒子河。

3.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发掘清理出古代桥遗址1座、古河道29米,发掘面积305平米,是金水河上一处重要建筑设施,具有较高文物价值。金水河是引用玉泉山为皇城内供水的专用河道,是北京皇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程做法来看,河道及桥址具有清代特征。根据历史文献推测是清代乾隆时期修建濠濮涧时对这段河道的重新修葺。结合文献及地面,此次发掘出的桥址即为西板桥,推测至少自明代起西板桥及河道既已存在,清代至建国后沿用,1973年将河道改为暗河,中间穿雨污水管道,桥址亦被填埋。金水河是中国古代对专供皇城用水河流的统称。“元代”北京皇城金水河分为内、外两支。进入皇城后的金水河从先蚕坛东侧南行,“经”北海东岸较高的濠濮间流至“今”北海公园东门,分出一支向西,过陟山门桥供琼华岛、万岁山(万寿山)“用水”;另一支有濠濮间向东出闸,经西板桥、白石桥(今埋在地下)流入景山西侧渠道进入工程,形成内金水河。

二、北京总规解读

第四章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北京总规第四章明确指出北京是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千年古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根基,要精心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

在第54条 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重点提到了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为保护重点,以元代白浮泉引水沿线、通惠河、坝河和白河(今北运河)为保护主线,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契机,推动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加强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全面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

在第57条 坚持整体保护十重点中,也是着重提到了恢复历史河湖水系,保护和恢复重要历史水系,形成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敞空间。金水河即为八水之一。

三、项目分析

1.西板桥遗址的发现在运河文化带的意义

明代,为避免河道所经路线过多所造成的跨河跳槽,金水河改道,水从玉泉山流出,向东流入紫竹院湖,又向东流同京梁河汇合,向东流经高梁桥,分而为二,一灌城隍(护城河),一从德胜门水关汇入后湖,向东南出银锭桥入什刹海,向南出西步粮桥入太液池,从南海东岸引太液池水,沿御用监南护城河,向南入内城之南护城河,流至大通桥入城外通惠河。因此,金水河亦为大运河的一部分。现在,金水河仅有天安门前一段,已成为天安门的装饰,其余大部分改为暗河。西板桥遗址正是位于暗河区域。

北京总规中重点提到运河文化带的发展,西板桥遗址的出现与新总规出台的时间接近,因此可成为响应总规文化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西板桥及河道的发掘,为探讨北京中心城区元代以来内金水河水系的历史面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丰富运河文化带、老城区及中轴线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2.西板桥遗址在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总规中反复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对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实施保护,进一步挖掘应纳入保护对象的文化遗产,实现区域保护全覆盖。建立完善的文物数据库管理平台,从文物普查、综合评价、抢救性保护、近期展示、精细测绘、科技保护等方面开展保护管理工作。建国后就不见天日的西板桥,在此次的发掘及未来的建设后,将成为保护历史风貌和重要历史文化节点。

北海东门外,公交车站站名是西板桥。但桥在哪儿,一直说不清。在老北京城多年的发展和变迁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历史记忆随着时间丢失,仅仅留下一个名称给后人猜测。西板桥遗址的发现,是将这些日渐丢失的老北京的城的记忆巡回的一个碎片;西板桥遗址的恢复及重建,是这些丢失的历史文化找回的一个符号,它代表着我们将历史文化重拾及重视的决心及必要性,因此,西板桥遗址在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西板桥遗址在加强城市设计,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风貌中的作用

西板桥遗址的恢复,既是历史文化的展示,同时也是北京核心城区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在城市特色风貌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规指出,北京城区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和保护提升,使北京拥有富有文化魅力的历史建筑、令人赏心悦目的现代建筑、舒适整洁的街道、清新怡人的绿色开放空间和美观清澈的河流,建设令人愉悦的美丽城市。尊重和保护山水格局,加强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突出山水城市景观特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西板桥遗址既是景观节点,同时还载有金水河道景观恢复的任务,因此,西板桥遗址的恢复,既要考虑桥体遗址的原有风貌,同时还要将金水河道的特色展示出来,以响应总规的要求,真正做到“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总规还要求强化两轴空间秩序,突出两轴统领城市空间格局、串联重点景观区域与景观节点的骨架作用。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精髓,打造十片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特征的重点景观区域,集中展示国家形象、民族气魄及地域文化多样性。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及城市交通门户空间,建设若干主题突出的重要景观节点,增强城市可识别性。西板桥遗址同时处在运河文化带及中轴线两个重要空间格局中,同时还具有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该项目的设计中,更应当将其多个背景意义充分融合,发挥其最大的历史文化及景观效益。

四、实施建议

结合西板桥遗址的项目背景,以及对总规的解读,将西板桥遗址项目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施建议:

1.契合运河文化带主题

鉴于目前西板桥遗址的现状,首先应进行拆改腾退:拆除占压河道的建筑,拆除厕所及贴墙违建,露出北海围墙;拆除庆云寺东侧占压河道建筑;拆除景山西墙外商业及居住自建房。腾退庆云寺恢复历史格局,腾退院落四处,拓展西板桥遗址景观区域的面积,将腾退院落形成文化体验馆、高品质文化活动场所,以展示西板桥及运河文化带的历史文化主题。

2.设计彰显遗址保护与历史文化展示

以保护西板桥及其河道遗存为核心进行该区域环境规划整治,逐步恢复桥面及水系。将现状暗河开挖,恢复金水河历史原貌,使之成为连贯的水体景观廊道,结合种植设计和水生植物,丰富河道景观。利用西板桥遗址(305平方米)打造人文景观,使之成为呈现古都风貌一处标志性节点。

3.景观提升与城市特色结合

以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游憩需求,彰显城区特色,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为设计主导,利用金水河及西板桥节点景观,打造亲水宜人极富老北京传统韵味的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同时倡导城市慢生活,营造设施齐备、管理完善的公共休闲生态空间。

具体措施有:对现有建筑进行拆改增建。增大节点绿化面积,强调场地视线轴线。吸收诸如置石、元代桥体形态、古典园林植物等要素,铺装宜采用传统铺装做法,与传统文化小品、置石形成轴线。建设半开放活动空间,打造集旅游咨询、社区活动、花植空间、展示及体验等公益及外事接待功能的服务区域。

金水河道区域修整建议修整木栈道亲水平台,放置特色雕塑、室外博物馆,丰富的水生植物等打造宜人的亲水空间。查阅史籍资料,能否放置镇水兽等特色雕塑,将其活用起来,若后期考古有新的文物出现,将其保护起来,设置玻璃罩供有人参观,另将特色雕塑及文物列标识说明,供游客解读及拍照留念。

现代城市发展中灯光亦成为文化符号在夜晚的自然延续,成为了融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载体。西板桥遗址区域宜采用整体保护的方式,策略采用古朴、凝重的历史文化特色照明。光源设置不宜过高,应暖色调为主色彩不宜过多,同时不应有溢散光。

注释:

[1]北京总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2]北京总规第四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3]金水河: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为外金水河。本文所指皆为内金水河。

[4]濠濮间:濠(háo)濮(pú)间位于北海公园内东岸小土山北端,是北海的园中之园之一,幽静别致,很有特色。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于此初建凝和殿。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成北海的园中之园。四面古松葱郁、遮天蔽日,来自北面先蚕坛的浴蚕河水经画舫斋缓缓流入,曲桥、水池、山石、回廊,回旋于咫尺之间,景色清幽深邃。

[5]溢散光:从照明装置散射出并照射到照明范围以外的光线。

猜你喜欢
板桥遗址河道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板桥情(外一首)
辽上京遗址
“松竹”图里话板桥
河道里的垃圾
板桥河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