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均
郭沫若是当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爱国主义是贯穿郭沫若一生的鲜明色彩,也是促使其积极投身时代大潮的原动力。本文主要梳理和分析郭沫若1949年后的爱国主义思想。
由于郭沫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以及在文艺界的卓越声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郭沫若担任了多个领导职务: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因此,1949年后的郭沫若实际上是以两种身份面世:以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形态存在的“政治家”身份和以作家、诗人、学者形态存在的“非政治家”身份。郭沫若既是新中国教育、科学、文化、外交领域的主要领导人,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在规划、领导和组织新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同时,还通过自己的口和笔为新中国和新中国的建设鼓与呼。
郭沫若自青少年时代起就向往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桎梏,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他在《凤凰涅槃》一诗中,就憧憬并预言我们古老而伟大的祖国将像凤凰一般在烈火中重生。为了建立新中国,郭沫若跟随中国共产党同国内外敌人进行了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新中国的建立,郭沫若自然是十分兴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要用笔来为新中国歌唱——他用诗歌深情地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人民群众、歌颂伟大的党和领袖、歌颂社会主义道路和光明前程。所以,新中国建立前后,郭沫若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并结集出版:《新华颂》(1953年)、《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1955年)、《百花集》(1958年)、《百花齐放》(1959年)、《潮汐集》(1959年)、《长春集》(1959年)、《骆驼集》(1959年)、《蜀道奇》(1963年)、《东风集》(1963年)、《邕漓行》(1965年)。郭沫若去世后,由他人编选出版的诗集有《沫若诗词选》、《东风第一枝》、《郭沫若游闽诗集》等。在这些诗集中,郭沫若用发自肺腑的诚挚语言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新中国的建立,歌颂了新中国的建设,歌颂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郭沫若的《新华颂》在《人民日报》刊发,热烈地歌颂了新中国的诞生:“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生者众,物产丰。/工农长作主人翁。/使我光荣祖国,/稳步走向大同。//人民品质,勤劳英勇。/巩固国防,革新传统。/坚强领导由中共,/无产阶级急先锋。/工业化,气如虹,/耕者有田天下公。/使我光荣祖国,/稳步走向大同。//人民专政,民主集中。/光明磊落,领袖雍容。/江河洋海流新颂,/昆仑长耸最高峰。/多种族,如弟兄,/四方八面自由风。/使我光荣祖国,/稳步走向大同。”[1]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郭沫若对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主席十分崇敬和赞赏,他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党的敬佩和忠诚。他赞美共产党“吐放出如日东升的普照大地的无限光明”,“数不尽的丰功伟绩焕发着无比的光荣”[2]。1952年党的生日前夕,郭沫若写了《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一诗,热烈歌颂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亿万群众愿意跟随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为了迎接1958年党的生日,郭沫若创作了短诗集《百花齐放》,深情地讴歌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建设,作为向党的献礼。[3]
新中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制度,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大好的光明前途。郭沫若不仅热情讴歌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还真诚祝愿社会主义祖国“如大海那样坦坦荡荡,似天安门那样正正堂堂”,期望新中国“坦坦平平驰道直,轰轰烈烈宏图开”,祝福社会主义道路“英雄事业建新天”,“今日回思志倍坚”。[4]
新中国建立后,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中华大地日新月异。郭沫若作为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到全国各地视察指导工作,亲身感受到新中国建设热火朝天的场面,感受到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昂热情,感受到新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郭沫若无不为此感到振奋和鼓舞。他用诗记录了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歌颂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弘扬了时代主旋律。[5]他到武汉参观了武汉长江大桥,不由自主地赞美“天堑通衢我再来,披襟岸帻叹雄哉”[6]。当他看到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宏大场面时,由衷地感叹“三门峡上英雄多,动地惊天大史诗!”[7]。他看到新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欢呼“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8]。看到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新中国,由衷地感叹“祖国是多民族的一座大花园!”[9]
在歌颂新中国伟大建设的同时,郭沫若以极大的热情去赞美普通劳动者。[10]他在诗歌《钱塘江大桥》中写道:“如果只是江山的一片精美,/不会深刻地鼓动我的心扉。/是劳动改造了自然和社会,/使江山焕发出生命的光辉。”[11]是广大群众的辛勤劳动美化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郭沫若还说:“我到张家口地区去,自然而然地写了几十首诗,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一句是:‘遍地皆诗写不赢’,完全是我的实感,那些诗不是我作的,是劳动人民做在那里,通过我的手和笔写出来的。”[12]人民的劳动本身就是一首一首诗,郭沫若说自己只是用手和笔把它写出来而已。1956年春天,郭沫若写下一首长达十二节,一百多行的长诗,记叙了访问“毛泽东号”机车的经历和感受。他描写普通工人老司机李永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工人岳尚武操作机车的细心认真:“李永事事都带头能吃苦,能耐劳,/教我们爱护机车要象爱护手表”,“岳尚武同志把小巧的煤锹,铲了小半铲炭,/就象一位母亲用小茶匙喂孩子吃饭。”[13]郭沫若用自然纯朴的语言,歌颂了普通劳动者的创造之美。
郭沫若也用诗歌颂祖国山河的秀美与华丽。[14]1961年郭沫若访问昆明,写了《咏茶花》一诗:“九树梅花十树茶,风姿随月透窗纱。与君更进一杯酒,放出菁华报国家。”同年9月,郭沫若来到大理,又作了《游大理》一诗“拾来洱海月,上有乌云玷。黑白两分明,月云不相染。1964年5月,郭沫若到黄山游览,写了《黄山即景》和《杜鹃花》两首诗。他在《黄山即景》中描写了黄山的自然美景:“松从岩上出,峰向雾中消。峭壁苔衣白,云奔山欲摇。”总之,郭沫若用诗歌颂了祖国山川的秀美,也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穷的创造精神。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急需鼓舞士气、凝聚力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旧社会脱胎出来的新中国,崇洋媚外思想、民族自卑心理还普遍存在。郭沫若意识到,要鼓舞民众士气、破除崇洋媚外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需要用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主管教育文化宣传的主要领导人,郭沫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珍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他要求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爱国主义人物的宣传力度,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
郭沫若还强烈认识到,仅仅依赖已有文献材料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文物古迹尤其是新发掘文物的重要作用。所以郭沫若特别重视历史研究、文物考古所具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他要求历史工作者、文物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和阐释历史文物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创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教育广大群众。他说:“通过古代文物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可以体会到前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和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定规律,因而使人们能得到鼓舞而推陈出新,使爱国主义的教育能具体深入。”[15]他要求文物考古单位要将卓绝的出土文物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文物研究单位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宣传那些足以代表中国古代伟大文明的优秀文物,使人们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郭沫若非常重视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说:“历史教学在教育工作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普及并深入爱国主义教育上是基本的工作。”[16]在郭沫若看来,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璀璨文化,这是全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新生腾飞的起点,每一位中国人要像爱护眼珠一样倍加珍惜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遗产。他要求各类学校要加强中国历史的学习与教育,使人们为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明而感到自豪骄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郭沫若还以身作则,在历史研究中充分阐发和凝练中华民族精神。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郭沫若对屈原特别钟爱。在40年代,郭沫若就写了《屈原研究》和历史剧《屈原》,展现了屈原以死抗秦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17]。建国后,郭沫若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深化对屈原的研究。在新时代里,郭沫若的屈原研究重点在于阐发屈原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由的伟大精神,和他的诗作对于世界文化的突出贡献,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为重建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18]除了深化对屈原的研究外,郭沫若还撰写新历史剧来阐发古代民族英雄忠心报国、忘我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1955年,郭沫若的《蔡文姬》问世,在剧中郭沫若歌颂了蔡文姬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操。郭沫若之所以要写《蔡文姬》,就是希望用蔡文姬“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励中国人民。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郭沫若,建国后党和国家给其委任了多项重要的领导职务。面对党和国家对自己的信任,郭沫若既感到是一种动力,又是一种压力,意识到在新时代里必须有所作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怎样做才是回报党和国家的最好方式呢?积极进行思想改造,全力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歌唱,这是郭沫若当时的真实想法,也是当时许多爱国作家的共同心声。[19]
郭沫若作为新中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主要领导人,他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就是要在全社会进行思想改造,根除封建阶级、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遗毒,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教学、科研、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为旧的制度已经摧毁,新的制度刚刚确立,需要建立与新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这是立国之本。郭沫若反复强调,现在的历史学家有不少是旧社会过来的,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都是旧的,已经不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服务于新中国建设,翻开中国史学研究的崭新一页,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新的历史观和方法论。[20]郭沫若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带领整个教育科学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抛弃资产阶级唯心史观、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问题。郭沫若以古代史分期问题为突破口,率先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引导史学工作者走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道路。建国初期郭沫若的许多文章,大多集中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他修正了以往历史分期奴隶制下限在东、西周之交的说法,于1952年明确提出战国封建说。郭沫若强调研究历史必须从本质上、从发展上、从全面上来看问题,“要紧的是要掌握着那确切的生产主流的方式”[21],也就是要根据生产方式这一根本标准来划分历史分期。郭沫若带头并推动的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深刻影响并推动了一大批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推进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研究的深入。正是在郭沫若和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史坛很快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史学全面建设的崭新气象。[22]
作为“党喇叭”的郭沫若,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23]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因此“必然要以人民为本位,用人民的语言,写人民的意识,人民的情感,人民的要求,人民的行动。更具体地说,便要适应当时的局势,人民翻身,土地革命,反美帝,挖蒋根,而促其实现。”[24]对人民新中国,当然要歌颂伟大的人民,歌颂人民的劳动和创造。所以,郭沫若1949年以后诗歌创作的主旋律,就是歌唱新生的祖国,歌颂伟大的共产党,歌颂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郭沫若创作的时代颂歌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鼓舞了广大人民建设祖国的热情与信心。著名诗人徐迟就说过:“热情澎湃的政治抒情诗,可以说是我们的诗歌中一个崭新的形式。政治抒情诗,最鲜明、最充分地抒发了人民之情。”[25]郭沫若就是用政治抒情诗来歌颂祖国、鼓舞士气,激励人民为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拼搏。
郭沫若利用自己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影响,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与宣传活动,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改善新中国的外部国际环境。
郭沫若在对外交往中,诗是他表达感情、传递友谊的重要载体。新中国建立前后,郭沫若多次随国家领导人访问苏联,为发展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出访途中,郭沫若习惯性的用诗句记录了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会见,用诗热情地赞美中苏人民的友好,他在《玛娜娜》一诗中写道:“白纱般的薄雾在山顶连绵,葱笼的草木都含着情意涓涓,不管是黑海里的波澜,在此刻是怎样地惊险。”玛娜娜是格鲁吉亚可爱的小姑娘,她向郭沫若献上一束红色的蔷薇,并且和他在黑海之滨一起拍照,郭沫若用此境寓意了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事实上,郭沫若作为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和外交界的领导人,为了打破西方势力对中国的封锁孤立,发展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郭沫若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每到一个国家出访,都要留下一些诗篇,描绘异国多姿多彩的美丽风光,赞美友国人民的热情真挚,祝福中国人民与这些国家人民的友谊永世长存。“海天万里传扶摇,苗条姑娘塔影高。明月火山相映照,万人歌舞度凉霄。”这首题为《日惹即事》的诗,写于1961年8月25日,描写的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歌舞之夜,以此述怀中印(尼)人民之间的诚挚友谊。
1958年,郭沫若随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访问友邦朝鲜。在这次友好访问中,郭沫若写下了48首诗,热烈赞美朝鲜的秀丽山川、人民的勤劳勇敢,尤其歌颂了中朝人民的传统友谊。郭沫若在参观了志愿军司令员所住的岩洞后,写道:“中朝友谊血凝成,兄弟同仇共死生。洞里流泉随汗滴,壕中顽石化烟横。/英雄城市辉重日,烈士陵园亘万龄。无怪依依难割舍,发编双履送人行。”郭沫若用《参观志愿军司令员所住岩洞后》一诗赞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所以朝鲜老大娘剪下头发编成草鞋,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送行。[26]
郭沫若曾长期留学和生活于日本,日本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郭沫若对日本有着一种十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日本侵略过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郭沫若也曾毅然抛妻别子回国参加抗日。另一方面,郭沫若长期生活于日本,妻儿也在日本,对日本人民也有感情,真心希望中日两国能够世代友好、和睦共处。所以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的一个心愿就是推动中日人民世代友好,在担任了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主席后,这种愿望更加迫切。1955年,郭沫若战后第一次回到日本,重游了当年在日本生活的故居——江户川东岸的须和田,他写了《访日杂咏》,预言中日友好的新时代必将到来:“漫云花信远,已见水仙开。”为了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郭沫若大力推进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希望借助文化交流的桥梁,联结起中日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他在《赠日本友人》中写道:“鉴真盲目犹航海,阿倍遗骸尚在田。江户黄河同一壑,风云共卷建新天。”郭沫若借中日两国历史上的友好往来,寄望两国人民能够撇开历史恩怨重建崭新的未来。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郭沫若欣喜若狂,写下了《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以作纪念,他仍觉意犹未尽,在第二年春天又写下了“唐史续编千万代,友情突破九重天。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士山”这样豪迈的诗句来歌颂和祝福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