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新民 许焕英
移动政务是政府以无线网络为渠道,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种新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其中涉及智能手机、无线网络技术、蓝牙技术(WiFi)、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技术数据传输和转换技术等。为了能使移动政务获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就应该对政府既有组织、流程、规则、规范、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变。这种改变某种程度上呈现的是一种彻底的革命,比如官僚主义,就可能在这种技术革命中,得以消除。本文分析和阐释了移动政务中的技术因素是如何去除官僚主义的,并因此显现出技术改变社会的过程机理。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产业与电信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物,它融合了互联网的连接功能、无线通信的移动性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计算功能,并呈现出数字化和IP化的发展特点[1]。使得网络通信、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及时采集都变得相对简单。这是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的一项重要变革,从而带给用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移动政务的出现,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移动性、实时性、及时性;便携性、互动性、功能集成性;位置性、个性化、高普及性等,这些特性使得显性的官僚主义现象失去了土壤,隐形的官僚主义现象无处藏身。
1.移动性、便携性、位置性使信息采集做到随时随地。相对于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灵活、便捷、高效。因其本身的定位功能以及实际场景再现功能,使得其位置性特征明显,在政府管理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的连接方式,使得政务活动的手段方式增多,针对性更强,大大提高了信息交互质量和信息采集能力,政务活动由此而变得更为有效。基于移动终端体积小而易于携带,使得移动政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自为政和条块分割的现状被打破,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查询、交流、政务处理等活动。“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公文、查阅信息,信息连通、信息采集和处理变得便捷。领导干部即使出差在外也可以办理公务,避免等待,提高办事效率。办公人员可以摆脱固定场所、固定设备的束缚,进行移动办公。执法人员可以开展移动执法,利用无线网调阅后台数据,进行现场处理,而不必再回办公室调阅信息。
例如,北京某街道城管科,手机微信APP城市管理公众号,接收到在本管辖区一个小胡同内,环境卫生曝光的图片,城管队员看到图片后,第一时间准确定位,找到垃圾位置,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第一时间用微信回复给居民,因此获得本辖区居民的广泛点赞。
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单靠人力巡逻,容易出现监管盲点,一方面城管队员难以及时发现所有的问题;另一方面发现问题的群众又难以准确、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而手机政务微信APP公众号的出现,使得从发现问题到采集、处理、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变得简单快捷。
2013年底开展的第3次全国经济普查[2],首次全面推广通过手持电子终端,对普查对象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定位、拍照、识别转换,利用广域或无线网络以电信VPDN通道,将大数据传输推送至国家统计局的统一数据中心,统计人员在线审核处理,实现数据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自动化、电子化,有效控制了源头数据质量,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也让某些工作人员,少跑腿、懒政、估报、漏报等现象从源头上杜绝。
2.个性化、互动性、高普及性使信息采集做到量身定制。移动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个性化的、互动式的运作模式。对于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个人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实时互动,为使用者量身定制出多种差异化的信息,并通过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网络,随时随地传送给用户。终端用户可以自由自在地控制和享受服务内容。移动互联网的高普及性,使得获取海量用户信息成为现实。而海量用户信息可以成为移动政务管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比如,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通过个性化的设置,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互动性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监控城市管理部门是否尽职尽责,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击性、运动式、被动、滞后、多头管理等问题。随着“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像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官僚主义现象,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和制止。为政府事务的各参与方提供个性化、互动性的信息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比如,在北京西城区某派出所民警,在自己管辖的社区建立了多个微信群,并实时关注各微信群动态、及时和精准了解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做到与辖区居民24小时互动,不仅及时帮助解决居民困难,还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破获了不少案件,成为西城区基层民警运用移动政务为民服务、对本职工作起到助手作用的典型例子。
再有,南京防汛办公室,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制作的“防汛通”后,在30分钟内完成全市实时水情、气象等信息的收集处理,速度比过去提高了3倍以上[3]。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让防汛工作有备无患,大大提升了政府管理能力,杜绝有可能出现的,由于隐性官僚主义习气而造成的后患。
3.实时性、及时性、功能集成性使信息采集渠道多样快速。移动政务的技术集成和功能集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也使信息采集渠道不可量化并且做到实时传递,及时到达。运用到移动政务中,则可以让业务交接手续因此不断明确和简化,管理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和便捷,提高了政务效率。移动政务下无所不在的连接以及高度的功能集成性,为用户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实时和及时服务。移动政务的本身特性和其强悍的技术能力,可以压缩官僚主义的生成空间,或者能直接消除官僚主义的存在条件。以往大行其道的推诿扯皮等官僚主义现象,缺少了发生的土壤,最终可以在新技术下得以规约和消除。据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中央部委办局政务App评估报告》截止2016年4月,已有至少26家中央部委办局开通了35个App[4]。2/3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开通了App。而“中国天气通”App满足了社会公众获取天气预报信息,下载量近3000万次;“中纪委网站”App“一键举报”特色功能凸显,下载量超过百万次。许多中国省市政府都开通了App。今后,移动0A系统、移动执法系统、手机版的政府门户网站、基于无线网络的政府业务应用系统等移动政务应用将快速发展,“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的第三次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而它的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特性,使压制官僚主义,乃至剔除官僚主义作风成为一种可能。
例如,苏州水利局圩区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5],通过自动化采集手段,可以实时采集水位、雨量、泵站工作情况、闸门启闭、闸门开度等数据,并自动传送至防汛指挥中心,由系统进行汇总分析,辅助水利局工作人员决策及各单位会商,移动政务的实时性、及时性、功能集成性在该系统中的作用得到充分显现。此外,利用功能集成性管理信息化系统连同苏州移动,重点对站闸防盗报警系统、堤防和站闸巡查系统、三维电子沙盘、防汛PDA等进行功能整合,由此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方便数据交换与共享,全面提升苏州水利局圩区信息化水平。
1.最大限度的及时决策、及时组织、及时服务、及时管控。信息实时传递,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完整和信息衰减,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误判,做到信息及时汇总和调用,缩减流转时间,增强政府办事效力,也使消极、拖沓的官僚主义习气得以限制和消减。信息实时传递,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信息展示、信息解读、信息汇总方式,公务人员因此会创造性地迅速抓住问题的实质、凸显关切对象的本质内涵,这种因移动互联网技术而增强的管理能力,使得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得以挤压、或没有了存在条件。信息实时传递,使政府管理能够做到及时决策、及时组织、及时服务、及时过程管控,以往难以消融的官僚主义习气被新的信息技术瓦解或根除。
例如,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能、执行具体公务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可以手持终端,现场在线查询对象信息,依法依规,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执法,像民警治安巡视中就可以随时用移动终端设备检查过往人员的身份证,将身份证放在移动终端机上,被检查人员的信息,一目了然;查居民用水时,工作人员手持移动终端,依据居民使用情况,即时打印缴费通知单(可据此单即时手机交费);电费、煤气费实现了在手机移动终端缴费后,实现即时交费、即时充值、即时使用。使百姓们的安全感、幸福感大大提高。移动政务的普及可以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2.即时消息是信息实时传递机制的核心应用。如果说,移动性被认为是移动政务的典型特征,它不必受限于传统的桌面办公装置(台式机),那么即时消息则是移动政务中信息实时传递机制的典型功能,它便于用户随时随地传递信息而无需有线网络,因而被认为是移动政务的“杀手级应用”(KillerApp)。针对特定需求、特定问询,移动政务的即按即说功能,可以做到及时回应和即时办公、即时办事、即时服务,确保为民服务的时效性,消除了信息延误现象,减少了人为的推脱敷衍以及各种不规范情况,政务组织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即时消息削弱了官员垄断信息现象,使得不对称信息下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瞒报、误报、迟报没有了发生的条件,信息的及时传递、公示和敦促的机制得以形成和发挥作用,排斥官僚主义的政务运行方式得以形成和固化。
早在2014年8月28日,“浙江省政务服务”移动APP就正式上线[6],该移动APP包含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网上办事的集合体,面向市民的功能有:信息查询、地图查询,市民可以方便地查询出周边城管机构地图位置及联系方式;受理查询功能有:对参与举报、投诉、咨询、建议的反馈结果进行查询;我要咨询功能有:与城管相关的一般性咨询;违法举报功能有:受理涉及城管职能的违法行为举报;违纪投诉功能有:受理城管队员违纪投诉;我要建议功能有: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我要纠错功能有:对城管机构,包括市局、大队、分队的地图点位、电话等信息的纠正等。该移动APP被百姓称为“口袋里的政务淘宝”。从这个称呼中,可以看到百姓对“即时消息”的喜爱。
3.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调配信息。信息及时传递本身就是一种信息化的表现,信息及时传递使得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政务服务提高效率成为可能,同时可以产生信息技术带来的生产力效应,而生产力的迅猛变革则强烈的冲击着每一位公务人员,让整个政府在这种变革中,能够站在时代潮头,引领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而每一次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其本身就可以对官僚主义现象造成强有力的冲击。移动政务下,我们看到政府机构从高耸到扁平转变、从臃肿向精干转变、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全面的信息化,冲击着以往官员优先获取信息、垄断信息的情况,那种人为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存在,暗箱操作、敷衍推脱、消极应付,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发生。
此外,移动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管理方式,让公民第一时间进入信息网络获取信息,无需经过繁琐的程序就可以与官员互动,给官民沟通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那种高高在上、漠视和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变得压力重重。移动政务使政府实现了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调配信息,更改了政务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懒政、拖沓、官僚主义作风无处藏身。
例如,2008年Costopoulo[7]通过对移动政务的成本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对于广大的农业从业者,移动政务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信息技术更容易被农业从业者所接受。便捷、高效、迅速的互联网、移动政务方式,省去了他们来回跑腿的时间空间成本,也节省了政府运营成本。而Al-khamayseh于2009年的研究成果继续给人们为何如此喜爱移动政务提供了依据[8],他发现移动政务本身的移动属性,还有由此带来的便捷性,都会让使用者产生兴趣并且欣然接受。这个研究成果也证明了信息化产生生产力效应。
广袤的世界里,移动门户使用户进入丰富的无线内容和应用的入口,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地找到个性化的服务内容,选择自己喜爱的信息,网关技术的发展必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互联网的内容来源和制作渠道,“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天候政府的产生成为现实。这种全天候、不间歇的政务运作模式对官僚主义现象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1.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通过移动终端连接无线专网,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给组织和个人提供信息,随时随地为公民和组织提供便捷的服务,避免热线电话占线、避免工作人员远程采集数据、查证信息的来回奔波,减少不必要的物流和人流。为百姓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支持。移动政务摆脱对固定工作时间、固定办公环境、固定电脑设备和网络的依赖,公务人员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杜绝百姓办事之前常常对办事人员是否在岗的担忧,以及跑冤枉路的情况,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官僚主义作风难以找到借口。真正通过“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打造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确保全天候政府为百姓提供全面、快捷、便利、及时的服务,不仅让社会公众、广大企业得到更多实惠,也必将在手机上展现一个全新的非官僚主义色彩的政府形象。
例如,广东从2012年以来,全省统一规划设计、全面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将广东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所有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从申办到办结的全过程搬到互联网上进行,变“8小时政府”为“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这样,使得老百姓办证的时间减少了70%左右、政府工作的成本降低了2/3左右[4]。早在2014年6月30日,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正式上线,患者只需要加关注并填写简单的信息就诊卡,即可用手机完成预约挂号、缴费、候诊队列查询等就诊流程。2014年9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在全国首次启用微信医保实时结算。用户绑定医保卡后,缴纳金额将自动划分为医保记账和自费金额,用户直接通过微信支付缴纳自费部分即可,医保记账部分则由系统自动扣除,医保缴纳部分明细第一时间推送给用户。
2.实现信息无缝隙的互联互通。“无缝隙理论”是指政府整合所有部门、人员、资源和程序,为了满足公民需求而进行政府治理优化、重构、再造,以环节衔接细节接合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一种理论。“无缝隙理论”强调政府要积极与公民进行完整的供需对接,对信息互联互通的恰当运用,最大化地满足公民需求,使政府工作中的拖沓、延误减到最小。移动政务将信息无阻碍地、无缝式地传递到每个人手中,消除许多中间环节,可以最大程度压缩中间传导中的推脱、敷衍、掣肘的现象,特别是移动政务可以将信息24小时随时随地采集和发布,使得过去那种职责主体不明、推诿扯皮等官僚主义习气被新技术手段压制甚至破除。政务人员办事责任得以快速归属和落实,人工模式下的远近亲疏问题、看面子、小圈子问题得以减少,拖沓、敷衍等官僚主义作风也会得以化解。例如“矫务通”是在手机上搭载相关软件,将社区矫正日常走访、轨迹定位、越界报警等工作搬上手机,实现了社区矫正移动办公。通过移动终端,掌握矫正对象日常行踪,适时了解他们的行为特点和表现特征,及时对违规事实进行取证和处置。实现24小时动态管理和信息无缝的互联互通,提升定位的精准度,降低工作人员“脱漏管”风险。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走访和家属反馈更规范,使用“矫务通”同步拍照、录音并上传至后台,避免发生工作违规现象。
3.全天候政府下对社会问题的全覆盖管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可以实现政府的全天候管理,移动政务在量化管理方面有着独特优势,管理如果做不到量化、动态化和实时化的全覆盖管理,那么管理则难以把握、规范和精细化。在“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手段下,将管理指标量化,对人员进行动态地、实时地管理,各成员单位、上级领导、一线人员都能互联互动,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联通,调动人员的积极性,量化岗位责任制,明确考核指标,倒逼政府通过量化指标,实现对社会问题随时随地的全覆盖管理,政府管理得以完善和健全,官僚主义现象也因此而无处隐身。
例如,第三代城管通采用了基于SOA架构的webservice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移动访问技术。通过城管通执法系统,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对城管重点单位信息、销售摊点信息、非法建筑信息、违规人员信息和法律法规等进行快速查询,随时随地获得城管业务信息的支持,特别是照片和相关图片的传输应用,不但可以解决协查、堵截、搜查等一线城管人员现场执法棘手问题,而且通过GIS系统为一线提供区域向导图,使执法人员可以迅速的对区域内的现状做出判断、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西安市下水道的井盖遭窃后,负责该区域的城管队员,用专用城管通手机拍下,在此同时,信息被上传回指挥大厅的城管通后台系统,系统根据井盖所在的经纬度对其定位,系统自动指令相关人员前去处理。从井盖失窃、问题发现与上传、问题认定和解决派遣,在此过程中,城管通覆盖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全部过程。而哈尔滨香坊区城市管理移动政务则设立了市民监督系统、执法日志系统、环境抽检系统、城管数据系统、车辆轨迹系统五大模块[9],使得城市哪里出现脏乱差,哪里道路破损,哪里井盖丢失,群众随时上传问题,工作人员就会及时到位解决,实现对问题的随时随地、全覆盖管理。小小城管通,覆盖了环境检查、城市脏乱差、城市道路破损、井盖丢失等诸多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本文中的“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则强调通过移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组织变革和机制创新,从而凸显移动信息网络带来的高效、快捷、便民,打造百姓心中的智能政府。
1.移动政务智能办公——不知不觉中消减官僚主义。在智能办公方面,采用智能管理、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改造成为移动政务智能办公系统。个人公文、通知到达时,将标题信息发送到个人手机上,进行及时提醒,智能办公系统对公务员的办公行为有记忆功能,能够根据公务员的职责、偏好、使用频率等,对用户界面、系统功能等进行自动优化。另外,代办件提醒、邮件提醒、会议通知提醒等,包括申请出差、请假、文件批复、办公设备的使用、报销费用等,公务员不需要去查询就知道哪些事情需要处理,显现出智能性,于是,像拖沓、推诿扯皮、敷衍、各自为政、讨价还价等官僚主义变得愈益不可能。智能办公系统还可以对代办事项根据重要程度、紧急程度等进行排序。智能办公系统集成了政府知识库,使公务员方便查询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等,分享他人的工作经验。实现了不相隶属机关、隶属机关、平行机关之间公文的快速流转,部门壁垒就此不复存在,于是许多官僚主义习气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消减。例如,“掌上税务”:从政策了解到办税查询,从征纳互动到预约服务,移动政务开通了网上申报、网上缴税、网上发票开具、网上购票等服务项目。通过申报信息查询、入库信息查询、法规库查询,纳税人能更便利地从移动终端手机上办理涉税事项;企业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申报税务、划拨税款或者办理有关证照的申请、审核、发放、登记项目变更、年检等。可以说“掌上税务”成为了纳税人和企业移动的私人智能纳税助手。
2.移动政务智能监管——让官僚主义无处藏身。在智能监管方面,智能化的监管系统可以对监管对象自动感知、自动识别、自动跟踪。例如,智能化的监管系统可以自动比对企业数据,发现企业偷税、逃税等行为;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借助移动终端进行移动执法,可以加强监管力度,推动执法的公平公正,减少纠纷,提高群众满意度;移动监测业务可以用无线通信网络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如大气、水文、地质勘探数据等传输到各委办局的移动政务业务系统中,实现对各种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依据执法现场的需要,实现远程数据查询和现场数据上传功能,通过信息查询、现场数据采集、现场数据比对,为政府科学、及时做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移动政务智能监管系统使得政府内部管理愈益透明化,相应的暗箱操作的空间和可能越来越小,规约官员行为的各种力量因此而增多,加上规范而专业的内部监督,各种官僚主义习气,比如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视岗位职责如儿戏,则因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或者被及时发现和遏制,同时缺少了存在的条件与环境,并因为各种制衡和牵制力而难以萌发。例如,温州苍南县县长黄荣定在观看污染曝光的新闻播报后,立即在政务微信群里发出问责指令,要求县环保局和金乡镇限期给予彻底取缔。微信问责发出后,县环保局局长苏中杰在30分钟后立刻做出回应,表示将联合金乡镇政府,在10天内彻底取缔小冶炼厂。金乡镇党委书记陈为来也在次日清晨回应,立即组织拆除工作[10]。政务微信群在县政府领导与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之间搭建起快速理政通道,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实现工作互动的“秒通道”。
3.移动政务智能服务——使官僚主义难以找到滋生的土壤。在智能服务方面,自动感知、及时预测民众需求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比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者出行的要求选择一条最优线路,并给人们实时导航。政府网站为民众提供场景式服务,引导民众办理有关事项。移动政务智能服务,从政府为主体的政府行政过程,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所体现出智能性的叠加创新,突出服务平台和渠道的连接和融合,将政务服务更加主动便捷地提供给公众,构架智能服务更坚实的支撑平台。政务服务供给因此从被动走向主动,并且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这种转变,移动互联技术恰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种转变越彻底,那么对官僚主义的打击也就越彻底,最终使官僚主义难以找到滋生的土壤。
比如,支付宝2016年服务类别达到7大类56项政务服务,包括社会保障、交通、警务、民政、旅游、税务、气象环保等[11]。公众能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取便捷的公共服务,该平台以实名和信任为基础。截至2016年2月底,支付宝实名用户数已经超过4.5亿,这些用户基本形成了对这个平台的依赖习惯。支付宝已经与超过200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为近千万小微商户提供支付服务。合作的餐饮商户数已经超70万家,商超便利店超5万家。在海外市场,支付宝也推出了跨境支付、退税、海外扫码付等多项服务。在金融理财领域,支付宝为用户购买余额宝、基金等理财产品提供支付服务,使用支付宝支付的理财用户数超过2亿。同时,全国31个省级单位的347个城市已经入驻了支付宝“城市服务”,依托支付宝的实名、身份核实和风控能力提供各种政务服务。第三方的介入,使政务服务变得越来越便捷、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动化、电子化、智能化,大大替代了政府、公务人员独自担当的作用或功能,相应的,官僚主义的各种可能也就大大减少乃至基本消除。
另据中山大学政务APP使用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十大智能应用服务项目包括:公积金查询、医保查询、交通违章查询、交罚缴纳、一键挪车、出入境查询公交查询、港澳通行证续签、实时路况、ETC充值等。
4.移动政务智能决策——对官僚决策模式形成强烈冲击。移动政务情况下,终端设备的可携带性和高普及性使得紧急事务的响应速度更高、针对性更强可以对突发事件现场的数据进行实时传递,加快了政府反应速度和处理速度。采用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库等技术手段建立的智能决策系统,能为智能决策提供即时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官僚主义是随着人类分工就伴随在管理中的现象,它就像寄生虫一样寄生在庞大的管理体系里,而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库等技术手段没有人类的感情色彩,它只会通过数据说话所以说,移动政务智能决策对官僚决策模式的冲击一定是颠覆性的,因此我们推断,通过“移动政务+互联网技术”手段,让祛除官僚主义看到希望。比如,“物价通”向市民提供物价部门所掌握的各超市、菜场、平价商店的各类农产品信息[12];与价格监测中心合作,向农村经纪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类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提供农产品价格趋势分析等特定服务,同时对政府的智能决策提供即时的、科学的依据,暗箱操作、恶意哄抬物价,只好退出历史舞台。
官僚主义是在官本位社会中,形成的一种低效率的行为作风,一直以来,官僚主义强烈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对政府、对社会的认知,由于政府的独特地位及其愈益重要的社会作用,因而,政府连同官僚主义直接构架了人们的社会关系、思想观念、社会习惯和对未来前景的设想边界。
官僚主义从它出现起,由于其所追求的是个人或是少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历来被人们所诟病、被人们所深恶痛绝。人们也一直在努力试图根除它,但因条件不成熟,以往的各种努力,都无法做到根除,而移动政务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也意味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它强大的技术构架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府组织新方式、新内部机制、新行为作风,让我们清楚看到了去除官僚主义成为一种现实。本文的阐述的就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去除官僚主义的过程机理,并进而揭示出技术改变社会的内在过程。需要明确的是移动政务去除官僚主义呈现出的技术改变社会,其中的技术,不仅仅是硬性的信息技术,而且也包括了软性的组织管理技术。比如组织变革技术、流程重组技术、闭环管理技术、精细化的过程控制技术等。可以说,正是硬性技术与软性技术的完美结合,才最终使得移动政务作用得以发挥、官僚主义得以去除,展现和实现技术改变社会的精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