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荷英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311231)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普通高等教育普遍培养研究型、工程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其课程开发思想的特色性。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使教学变得更直观、更感性,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2]。
高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包括普高生和职高、技校学生),对他们进行的是职业教育,实际上有些就业前准备教育的色彩。因此,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型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某项专业技能,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成为能够胜任某个工作岗位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职业人才。
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通过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调节与发展来具体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的作用[3]。课程改革建设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之外的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主要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它包括:①自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②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③数字应用(application of number);④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⑤创新(innovation);⑥外语应用(Foreign language application)。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包括:①与人交流(communication);②与人合作(working with others);③外语应用(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去设立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育才有的放矢。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人才,而根据现有的课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较难培养出企业首选的人才。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学校方面,大部分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合作层次较浅的现象。合作中,学校通常只是按企业需求来培养人才,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等等。在校企合作中并未形成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即企业还未深入参与到招生、人才质量监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同时专业也未深入到企业进行职工培训、设计研发、技术改造或者成果转化等。学生方面,学习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时演讲中的一段话很能反映当今学生的学习状态:“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这种现象甚至出现在“985”、“211”的学校。教师方面,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现在的教授副教授好像都成了“PPT讲师”,上课没有激情,一学期下来也认不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反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秉持“理实融合 实践育人”的理念,探索“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核心课程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工学结合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采取“软硬能力相融渗”考核评价体系,使高职教育改革深入到课堂,使人才培养模式“落地生根”。
①领导层面,学院要制定职教育人的创新模式,包括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落实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经验规划、设计学院的整体教改,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持续的改革与实践,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全程贯穿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此外,学院还需考虑到专业不仅是为了满足企业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要使想就业的学生能够高质量就业,而且还要使想升学的学生能够正常升学,使想创业的学生能够成功创业,因此,急需拓宽专业使学生多样化成才。②系部层面,围绕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水利及水利信息化建设,紧密适应农村水电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精心打造专业品牌。进行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教学改革的专业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产教融合觅蹊径,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③教师层面,特别要把教师的观念、能力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转变教学观念,对传统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贯彻“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及理念。实现能力本位化“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教学质量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点,是联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的枢纽,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新型课堂教学形态建设,是落实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要切入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对于一些纯理论的专业课或者专业基础课可以进行课堂创新改造,并且可以将计算机应用软件应用到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中去。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分析、设计能力培养,增加一些自编题目,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并通过安装、调试、排故实现功能,在教学中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学生设计的电路进行功能实施,验证设计结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软件使用能力。Multisim是一款电路仿真软件,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用来模拟电路功能,能够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同学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非常适合电子学教育,当然也可以用于其他课程教学;软件的虚拟仪器技术使同学们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具体实施方法:①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单元教学的设计要点:结构完整、目标明确、实践、知识准备充分。做好板书、语言、教态、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设计和实物准备。课程内容的载体需要有项目和任务。举例,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可以先提出课堂目标,然后让学生应用Multisim仿真软件仿真两个功能完全一样但是电路不一样的逻辑电路,说明如何设计一个可靠、简洁的功能电路;然后,让学生对比分析、讨论,通过逆向思维方法总结出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最后,布置新的设计任务,可以以团队形式完成,要求2人一组完成任务实施,制作任务书,总结遇到问题和处理方法,并写出心得体会。这样的教学,既突出能力本位,同时又渗透了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团队意识团队合作的培养。②以能力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的高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要点:首先设计课程的整体目标,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次是通过项目载体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可以将单项项目和综合项目相结合。最后是课程考核设计,可以是多样考核和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例如,在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以实际生产中的产品——语音放大器为导向,将语音放大器制作这一具体项目分成7个任务,按照项目化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电路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语音放大器进行原理分析、组装、调试。教学中通过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功能测试,加深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软件应用和动手能力。7个任务分别进行单项考核,最后通过整机组装调试进行综合评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院技能节举行电子仿真绘图与测试竞赛,以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团队协作的作品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总之,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仍有许多有待探讨之处,职教的目的、方法都仍有待我们不断总结和探索,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教学改革一定会有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