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艳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园林管理所 天津 300061
正文:
居住区绿化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效果已然成为居住区是否有品位、居民生活是否有质量、城市建设是否有特色的标志之一,居住区绿化水平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程度和人民居住环境水平。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多以远年老旧居住区为主,当然绿化环境也存在着年久失修、斑秃裸露的情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区绿化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要求也逐渐提高。要满足现代居民对居住区绿化的要求,就要改善老旧居住区绿化现状,提高绿化景观质量。
1.1 现有老旧居住区绿化环境舒适性差。老旧居住区在中心城区占据很大的比例,居住区的绿化环境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最受居民关注,老旧居住区的绿化提升改造和居民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联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基本都拥有机动车,有的家庭还拥有多辆机动车,造成老旧小区停车难,楼前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消防通道等,多数老旧居住区绿化环境较差,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舒适性。
1.2 现有老旧居住区配套不全,管理不到位。老旧居住区建设年代比较久远,当初规划比较简单,缺乏休闲空间,缺乏健身器材等。养护管理不到位,造成植物死亡、绿地裸露,部分一楼居民对绿地圈占围垦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居住区环境不协调。居住区环境的安全、舒适直接影响着居民宜居指数,因此对居住区绿化改造来提升小区的整体环境,完善老旧居住区的管理,确保管理的常态化,为居民创建美丽社区。
2.1 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难度大。老旧居住区建造的时间普遍较早,有政府投资管理的,俗称专业管理小区,由园林部门负责管理。也有非政府投资管理的,俗称非专业管理小区,多数为单位的宿舍或者开发商建设的小区,最初的物业公司基本都撤出了,造成无人管理状态。老旧居住区普遍停车空间小,车辆进绿地现象严重,人为踩踏现象比较突出,同时老旧居住区管理在资金、人力上都比较紧张,造成部分绿地失管失养,例如有的居民在小区随意栽植,圈院种菜,严重影响了社区绿化景观效果。
2.2 老旧居住区园林植物选择不合理。因为建设的时间比较久远,绿化环境普遍较差,且居住的都是老龄居民,建设之初植物栽植中缺乏规划,栽植了大量的高大型乔木绒毛白蜡,栽植的密度还比较大,且有的树木栽植位置靠近居民楼,随着树木的生长树冠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逐渐显现出树冠遮阳,影响采光,同时存在枝杈拍打窗户、空调外机的情况。高大的树冠造成干枯枝、病虫枝难以修剪,时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给后期的养护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3 老旧居住区规划缺少水源。老旧居住区在早期的绿地建设中安装的水管都已老化,锈蚀严重,水流量较小。部分居住区根本没有配套建设水源,加上老旧居住区道路狭窄,浇水的水罐车也很难进入。一些植物长时间没人浇水养护,部分花灌木逐渐死亡,草类等地被植物因缺水更难存活,造成居住区内绿地裸露斑秃,一些绿地中还存在堆放建筑垃圾的情况。这样的居住区在改造中由于水源的问题,栽植的地被植物往往难以存活。
2.4 老旧居住区绿地功能性较差。老旧居住区在建设规划上较为简单,很多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居民的实际需求,例如公共绿地缺乏活动空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体育健身器材、道路和路灯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全、车辆停放没有规划、居住区内车辆远远超出小区车位数,不规范停车导致破损、阻碍消防通道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对老旧居住区绿化提升改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1 政府牵头实行部门联动。在对老旧居住区进行绿化提升改造中,涉及到的部门有城管委、住建委、规划、财政等政府单位,为此要协调好各个部门,明确分工,促进各部门间的配合。河西区从2018年开始在对全区700多个自然小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对远年老旧居住区实施微修复、微提升、微改造的“三微”工程,围绕房屋修缮、社区环境等方面,“三微”主要围绕“微”字开展,强调的是微修复、微提升、微改造,不搞大拆大建项目,采取温和渐进、细水长流的修复模式,用微行动带来大变化,以微幸福增强群众获得感。“三微”工程的实施范围涵盖了今年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的226个小区,对于尚未实施改造的棚户区平房片,考虑到居民生活的安全和舒适,河西区也纳入了改造范围。这样的工程涉及居住区内所有的问题,在低投入的情况下确实能改变老旧居住区内的一些实际问题,在绿化改造方面也投入了一部分资金,从效果来看还是很成功的。
3.2 因地制宜、以市民为中心。在对老旧居住区进行绿化提升改造时,园林部门要做好现场调研工作,通过和街道、社区居委会及部分居民进行前期对接征得民意,设计出符合小区改造的绿化设计方案。原有场地设计原则上不做大的变动,在更换老旧铺装时,在原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变化,包括铺装样式、色彩等,材料多选用透水材料。另外铺装场地还应注重与景观小品的结合,使得居民在景观小品前驻足观看,产生交流的想法,从而使得静态的景观因为人的参与活动起来,也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场地设计考虑的周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体验舒适度。在老旧居住区改造过程中更应从提升居民生活的安全和舒适性进行考虑。如对居住区廊亭、廊架、花池等设施进行修缮粉饰;对部分通道狭窄区域采取部分退绿建车位,同时起到疏通消防通道的作用;对地被植物进行补植;增设塑胶步道,同时对硬质地面增设休闲座椅。
3.3 合理利用地形条件,科学栽植园林植物 。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空间,不搞大拆大改,少动土方。这样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成本。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如白蜡、金银木、丁香、大叶黄杨等,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如法桐、石楠、迎春、月季、小叶黄杨等,改善老旧居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切勿栽种桧柏、松树,这些都是大多数居民比较忌讳的树木。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灌、草的搭配,实现植物季相变化。
3.4 在设计施工时应融入人性化的理念。对老旧居住区绿化提升改造设计及施工时,都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要考虑到自己就是这个小区的居民,作为自己家楼下的花园应该怎么设计施工,这样打造出来的环境才会有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健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有空间玩耍,老人们能有个休憩的地方。
3.5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老旧居住区绿化提升改造之后,施工作业单位在养护期满后,将绿化养护移交给物业或者园林部门养护管理。小区物业应配备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管,园林监管部门要对小区园林绿化做出定期的巡视监督管理工作,对养护管理不到位造成植物死亡的应责成补植补种,要充分调动各层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做到切实能保住老旧居民区的绿化环境。街道执法人员也应按照文明促进条例对破坏绿化环境的予以及时的制止。
综上所述,老旧居住区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体现,反映着城市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是人们直观的视觉感受场所。老旧居住区绿化提升改造应紧紧围绕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思路,真正解决老旧居住区居民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园林部门应对居住区绿地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老旧居住区绿化提升改造的成果能够保住下来,真正能展现出绿地的功能性、实用性,努力营造出环境优美、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高品质小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