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凡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在开展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工程造价控制放在首要位置。虽然很多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设计、施工等过程中,都会对造价进行控制,但是还是难免发生问题,导致控制效用不能充分发挥。建筑工程施工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超预算现象的产生,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就需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加强成本控制效用,保障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任何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成本造价进行控制,保证工程预算在控制范围内。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施工建设不合理导致质量不佳,需要返工或者出现设计变更等问题。在开展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就会使工程造价超出范围,进而产生超预算现象。施工单位开展建设施工的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当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就会减少。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工程造价充分的考虑,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才能够使得利益最大化。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造价预算编制人员会由于个人疏忽或对工程设计的不重视导致编制不合理。在进行造价概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漏项、缺项现象的产生,还有部分人员在编制过程中没有对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导致工程施工的实际费用不明确。在出现上述问题的时候,编制人员难以对工程的费用支出进行全面反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超预算问题。
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比较繁琐,施工场地的面积较大,建设周期长,在开展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较多的事项。一旦管理人员在开展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就很容易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反馈。这种状况的产生会导致工程施工的资金被浪费,产生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
工程实施阶段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旦造价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使超预算现象严重。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部分造价控制人员过于注重对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忽视了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部分造价控制人员在工程实施阶段会对造价控制和造价预算工作分开管理,没有将造价预算贯穿在工程施工的所有环节中,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做出及时的处理。这种情况的发生容易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运转效率不高,在后期施工中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市场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旦造价预算人员没有注重对市场环境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考虑,则会在无形之中浪费资金。建筑市场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的建筑材料也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所调整。并且市场政策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建筑工程建设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对未来的市场环境进行准确的预测,导致造价超预算现象的产生。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变化会使得工程施工被迫停止。如果造价预算人员没有针对环境的变化提供可行性施工方案,则可能会使工程施工受到影响,甚至会破坏前期施工内容。
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是预防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首要任务。造价控制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环境和政策及项目现场等进行严格的勘察。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相关因素进行准确的了解,根据研究资料确定造价预算的编制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编制人员需要在工程施工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量降低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的难度。造价编制人员需要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相关工作,保证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仔细的研读和剖析,辅助施工图纸的设计。由于在开展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因此就需要对定额单价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将实际施工情况与图纸的结合,了解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内容。造价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对市场材料、设备及人工的价格进行实际考察。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型号、性能的材料及设备其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造价编制人员需要对各种型号的材料及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市场因素作出理性的分析,保证造价预算的合理性。
工程造价在确定之后需要进行审批,一旦审批没有通过,则还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由于在开展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过程中,一旦产生超预算现象就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解决。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造价控制,保证各个阶段的监督审查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变更是常见的问题,为了降低这个问题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影响,就需要对超量和超价部分进行严格的审查。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高的施工利益,会虚报工程量或者提高材料价格标准,因此,在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整审批的过程中就需要搜集和整理好竣工材料,对工程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计算差价的材料进行确定,并且对设计图纸明确的定额所需材料用量和施工量进行核算,全面保证造价预算的有效性。一旦造价调整之后符合要求,相关部门就需要批准,还需要对造价调整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工程全过程的造价调整需要以工程量和造价的准确性为基础,降低工程变更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在开展造价预算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当成主要的内容。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对各个部分进行实施,还需要结合经济效益的统一性完善造价控制内容。技术人员需要增强专业知识,并且利用业务知识将技术、材料和价格等结合在一起。材料价格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部门,造价控制人员和材料采购人员需要以工程进度和材料的编制为依据,防止材料和资金的浪费。一般来说,在开展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签订相关的合同,在开展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按照合同内容,对施工进行组织设计。造价控制人员需要按照合同要求寻求综合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技术人员需要用专业的工程建设知识和造价业务知识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的计算,保证材料、机械、人工与技术及价格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造价控制的有效性。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对工程施工的材料及机械使用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并且根据预测情况编制造价概预算,避免材料消耗量超过限度用量。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对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减少施工过程中资金的浪费。
由于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因此,在开展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的预测分析。市场信息的变化会给工程造价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旦造价控制人员没有考虑到市场信息,就会使造价预算效用降低,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比如: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 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 d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造价编制人员需要与工程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协同合作,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工程材料的市场信息,掌握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价格变化。这样一来,工程造价就能够控制在限度内,不会影响到工程施工周期,甚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时间。
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开展对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作用。虽然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有部分问题会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但是还是可以对其进行解决和控制的。造价控制人员需要做好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分析市场信息对造价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调整,避免超预算现象的产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菊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4,40(32):242-244.
[2]许一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4):201-202.
[3]刘琴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江西建材,2017(6):233-236.
[4]何冰.电力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大科技,2017(7):25-26.
[5]祖思启.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115-116.
[6]胡振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5):87-88.
[7]沈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5):77-79.
[8]张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析[J].工业c,2016(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