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与李洱对谈“传统”与“创新”

2018-03-24 09:30
文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当代作家格非作家

“格非、李洱对谈: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日前在十月文学院举办。“传统”与“创新”是历久弥新的问题,是作家创作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对于中国当下文学而言,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愈发突出,格非、李洱两位重量级作家对此进行解读。两位作家都认为,作家的写作,30岁以前更多是靠敏感、靠一腔热血来写作,但到了35岁以后的写作,必须要和传统有关系。李洱说:“我35岁之前甚至完全无法接受《红楼梦》,这部作品难以触动我。但是35岁之后,就突然爱上了它。”格非也认同这一点,他从30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中国传统等相关问题,而这也是因为他听从了朋友、批评家胡河清的警告,“胡河清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你们不要以为学了点西方的东西,就觉得怎么了不起,就可以写一辈子。”格非坦言,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事实上,对传统的继承并不是现在作家要面临的问题,古代作家早已面临同样的问题。李洱就提到,李白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其实他对整个文学史非常熟悉,他也要把自己的写作放在《诗经》的传统中来看,“像韩愈、杜甫等等,也都把自己的写作放在传统里考量,和傳统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而这种与传统的对话关系,必须是创造性的对话。格非说:“创作如果要继承传统,一定要基于当时的现实和今天的现实,不是把原来的东西搬过来。”李洱也认为,当代作家既要对传统有某种继承,又必须对当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某种回应。

猜你喜欢
当代作家格非作家
作家谈写作
主持人语:吴义勤 陈培浩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论医学背景对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
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用特色的研究
论中国当代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审丑美学观
我就是我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