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生前助手解密《围城》中的趣事

2018-03-24 09:30
文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钱锺书诺贝尔文学奖围城

钱锺书生前助手、已近80岁高龄的栾贵明,日前在《小说逸语》一书中,与读者分享了《围城》里的一些有趣故事。“钱先生生前一再嘱咐我说不能把这些‘秘密对外公布,楊绛先生在世的时候也是如此。为了坚守承诺,直至2017年,我才将部分涉及《围城》创作的一些幕后故事写成文字,今天得以出版。一来,先生当年创作的严谨精神,值得颂扬;二来,关于《围城》,有必要向读者讲述。”栾贵明在《小说逸语》新书发布会现场如是说。栾贵明一直认为钱锺书是一位作家学者,《围城》和《管锥编》分别是钱锺书两种身份的经典代表作。“拥有‘作家学者这两种身份的人不多见,钱先生出类拔萃。”据统计,《围城》共使用不重复的汉字3317个,而这些字是钱锺书“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钱先生一直认为,用中文做文章,一定要以字为基本单位,再一字一句地构成大块文章。只有字字仔细推敲,才能把文章写得生龙活虎。”栾贵明对钱锺书的那句“写文章作诗讲究‘炼字,这是一个悠久的传统”深有体会,他将钱锺书在《围城》中的选字和构词、造句与成章,在《小说逸语》一书中详细列举和解析。在7万字的小册子《小说逸语》中,作者还记述了钱锺书在20世纪80年代曾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汉学研究者马悦然的交往,以及钱锺书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独到见解。关于《围城》的许多往事,在《小说逸语》中,字里行间,栾贵明细细地为读者解答了问题的始末。

猜你喜欢
钱锺书诺贝尔文学奖围城
钱锺书的幽默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社交电商的“围城”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围城之外
打破无形的围城
诺贝尔文学奖VS茅盾文学奖,谁更能反映中国文学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