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强 李新中
近年来,部分果园盲目施肥现象较为普遍,只注重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视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致使果树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出现黄叶病,不仅影响树体生长和果实膨大,而且对果实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甚至造成树体落叶枯死。
一、铁对果树生长发育的作用
铁是果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虽然需要量不大,但其作用与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也是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铁元素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叶绿素的形成,叶绿素是叶绿体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色素,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物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有机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可为果树生长发育提供能量,最终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果实。当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铁元素充足时,果树体内的叶绿素形成较多,光合作用就强,制造和积累的有机物质多,果实产量高、品质好;当果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铁元素不足时,果树体内的叶绿素形成减少,光合作用降低,制造和积累的有机物质就少,果实产量低、品质差。
二、果树缺铁的症状表现
铁在果树体内移动性较差,因此当果树缺铁时首先表现在新梢顶部嫩叶上,初期為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并逐渐向下部老叶发展,使老叶出现黄化现象,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的叶片焦枯脱落、顶芽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除叶片表现失绿症状外,果实也出现黄化现象。
三、易发生缺铁的果园
果树缺铁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土壤内铁的有效性低有直接关系,并不是土壤本身缺铁。铁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土壤的pH值、盐碱化、有机质含量、施肥和浇水管理等因素。
1. 土壤pH值高
果树缺铁主要出现在碱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铁是一种变价元素,在pH值<6的酸性土壤中比较稳定,在pH值>7的碱性土壤中易被氧化。铁元素被氧化还原后,由可溶态变为不溶态,果树无法吸收利用,从而引起果树缺铁。一般土壤铁的有效性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果树缺铁症状也随之加重。
2. 土壤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会影响铁的有效性,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生在盐碱地区和灌溉水矿化度(一般灌溉水矿化度越高,土壤盐碱化越严重)较高的果园,特别是气候干旱年份,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土壤中盐分上移,可加重盐碱的危害,缺铁性黄叶发生也随之加重。
3.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土壤中有效态铁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多,透气性好,铁的有效性高;土壤有机质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易被果树吸收利用。
4. 化肥施用不当
氮、磷肥施用过多时,均可引起铁有效性的降低。氮肥施用过多时,会造成新梢生长过旺,铁元素吸收不足时新梢就会缺铁,黄叶现象加重;磷肥施用过多时,磷素会固定土壤中的有效铁,从而出现黄叶现象。
5. 土壤通透性差
土壤通透性较差(如土壤板结、黏重、过量灌水、排水不良的果园)时,铁的有效性降低,缺铁性黄叶发生较重。特别是夏季,降雨多、雨量大,雨水占据部分土壤的孔隙,导致土壤通气不良,从而铁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一般雨后或灌水后会形成一次黄叶高峰,因此夏季是果树缺铁性黄叶的多发期和重发期,应加强对果园的管理。
四、对铁元素敏感的果树
不同的果树对缺铁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在果树根际区还原能力强,并能够分泌出某些能螯合铁的有机物质的果树,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因而较少发生缺铁现象;在果树根际区还原能力弱,分泌能螯合铁的有机物质少的果树,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就低,发生缺铁现象就重。
对缺铁高度敏感,容易造成生理性缺铁的果树品种有桃、葡萄、梨、苹果、樱桃等,对于这些果树要加强缺铁的预防,发生缺铁性黄叶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五、缺铁性黄叶防治措施
通过果园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改土改碱、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果树根际周围的土壤环境,从而预防缺铁性黄叶的发生。
1. 基施铁肥
对于往年发生缺铁性黄叶较重的果园,在春季或秋季,结合施用有机肥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每株大树用量1~2千克,与有机肥掺匀后施入,施后及时浇水。
2. 叶面施肥
叶面施肥是矫治果树缺铁性黄叶最常用的方法,黄叶发生初期用0.3%~0.5%硫酸亚铁+0.3%尿素水溶液+氨基酸(或腐植酸类)叶面肥混合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
3. 注意水分管理
在果树生长期间,进行合理灌溉,防止浇水量过大,既要保证果树的正常水分供应,又要防止浇水和雨后果园积水,以利于保持果园土壤的良好通透性,提高土壤铁的有效性,减少缺铁性黄叶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宁津县农林局 邮编:2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