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云
摘要:本文探究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地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分析了地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能力方面的突出作用以此说明“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地理实验教学
《義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学生要“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实验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要“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另外,《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等理念。与传统地理教学相比,地理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落实上述基本理念,它能够改变教师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盲目地听、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自主性差和动手能力弱的现状。
通过调整座位和分组合作等形式,地理教师可采用动手制作、实践探究等方法生动地讲解地理事物现象及变化规律。学生通过集体观察和实验,相互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爱上地理,学好地理,并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理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地理实验达到最佳效果,笔者引入“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是我校现任教学总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的重要研究成果,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合作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发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独立自学,其关键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群体议论,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三是相机引导,即教师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性描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或列举一些矛盾的现象让学生验证总结,或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成实验主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等。
其中,“独立自学”是“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基础,是自主习得知识、自主建构知识、思维拓展和知识迁移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如在“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理解昼夜交替及晨昏线变化现象”的实验中,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观察到实验现象和过程,引导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笔者先让学生了解地球仪及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再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呈现地球自转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模拟演示地球自转,理解昼夜交替及晨昏线变化现象”自学过程设计如下: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
______;周期是________。
②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_______方向;南极上空看呈_____
_______方向;
③地球自转产生_____________
现象,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为______________;
④你能区分出哪一条为晨线,哪一条为昏线吗?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中的“议论”实际上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生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共同促进的过程。通过自学,学生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取长补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实现自主提升。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地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学生不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还要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这样,学生才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和教师的适时引导,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己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到生活中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