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独特、造型优美、传力科学,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凝聚着历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处于传统建筑工艺核心地位的中华木作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今由于自然灾害的侵蚀和人为的损坏,许多传统建筑变得摇摇欲坠,亟待修缮与改造,却又面临着传统木作工匠稀缺和传统工艺失传。这样的境况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木作在我国传承已久,通常是指木器行业及其作坊。按木作工艺的不同,通常将建造木构架房屋的称为“大木作”,将建筑装修和木制家具称为“小木作”。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基本上是以大木作构件通过榫卯连接形成构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竖向荷载以及风荷载、地震等水平作用。榫卯连接作为木构架的主要连接方式,在我国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中就已见端倪,延承7000多年,遍布全国,并传播至日、韩等东亚各国。其具有连接可靠、易于装配、可柔性变形、抗震性能强等方面的明显优势,成为东方传统建筑技术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自隋唐时期开始逐步趋向于标准化和模数化,以宋代《营造法式》的出现为标志,以八等级“材”作为模数标准,总结出了一整套包括设计原则、类型等级、加工标准、施工规程等完整的营造制度,这是中国传统木构架营造技艺的一个里程碑;木构架技术发展到元代时出现了“减柱法”,这种做法既节省了木材,改善了结构的平面布局,又在空间整体性和稳定性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在营造技术上逐渐取消了宋元时期以来的那种“升起”和“侧脚”做法,并充分利用梁头向外挑出来承托屋檐重量,逐步淡化了斗拱的结构功能,大型建筑的内檐框架通过梁柱直接插接,基本摆脱了斗拱的束缚,尤其清代工部《工程作法》十一等级“斗口”为模数的出现,形成了对今天影响仍然深远的传统木构营造技艺。明清时期在材料工艺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水湿压弯制成弧形檩枋,运用短木对接或包镶,拼成高大木柱等[1]。2009年,由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和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一道“捆绑”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工记》记载“攻木之工七”,由此可知,周代对房屋营造已分工很细。我国传统建筑按营造分工主要包括:木作(大木作和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等,其中以木作为诸“作”之首,在传统建筑营造中处于核心地位。大木作,主要由柱、梁、枋、檩等组成,是传统木构建筑的承重部分,同时又对木构建筑的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起决定作用。大木工匠被称为工匠中的“领军人物”,就像交响乐队的指挥。浙江民间流传:“大木老司手艺精,手控丈杆量得清。曲尺木斗线弹准,墨画梁柱分寸明。”大木作师傅不仅木工技艺足以服众,而且脑子好使、记忆力超强。中国传统木建筑不用金属铁钉和螺栓,全都采用榫卯连接。在柱子上开卯口,梁、枋上做榫头,榫头套入卯口内紧密合缝。复杂的榫卯多达七八个榫头同插入一个卯口,且方向不同,还要考虑木材受力的合理性,设计好这些榫卯体现了大木把作师傅超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俗话说“九九不离娘”,所有工种工匠都要根据大木把作师傅定的尺度和原则来做。大木把作师傅不仅要解决营造技术问题,决定房子各种构件的样式和尺寸,还要解决人员调配、分工协作等管理问题,要合理安排工种,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中国木作工匠经过几千年的房屋营造,积累了丰富的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的确定、模数尺寸的权衡与计算、构件的加工与制作、节点细部处理及组合安装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方法和技艺,并有相关的禁忌和操作规程,通过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其中宋代的《木经》、《营造法式》,明代的《鲁班营造正式》、清代的《工程作法》和现代的《营造法原》都是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阶段性、地域性和专业性内容的记录和总结。
现代经济、科技的巨大进步,特别是全球文化的相互融合,在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摧毁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严重地挤压着传统木构建筑以及相应营造技艺的生存空间。现代木材加工设备的推广,铁钉、螺栓和合成胶逐步取代精致巧妙的榫卯技术,传统木作工匠已越来越少,传统木作的精华也逐渐远去。相对于砖石和混凝土为结构主材的建筑而言,木构传统建筑的耐久性要差一些,需要经常修缮。传统建筑的修缮要求工匠一方面具备较高的修缮手艺,另一方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甚至需要较高外语水平,例如天津、上海的传统建筑,很多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目前我国从事传统建筑修缮的木作工匠基本上是普通的木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专业素养还相当欠缺,尽管拥有一定房屋修缮手艺,但与传统文化建筑“修旧如故”的特殊要求还相距甚远。由于从事传统建筑修缮与改造的木作工匠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差,收入也不算很高,“80后”年轻人已很少从事这一行业,一些“老资格”的把作师傅也很难收到徒弟了。如今面临的局面是懂传统建筑修缮技术的工匠不懂专业理论,而懂专业理论的大学生不愿意从事修缮工艺,照此下去,必定是传统建筑木作工匠稀缺与传统木作技艺失传,最终将导致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建筑逐步转化为现代仿古建筑。
传统大木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建筑技术的进步而遭遇短期瓶颈,部分大木作技艺因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而无法传承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木作技艺失去了市场,相反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许多传统文化建筑亟待修缮与改造,许多仿古建筑正快马加鞭建造,这一切需要大量传统建筑木作工匠。如何挖掘传统木作技艺的潜能,解决传统木作从业人员不足与木作技艺亟待传承的矛盾值得认真研究。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得到了飞速发展,人口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9.8%上升到2016年的57.4%,传统文化建筑保护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冲突日益显现,破坏传统文化建筑的行为时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因而成为重要的文物保护对象。1982年,我国设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而历史文化名城是离不开传统文化建筑的,有传统文化建筑才有传统建筑的修缮与改造,有传统文化建筑才有传统建筑大木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历史,二是文化。真正能称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应该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具有相当数量保护较好的历史遗存建筑,这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2]。如今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存实亡,历史文化街区被随意拆除,历史遗存的文物建筑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最近联合督查统计数据来看,全国13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将近20个没有历史文化街区,18个历史文化名城中仅有一处历史文化街区,近一半历史文化街区不合格。文化名城,文化当先,文化是名城的灵魂,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是文化的载体。记录名人生平的坛庙碑文,文化景观等,是文化名城的内涵,没有了文化,名城也就只剩下破旧老房子聚集的地方[3];反之没有了传统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也就失去了历史文化附着的硬件,没有了硬件,软件也就很难发挥出其应有价值。
建筑是具有一定使用年限的。相对于以砖木为主材,木构架承重的中国传统建筑更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毁,需要经常进行修缮,经过重修与改造的传统建筑难免会留下新时代的烙印,所以说仿古建筑尾随古建筑而行,有了古建筑,仿古建筑也就出现了,这为传统木作技艺的运用和拓展提供了条件。为了还原历史风貌,塑造传统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周边环境采用仿古建筑无可厚非,从某种意义上说,仿古建筑的出现是对过去营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自从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利用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盘活地方经济,然而时过境迁,许多古建筑不复存在,仅有的也破败不堪,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需要进行修复、改造或重建。于是有条件的城市顺理成章地建造仿古建筑,不具备条件的也附庸风雅大肆兴建仿古建筑。一时仿古建筑在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风声水起,似有铺天盖地再现“复古风”的势头[4]。从这些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来看,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仿古建筑运用应避免杂乱无章,粗制滥造;应延续城市本身的发展轨迹,充分展示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应坚持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仿古营造齐头并进,选择适宜的仿古建筑材质与工艺构造,深入研究仿古建筑的风格定位及周边环境的塑造,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条件,也为传统木作拓宽市场。
我国传统建筑的承重骨架材料主要是木材,木材易燃、易霉变和易老化,需要经常维护。对古建筑的修缮与改造应该坚持原真性、历史性和美学性,采用木材作为主材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同时木结构建筑具有低碳、环保、装配程度高、抗震性能优越以及建筑设计美观、自然等特点,成为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由于层板胶合木(Glulam)、正交胶合木(CLT)等复合、再生木材在现代木结构中的运用,改善了传统天然木材的材料特性,具有干燥、防潮、防腐、防蚁、防火等性能,大大提高了木构建筑的舒适性、可靠性和耐久性,既能设计成传统木结构中柔性节点和超静定结构体系,也能设计成大跨度、长悬臂、多高层建筑。各种商场、体育馆、桥梁、游泳馆、车站等大跨度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使用木结构,在材料的使用和构造方式方面摆脱了传统木结构的局限性,大大拓宽了木结构的运用渠道。近年来,由于中国林业科技的发展和进口木材的增多,现代木结构设计规范、木结构试验方法及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代木结构已受到建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关注和重视[5]。木材来源有了保证,这为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和现代仿古木结构建筑的兴建奠定了基础,也为传统木作技艺的传承创造了条件。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如果没有可靠的保证措施,随着身怀绝技的传统木作工匠的离世必然会导致营造技艺的失传。那么传统建筑技艺遗产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建筑行业实行注册师责任制在我国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为大力弘扬传统建筑木作文化,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传统木作文化代表人物,建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认证,对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人实行注册管理制度,对从事传统建筑修缮与改造的企业在相关人才储备方面进行资质管理,要真心爱护、扶持建筑技艺传承人这一类稀缺专门人才,给予他们相当于专家一样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大传统建筑技艺人才的保护力度,提高技艺传承人的行业地位[6]。有了国家的认可和行业的重视,既规范了传统建筑修缮与改造市场,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地位,对促进传统建筑木作技艺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建筑工匠作为传统建筑技术的实践者,担负着传统营造技术传承和创新的使命。由于现代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挤压着传统营造技术的需求空间,许多传统建筑工匠改行另谋出路,如今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文化古城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建筑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而老一批传统木作工匠的相继退休或离世,新生代高端技师和传承人缺乏系统培养,传统建筑的木作修缮工艺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这样势必导致大量传统建筑无法进行修缮而离我们远去。因此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改变传统木作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起相关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需求信息网络,促进传统木作技艺的传承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传统建筑木作人才的市场需求与相关人才的就业去向还没有建立起可检索网络,用人企业找人难与专业人才就业难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构建起市场主导、政府监管、院校培养、大师传授、企业和人才双向选择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社会各方协作势在必行[7]。2017年12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紧紧依靠‘互联网+’,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力争让群众、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建立连通国内传统木作技艺大师个人展示空间、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数据系统、传统建筑用人企业信息发布系统的公共平台,开设论坛交流,促进各方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公共服务网,实行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人注册管理制,连同相关企业纳入住房城乡建设部监管体系,融入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平台[8]。运用政府的引导和监管作用,借助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优势资源进行相关培训,通过举行各种传统木作技能竞赛提高相应操作水平,促进传统建筑木作技艺的推广和传承。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加强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木作技术人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护卫者和传承人,加强对传统建筑木作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今建筑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培养传统木作技术人才,传统建筑企业、木作把作大师和职业高校必须通力合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管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霞.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及应用前景[J].产业工业,2008(5):38-41.
[2]李辉政.基于历史文化古城建设的现代仿古建筑形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外建筑,2017(12):39-42.
[3]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78.
[4]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
[5]李辉政.现代木结构发展与我国传统建筑传承契合研究[J].重庆建筑,2017(9): 5-7.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网.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19.
[7]李鸿昌.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中的励匠机制探讨[D].上海:同济大学,2008.
[8]李辉政.历史文化古城中仿古建筑设计与传统木作技艺传承研究 [J].中外建筑,2017(09):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