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2018-03-24 18:38
山西建筑 2018年20期
关键词:滨水廊道海绵

冯 惠 珺

(聊城市城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随着城镇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内大量的构筑物和硬质地面,城市绿化面积的逐渐减少,无疑使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使得城市内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因此值得推广应用。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在城市滨水景观带的设计中,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对滨水区域的生态廊道重构,确保城市水循环系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在城市发展迅速的同时能充分保障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1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 生态性原则

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滨水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充分体现生态性原则。即在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保持其开放性以及重复循环实用性,使水资源能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有效保障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动态延展性。同时,就海绵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滨水区域自身的特点来看,只有充分体现生态性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故应尽可能保护城市环境,降低人为因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以便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能充分体现生态性原则。

1.2 协调性原则

海绵城市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还应充分体现协调性原则。滨水景观作为连接城市与水域的重要媒介,是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防洪问题,以免在强降雨天气滨水区域受到影响。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滨水景观设计要处理好防洪问题,就必须注重点、线、面的结合,注重滨水区域和城市以及水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确保滨水景观系统的完整性。这样在强降雨天气时整个景观系统就能同时发挥作用,及时排水,避免洪涝。

1.3 系统性原则

海绵城市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还应遵循系统性原则。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大、耗时长、内容繁多的工程,而且滨水景观设计也具备多样性特征,因此,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过程中必须纵观全局,做好系统性规划。具体而言,需要平衡好城市各个区域的用地需求,协调好各个滨水区域中娱乐场所、运输码头等的设计需求,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城市绿化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加大植物景观设计力度,并严格遵循生态系统的构建需求以及绿植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只有做好系统性规划,才能确保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充分运用。

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际应用

2.1 海绵城市理念在滨水区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道路景观设计占据重要地位,约为整个城市面积的10%~25%[1],因此,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十分重要。城市景观道路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方式设计的通用做法是:首先在道路定位层上铺设透水基层,主要以砂砾、碎石为主,起到渗水、过滤、净水的作用;接着利用网格铺设的模式架设导水性能良好的PP塑料管道,为存水和排水做好准备;最后铺设透水面层,主要材质有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等,如此,就能有效促进空气和雨水在道路下土层中的循环,保证土层里微生物正常生长,再借助微生物实现对污染物的分解以及对水资源的净化。透水性铺装主要运用在人行道、景观广场等负荷压力不大的景观性道路设计中,透水性铺装的面积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达到保湿、抗滑、降噪等作用。

2.2 海绵城市理念在滨水区生态廊道中的应用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廊道是隔离以及联系滨水空间里的各个生态斑块,设计不一样的生态廊道能促使不同生态系统实现有效结合,继而创造规模更大、更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体系,为循环利用水资源以及生物的迁徙提供更多便捷。生态廊道景观的构建就是一种很好的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方式,把沿河径流、低洼地以及水塘规划到生态廊道范围内,并归入整个净化系统以及雨洪调蓄中,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部的洪涝风险,并且还能给河道景观提供用水,打造分级雨洪净化湿地;另外,在修建河道自然驳岸的过程中,重点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以及生态状况,让整个河道重新恢复生命力;紧密结合城市河道内围林地空间的现状,积极向周边的良好城市环境靠拢,创建一片“城市海绵绿肺”,使得河道水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城市滨水景观将城市里休闲游憩的空间与河道生态环境的空间紧密结合起来,创建连续不简单的慢性网络,同时积极改造断面形式,给城市和水资源创造更多的“亲密接触”。将河道周围土地的开发与河道整治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引导城市内部更新,强化城市活力,推动城市良好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两者同步发展。

2.3 海绵城市理念在滨水区植物配置设计中的应用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增强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更能体现出滨水景观设计的海绵城市理念。充分考虑区域季节性降雨特点,优先利用植物性能和合理搭配,增强水源涵蓄能力。结合城市滨水区域的地质、水质、环境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生长的绿化树种,并且在搭配植物组团的时候不仅要确保美观,还要严格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合理安排地被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等的组合比例,滨水区域的水位高,因此种植的植物必须要具备良好耐涝性,以便在强降雨的时候能够及时收集雨水,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渗透性能,避免造成积水,植物的根系还要足够发达,在遇到水量大的时候能够发挥引水下地、缓解内涝的作用[3]。综合而言,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更加敏感脆弱,在配置植物的时候尽可能多选择植物种类,在搭配时也要科学合理,既要保障滨水景观的美观性,又要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平衡使者”的作用,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水平。

3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打造绿色、生态城市,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要。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也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边实践、边完善,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充分融合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六字理念,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美观性,还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水质量,让城市的建设更加绿色环保。

猜你喜欢
滨水廊道海绵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海绵是植物吗?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