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欢 达娃占堆 罗晓燕
(西藏科技报社,西藏 拉萨 850000)
科普资源建设与信息化平台开发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1],“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提出的四大基础工程之一。农牧区面积占西藏全区总面积的9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西藏GDP的19.86%,农牧业仍然是西藏经济的基础产业。在藏汉双语环境下开展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对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提高农牧业竞争力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014年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指出“科普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的必然趋势、实现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的强力引擎、对传统科普的全面创新”。科普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聚焦科普需求、丰富科普内容、创新科普表达和传播形式,运用多元化手段拓宽科学传播渠道,强化科普信息的精准推送服务。全国各地的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正是在这些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和实践,并总结出来很多前沿经验。
科普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新型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换代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将科普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在科普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新的科普支撑技术平台[2]。云计算和云平台构建是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重要支撑技术。云平台能够支持不同用户类型使用不同外部接入访问方式,为未来的终端集成打下基础。云平台对登陆终端的软硬件要求较低,方便系统用户和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地享受云服务[3]。
科普信息化平台是为公众服务的,只有聚集了人气,才能起到科学传播的作用。战钊认为,科普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必须以参与者为核心,平台建设要尊重其需求,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以更加全面、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将科普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理想效果[4]。闫剑利提出,要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就要将科普信息与体验相结合,打造更加全面的信息传播平台[5]。
“一网一端两微多平台”的科普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实践[6]。很多平台通过二维码等方式引导公众便捷参与,设置科普活动自媒体公众账号,开展微博、微信提问,微视直播,现场访谈线上互动等活动,促进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结合[7,8]。多渠道一体化让底层的科普资源更好地发挥共享共用的作用,也为平台从多方面聚集了人气。
藏汉双语农牧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参考以上的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前沿与理念,采用微软的.NET Framework平台,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数据库,使用c#语言,采用B/S模式开发。
通过统一门户入口、统一身份认证的方式,构建统一的藏汉双语农牧科普信息化平台,向农牧民和青少年提供“一站式”的藏汉双语科普教育与服务(见图1)。首先是夯实底层科普信息资源的聚集与建设,将西藏科普信息库、西藏科普图书库、西藏科普教育视频库和互动课件库作为全网资源的基础。
图1 藏汉双语农牧科普信息化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在此基础上,形成西藏科普资源开发与网络服务平台,集成科普信息、农牧百科、科普图书、科教培训、科普游戏等功能模块(见图2)。科普信息模块提供科普最新资讯,农牧科技、惠民政策、健康医疗、图片新闻五类的信息查询和阅览,可按照藏文/汉文阅览所需信息,并且能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进行展示。农业百科提供农业生产中的粮食、水果、蔬菜三大类常用知识和实用技术等信息进行展示,便于浏览者更好的进行查阅。科普图书汇集了农牧技术、健康医疗、生活常识、自然科学多方面的高清PDF电子图书,可以按照类别进行图书内容的分类,并以藏文/汉文内容,随时查询、下载、阅读图书的内容。科教培训提供粮食作物、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医疗保健、青少年科普五个方面的科教培训视频短片,可进行下载和在线播放。电子期刊提供西藏科技报、西藏农业科技报、西藏畜牧兽医、西藏农业科技四个主流报刊的电子期刊。科普游戏打造交互式“玩中学”的个性信息化科普,开发了看图答题、科普连线、知识翻板科普娱乐小游戏,帮助参与者了解科普知识。
图2 西藏科普资源开发与网络服务平台首页面
在服务平台对资源梳理、利用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技术,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系统开发专门的藏汉双语科普APP,可通过智能手机或专门的藏文3G平板电脑学习科普文章、阅览科普书籍、观看科普视频、参与科普性质的互动课堂或游戏,实现寓“教”于乐的自助式科普服务。建设“西藏科普”微信公众服务号,功能主要由科普信息、电子报刊、科普游戏三个板块组成。微信用户在关注“西藏科普”微信公众服务号后,即可接收到推送的科普信息和新闻等内容。微信用户可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在“西藏科普”微信公众号的菜单中选择订阅不同栏目的信息内容,并选择需要藏文或汉文内容。
从源头上整合各项资源,通过构建多个模块来改善资源分散的状况。整合西藏科协、科技报社、自然科学博物馆以及其它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单位的科普内容资源,建成统一的“西藏科普内容资源库”,包括“西藏科普信息库”“西藏科普图书库”“西藏科普教育视频库”“西藏科普互动课件库”四个子数据库。
基于移动端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开发配套的移动科普终端、APP软件和微信公众服务号。与其他省份相比,西藏的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偏弱,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农牧民较少,信息化程度偏低。但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人有手机的局面,为弥补信息化鸿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西藏2016年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用户达到38.3万户,家庭普及率为54.2%;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174.3万户。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远高于PC终端是西藏地区的重要现实情况,只靠PC端用户无法实现科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移动端一体化通过智能终端、APP和微信,实时发布各类科普文章、科技新闻,将不同类别的科技信息通过推送、订阅的方式,送达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群。
内容开发上能够针对西藏的现实状况。一是所有内容都做到藏汉双语,从内容上让农牧民感到具有接近感;二是内容层次上做到深入浅出,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西藏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93%,过深的普及内容,可能并不会收到太好的传播效果;三是内容类型上更注重与农牧民的关注点结合,能够指导日常生产、生活的实际,同时起到传播科学的作用;四是让内容更活泼,吸引青年群体的需求与信息获取习惯,打造交互式“玩中学”的个性信息化科普。
平台正式上线,并且达到了考核指标的要求:通过试点地市的应用示范,向基层科普服务人员和科普基地工作人员发放“移动科普”服务终端300台,“西藏科普”微信公众服务号订阅用户数达到30000人以上。在前期服务的基础上,平台未来要转到运营思维上,让平台更好地为农牧民服务。
以APP和微信端为核心形成社区属性,聚集人气,通过积分排行、互动话题、成就展示、线下活动等手段引起用户交互。通过科普平台,聚集西藏全部的科普相关资源特别是结合科技特派员等队伍,将这些农牧科普的优质资源创造者纳入到平台中,让他们成为平台资源建设的“第一发球员”。
平台搭建完成后,如果内容跟不上,必然影响服务平台的建设成效。国内的各类科普服务平台建的多用的少。在内容生成上,最好能够建立科普资源生产、使用、交互的生态链。既能促进科普资源生产、制作人员的积极性,也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平台内容开发中来。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集成和改编,促进科普内容资源再利用和再传播。
现有的科普资源大多是集成。杨文志提到,科普一定要做好产品、传播和客户体验,科普作品要“有知”“有趣”“有料”“有用”,注意移动互联网时代免费服务下的增值服务[9]。科普作品的开发,要结合藏区实际,让公众能够乐于参与,主动帮助平台进行相关传播。
[1]胡俊平,钟琦,罗晖.科普信息化的内涵、影响及测度[R].北京:中国科普研究所,2015.
[2]张民.基于云平台的朝阳社区科普资源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6.
[3]王姝力.关于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协论坛,2011(11):46-48.
[4]战钊.在融媒体时代探索“精准科普”之路——来自融媒体科普栏目《i科学》的启示[J].博览群书,2015(3):32-33.
[5]闫剑利.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科普理念与科普平台建设[J].科技传播,2016,12:116-117.
[6]童庆安.科普信息化时代下的精准化服务[J].科技导报,2016(6):74-77.
[7]王晓玲.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J].陕西气象,2013(2):47-48.
[8]李春阳.不断探索科学传播新形式全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J].科技导报,2016(12):82-85.
[9]杨文志.科普信息化建设新思维和新理念[J].科技导报,2016(6):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