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斯
1978年的冬天,北京颐和园中的腊梅俏不争春,含苞待放,大自然注定了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即将告别严冬,迎接伟大春天的时节。这年12月的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在党的历史上同遵义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相提并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各路要员集思广益,经过激烈而又充分的讨论,终于统一了思想,果断地作出结束“文化大革命”,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抉择。这次全会如同一声春雷,炸开了层层迷雾,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几乎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同一时段,偏于中原一隅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迫于吃不饱肚子,冒着违反宪法可能带来牢狱之灾的风险,在生产队副队长严宏昌的组织策划下,来到村民严立华的茅草房中,借着昏暗的灯光,写下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协议书,当事人在协议书上按下了18枚鲜红的手印。勤于劳作且不得温饱的18位农民,以朴素的感情约定:“干部甘愿坐牢杀头,社员保证将其小孩养活到18岁”。正是这份令人毛骨悚然的协议书,撬动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土地制度,拉开了改革农村经营体制的大幕。以此为燃点,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星火在祖国大地上燎原。到1983年初,全国已经有96%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的各种生产责任制。这样的背水一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破天荒地彻底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吃上了饱饭的农民群体精神焕发,在国庆35周年大庆时,农民方队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跟随着“小平您好”横幅的引导,昂首阔步走过了天安门广场。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措施来看,没有哪一项措施能像包产到户解决温饱问题这样立竿见影;也没有哪一项改革成果能像包产到户这样取得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改革的大幕一经拉开,冲锋的号角就一浪高过一浪。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浙南地区个体和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粤南地区“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方兴未艾;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乡带头摘去了人民公社的牌子,北京新发地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山东寿光的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在那改革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更新,新思维、新探索层出不穷。思想者、实践者及领导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争论对与错,通俗的说法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改革,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从1978年134.6元增长到2017年的13432元,增长了约100倍;全国的粮食、油料、禽畜、水产品总产量创造了若干个世界第一;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从97.6%下降到3.1%;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村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历史性的巨变,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创造。
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总结经验可以说千道万,但归根结底是开明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亿万农民和广大基层干部创造的经验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对火热的改革进行方向性引导、规范性指导。改革40年,中央分两个阶段共发出20个一号文件,就农村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阶段性部署。第一阶段是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出5个一号文件,就推行包产到户、放活农村工商业、疏通流通渠道、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业投入等重要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破除长期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引导农村改革逐步深入。第二阶段是进入本世纪,中央一号文件重新聚焦三农问题。从2004年至2018年,又发出了15个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号文件,重点解决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镇化调整政策,给予物质支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铺就了康庄大道。
中央相继发出的20个一号文件的精髓,来源于40年间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治国理政方略,并且由已经形成制度的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集纳之大成。40年间,党中央相继召开十三届八中全会、十五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农村改革和发展;2013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强农战略,做出了周密部署。总结过去是为了开辟未来。新中国有前30年的发展基础、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也一定能够赢得下个30年两个阶段目标的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