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浙江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接近1.8万公顷。尽管并非粮食主产区,但笔者发现,为了稳定水稻生产,提升稻田收益,早在2010年,浙江省便提出实施“养鱼稳粮增收工程”,将稻田养鱼作为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内容。
实践出真知:“渔稻”品种有讲究
走进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的永胜水产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老牌合作社,过去一直专注于苗种繁育和养殖示范,2011年才开始在虾塘里种稻。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去年整个池塘种稻的面积已经达到了21.3公顷。说起这个模式,理事长杭勇特别推介了池塘种稻的专用品种——“渔稻”。
“这个新品种的特点,简单说,就是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发达的根系造就了良好的抗倒伏性,又能高效吸收底泥和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尤其适合在0.5~1.2米深的池塘里种植。”杭勇说。无论是稻虾轮作、共生,还是水稻与泥鳅、甲鱼等品种的混养,种植户们都十分注重晚稻品种的抗倒性、抗病性,再结合具体养殖的水产品,进而确定何时播种、何时收获。
告别药和肥:病虫害防控绿色化
既然是稻渔共生,那么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势必得万分小心。对于如何防控病虫害,种植户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走“绿色生态”的道路,甚至坚决打出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旗号。
地处海盐县西北部的三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老板陈小东是名大学生“农创客”,2013年一脚跨入农门之前,曾是年薪30万的企业高管。不过几年下来,在农业领域,小伙子也同样干得风生水起。他看中的就是“稻鳅混养”的新模式。
为了彻底告别农药和化肥,陈小东除了采用色诱、光诱等办法,还想到“以虫治虫”。在八九月份,通过放养赤眼蜂来专门防治螟虫类虫害。为了做好肥田这个“课题”,他首先将鸡粪、羊粪、兔粪等加工合成为有机肥使用;其次,泥鳅的排泄物和剩余饵料也能被水稻田吸收。水稻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又供养着泥鳅的生长,从而实现了稻鱼互促。
陈小东的“创意”还远不止这些。在基地上空,他设置起了防鸟“天网”,为稻鳅混养创造了绝佳的环境;为防止泥鳅在夏季高温期间被灼伤,还特地在环沟里种上南湖菱,不仅给泥鳅提供了纳凉避暑的空间,还净化了水质。一整套种植模式下来,陈小东手上已经有了5项专利,满满的“科技范儿”。
据了解,在浙江地区,像陈小东这样把生态循环理念贯穿于稻渔共生系统的做法,已经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减肥减药”的效应十分显著。
实现“小目标”:千斤粮+万元钱
在探索稻渔共养模式之初,浙江省就将目标定位为“千斤粮,万元钱”。如今,这一梦想早已照进现实。
位于德清县钟管镇的清溪鳖业,在当地名气很大。原因在于,该公司可谓“稻鳖共生”的开山鼻祖,规模最大的时期,稻鳖的种养面积超过166.7公顷。老板王根连告诉笔者,整个共生周期为5个月,晚稻收割后继续种植大小麦和油菜,次年5月底春花作物收获后,则再实施下一轮共生模式。
那么收入状况如何呢?王根连算了一笔账,晚稻平均667平方米产613千克,稻鳖单产可达202千克,667平方米平均利润达到10011元。“这还不止,这几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了千亩生态观光园,探索农旅结合的道路;我们还在县城开餐馆,推出自主研发的‘清溪大餐’,开发出花鳖冻、大米汤、大米馒头等深加工产品,受到市场追捧。如此一来,全产业链的产值就更加可观了。”王连根信心满满地说。王根连的梦想是打造清溪鳖、清溪米全产业链,把稻鳖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和绿色循环的鳖业养殖理念复制到全国各地。
浙江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评价道,在当前人工成本、生产资料和土地租金不断上涨的新形势下,发展各种“稻田+”高效模式,是稳定发展水稻生产、提高稻农收入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资源条件较好、主体素质较高、资金实力较强的地区,该模式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符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