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王国强 周天雄
摘要 利用2011—2015年常州、金坛、溧阳3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重量含水率、土壤相对湿度、降水量、气温、蒸发量等要素资料,分析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旱期、不同连阴雨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各要素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得出常州地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气象要素;变化规律;江蘇常州
中图分类号 S1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174-01
土壤水分是作物需水的直接来源,作物生长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土壤水分的供给,且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同,当土壤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作物就会出现旱象,导致产量减少,甚至绝收。土壤含水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土壤水分的消长取决于水分收支。因此,研究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掌握其消长规律及与不同旱期、连阴雨条件下降水的关系,为气象为农服务提供依据,对指导农业部门为农田合理灌水、防旱抗灾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课题资料主要利用2011—2015年常州、金坛、溧阳3个观测站点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以及各站点气象要素等资料。数据处理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气象要素按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析。通过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从而得出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季节、不同旱期、不同连阴雨和暴雨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含水量的总体消长规律
土壤含水量的消长主要受降水、蒸发和深层土壤供水补给等综合因素影响。根据2011—2015年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统计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的增长只在有降水的时段发生,降水停止即开始减退,其中40 cm以上浅层土壤受降水影响较大,而4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受降水影响较小。
2.2 土壤含水量的增长规律
根据整理统计的数据资料分析,土壤含水量的增长只在有降水的时段发生。数据表明,在降水量较多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效率与前期土壤含水量、降水量和蒸发量均有关系。但影响最大的是前期土壤含水量,其次是降水量。
2015年6月15日20:00至16日20:00强降水过程中,总降水量43.4 mm,蒸发量3.3 mm,1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27.1%,2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9.1%,3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18.1%,4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3.5%,50 cm土壤相对湿度未变;16日20:00至17日18:00,总降水量125.5 mm,蒸发量1.2 mm,1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13.2%,20 cm土壤相对湿度未变化(从土壤体积含水率看,略有提高0.1 mm),3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1.2%,4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1.1%,5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0.7%。
2015年6月15日20:00 10 cm土壤相对湿度为59.7%,相对较低,因而24 h降水量43.4 mm即可使10 cm土壤相对湿度提高27.1%;而当16日20:00基期土壤相对湿度达到86.8%(相对较高)、总降水量达到125.5 mm时,才使10 cm土壤相对湿度达到100%。由此可知,在前期土壤相对湿度较低时,降水对土壤相对湿度的提高效率较高。
2.3 土壤含水量的消退规律
根据整理统计的数据分析,土壤含水量消退不仅发生在降水停止以后,当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增长被蒸发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减少抵消,也会出现土壤含水量消退现象。一次较大的降水后,连续多日无降水,土壤含水量会持续消退,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10~30 cm的浅层土壤,其中10 cm土壤含水量的消退变化最为明显,消退过程可以分为快→缓慢→滞缓3个阶段[1]。具体表现为:10 cm土壤相对湿度从饱和下降到80%的速度很快,从80%下降到60%的速度明显缓慢,60%以后处于滞缓状态(图1)。
2.4 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降水是引起土壤含水量增长的直接原因,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小于5 mm的降水,只能影响10 cm土壤;累积降水量达到10~15 mm时,才会使20~30 cm土壤含水量增长;累积降水量达到20~25 mm时,才会使40cm以下深层土壤含水量稍有增长[2]。
2.5 连阴雨天气和连续干旱天气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连阴雨天气对土壤含水量影响的主要因素为连阴雨日数和降水总量。在连阴雨天,蒸发量较小,持续降水对土壤水分不断补充,土壤含水量会始终保持较高。对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的是降水时段内的降水总量。
连续干旱天气对土壤含水量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无降水日数和季节。季节的影响即为不同季节下的不同气温、蒸发量等气象要素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连续无降水时,土壤相对湿度从饱和下降到80%只需要1~3 d,从80%下降到60%需要12~20 d,从60%下降到50%需要10 d以上(主要与季节有关)[3-4]。
3 参考文献
[1] 张英.耕层土壤含水量消长规律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71-9973.
[2] 白军红,王庆改.天然盐碱化湿地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4,25(3):40-43.
[3] 王政友.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水利,2003(2):26-29.
[4] 张川,闫浩芳,大上博基,等.表层有效土壤水分参数化及冠层下土面蒸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2):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