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2018-03-23 06:45赵立群,曹玲玲,田雅楠,台社红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子叶调节剂壮苗

赵立群,曹玲玲,田雅楠,台社红

【摘要】试验研究比较了2种常用生长调节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植株开花、结果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辣椒对多效唑更加敏感,且二叶期喷施比子叶期喷施对初花初果期的影响更显著;而各处理中使用剂量过大会影响后期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二叶期喷施50 mg/L处理的壮苗指数最高、开花结实最早、产量结果较好,表现最稳定。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在蔬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1],通常在适宜的浓度下,可以起到抑制植物徒长、促进植物健壮生长的作用,是集约化育苗关键技术之一[2-3]。为此该试验选用2种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矮壮素),分别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在辣椒子叶期、二叶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对比研究其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合苗期株高、茎粗、干物质、壮苗指数,以及辣椒发育阶段的开花、结果及产量等表型数据,选择利于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更优生长调节剂种类、最适处理时期以及喷施浓度,从而探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辣椒品种为‘农大24号。2017年2月15日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育苗工厂播种,采用72孔穴盘,每个处理播种3盘;4月15日定植于延庆广积屯村塑料大棚中,8月31日拉秧。

试验处理

子叶期处理 多效唑浓度分别为10、20、50、100 mg/L,处理编号分别为DZ10、DZ20、DZ50、DZ100;矮壮素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 mg/L,处理编号分别为AZ50、AZ100、AZ200、AZ300。只在辣椒子叶展平、真叶未露心时均匀喷雾1次,每个处理3盘用药液量500 mL。

二叶期处理 多效唑浓度分别为20、50、100、200 mg/L,处理编号为DE20、DE50、DE100、DE200;矮壮素浓度分别为200、300、400、500 mg/L,处理编号为AE50、AE100、AE200、AE300。只在辣椒第3片叶未露心时均匀喷雾1次,每个处理3盘用药液量500 mL。

对照处理 在子叶期处理和二叶期处理的相同时间采用相同剂量清水喷施(CK)。

测试方法

成苗后(播种后第60天)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株进行测定。株高以根茎部到生长点处为准;茎粗以根茎部上部1 cm处为准;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开取样测量干鲜重,鲜重直接用电子天平测量。干重测量方法是将鲜样在105℃杀青15 min后,在80℃恒温烘干24 h后用电子天平测量;壮苗指数=(茎粗/株高)×全株干重[4]。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测定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成苗的第1片真叶。门椒长度用钢卷尺测量果梗到果尖的长度,门椒宽度用钢卷尺测量果肩部位的宽度。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均为3次重复结果,试验统计利用DPS2000软件和Excel2010。

结果与分析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对照相比,2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辣椒幼苗的株高。与矮壮素相比,多效唑处理效果更明显,其中DZ50、DE100和DE200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极显著降低;DZ100、DE20和DE50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显著降低。而2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对辣椒幼苗的茎粗和叶片数影响效果不显著。

2种生长调节剂处理还抑制了辣椒幼苗的营养生长,除DE100和AE500外,其他处理的辣椒幼苗鲜重均低于对照,其中DE100处理与对照相比,鲜重增加达极显著水平。同时,AE500处理辣椒幼苗干重比对照显著增加,而其他处理辣椒幼苗干重均低于对照。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壮苗指数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与对照相比,多效唑二叶处理DE100、DE200极显著地提高了辣椒幼苗的壮苗指数;而矮壮素对辣椒幼苗壮苗指数提升效果不显著;推测原因为辣椒幼苗对多效唑相比矮壮素更加敏感。同时,2种生长调节剂在二叶期处理的平均壮苗指数均值高于其各自的子叶期处理;其中,DE100处理对辣椒壮苗指数提升效果最明显,DE200处理次之。推测原因为二叶期处理时间较子叶期靠后,生长调节剂药效存在时效性,对成苗影响大于子叶期处理。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由图2可知,与对照相比,在1%极显著水平下,叶绿素SPAD值在各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的差异不大,其中只有DZ50和DE200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绿素的SPAD值。

不同生长調节剂处理对辣椒初花初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多效唑和矮壮素处理均导致辣椒始花日期、门椒坐果日期提前。其中多效唑处理对开花坐果指标的影响较矮壮素大,提前时间更多。可能是多效唑处理相比矮壮素处理对辣椒花芽分化和结实调控能力更强。另外,生长调节剂在二叶期处理均比子叶期处理提前时间多,表明辣椒开花结实也受到了生长调节剂喷施时期的影响,二叶期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影响延续到了初花初果期。另外,在门椒果型指数方面,多数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门椒的长和宽影响不显著,其中只有DZ10处理使门椒变长,达显著水平;DE20使门椒变宽,达极显著水平。但对比研究多效唑和矮壮素处理整体数据发现,多效唑处理的门椒呈“短粗”趋势,而矮壮素处理的门椒呈“长细”趋势。同时,生长调节剂对门椒单果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为追踪研究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辣椒幼苗的后续影响,该试验比较了不同处理间的辣椒最终产量(图3),发现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表现为二叶期处理的产量整体高于子叶期处理,另外产量还表现出随浓度梯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无论在二叶期还是子叶期,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但每个处理都会出现最适浓度,其最终产量呈现出优于或持平于对照的情况,显示出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会逐渐消失,适当用量不会对产量造成显著影响。综合比较,DE50和AE300处理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分别达到6546、6676 kg。

总结与讨论

北京郊区冬季连续雾霾弱光、夏季高温高湿等气候条件给集约化育苗带来了重重困难,常造成幼苗细弱、节间距大、抗逆性差,不采用株型调控技术很难培育出壮苗。但在实际生产中常会出现生长调节剂施用浓度过大或施用时间不当,造成幼苗受药害生长被破坏,定植后缓苗期长,影响开花坐果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发生用苗农户与育苗场产生纠纷的情况。

试验比较研究了2种常用生长调节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辣椒对多效唑更加敏感,且2种生长调节剂都表现了药效的时效性,试验中二叶期喷施比子叶期喷施对初花初果期的影响更明显,而各处理中过大的使用剂量都会影响后期产量,从而限制辣椒的高产稳产。该试验表明,使用50 mg/L多效唑溶液在穴盘苗二叶期均匀喷雾1次处理的壮苗指数最高、开花结实最早、产量结果较好,表现最稳定。

参考文献

[1] 王迪轩,何咏梅.多效唑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J].蔬菜,2000(10):17.

[2] 徐映明.植物生长调节多效唑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

[3] 刘志强,韩靖玲.多效唑对羽衣甘蓝幼苗株高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132-133.

[4]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赵立群(1985-),女,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集约化育苗及栽培技术研究。

[引用信息]赵立群,曹玲玲,田雅楠,等.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4):62-64.

猜你喜欢
子叶调节剂壮苗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黄花蒿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长调节剂畅销品牌产品
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再生体系的建立
速生高抗雄性杨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性和谐的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