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钟秀权
教室里,李老师拖长着声调给学生们报着生字听写。孩子们认真地听着、写着……这时,李老师瞥见“熊孩子”王风(化名)时不时斜着眼看着桌面。李老师走近些,大声道:“王风,你在干什么?”
“我在听写呀!”王风睁着大眼睛,貌似无辜地看着李老师。
“这是什么?”李老师用手狠狠地戳着桌面上的字迹,呵斥道。
“我是在听写。”王风嘀咕着。
“你还敢骗人!”愤怒的李老师伸出手指,指向王风的脑门。
“老师打人啦!老师打人啦!……”王风叫嚷着,号哭着,离开座位,冲出教室……
这种情况,不少老師都会遇到。提到熊孩子,教师们往往会直摇头,甚至会像李老师那样感受到教育的迷惘、无奈。当熊孩子犯错后,教师需要进行批评教育,同时也要掌握批评的技巧。案例中李老师对熊孩子的批评教育由于自身情绪失控,导致师生冲突的产生,也难有教育效果。有些老师对待“熊孩子”,往往施以简单粗暴的呵斥、责骂、体罚,熊孩子似乎“低头”了,但可能同样的问题“反复发作”,甚至愈演愈烈,也有的熊孩子就是不肯“低头”,给老师出难题,甚至让老师摊上事。熊孩子犯错时,教师该如何批评呢?
一、控制自己的情绪,明确表达自身感受
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时可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当熊孩子这时候又出乱子或屡教不改,教师对熊孩子的批评就很容易处于情绪化的状态。“情绪化”是不良情绪堆积的结果,情绪化批评是教师不良情绪的宣泄,是对学生的心灵伤害。“情绪化”状态也是一个人理智最低的时候,教师批评学生时,处于情绪化难以把握分寸,易出语伤人,甚至出手伤身。而熊孩子自身情绪管理较差,他们往往以破坏或哭闹的方式来表达不良情绪,情绪表达能力欠缺,且情绪容易失控,因此教师在面对熊孩子时,更需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教师意识到自己情绪太过于激动时,可以对熊孩子说:“老师很生气,过一会儿老师再找你谈谈。”如此这般,教师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既可以使自身情绪缓和,又有一定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合适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让熊孩子有时间去正视自己的过错。如果教师处于情绪化状态,反应过于强烈,熊孩子往往会拒绝承认错误,甚至导致行为的失控。
二、坚守批评的教育性,维护熊孩子的自尊
对于熊孩子而言,他们往往会遇到来自家庭或学校的较多批评、指责,简单粗暴的一味批评难以触动心灵,他们容易把自己看成“坏孩子”“令人讨厌的孩子”。有的教师批评学生时,往往感情用事,将其错误事实与个人人格混为一谈,当众责骂学生。例如,批评学生时,说:“你老是犯错,你真是无可救药了。”或说:“又是你,你真是扶不起的烂泥。”孩子遭到这般数落,深感自尊受损,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心理或“我就要与你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如果孩子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教师的批评就难以奏效。我们需明确: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批评不仅仅只是指出和否定孩子的错误言行,还要考虑在方式上是否有助于孩子把教师的批评转化为自我成长的积极意向。教师批评熊孩子时,需要保持冷静,就事论事。批评时,不仅追究错误的事实,而且要和颜悦色地帮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维护孩子的自尊,这样熊孩子才能把老师的批评平心静气地听进去,引起内省,促进自己改正错误。教师批评时,可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帮助熊孩子理清犯错的原因、过程,还原现场,促进熊孩子的自我觉察和自我反省。如教师可以问:“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你这样做,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同学(老师、父母)会怎样想?”通过询问、倾听,使熊孩子感到被关注,维护孩子的自尊,同时促进孩子的自我觉察。
三、洞察犯错动机,传递积极期望
熊孩子往往是非观念模糊,自我控制能力比同龄孩子更弱,因此常常会表现出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但其行动背后的动机可能有积极的因素,倘若教师能洞察动机的积极之处,合理运用,批评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本文案例中,李老师遇到这个难题后,与笔者探讨了后继的处理,李老师与王风好好地交流了一番,了解到王风“骗人”背后的动机是不想总是受李老师的批评,想得到5次听写为“优”,这样就可以得到有老师签名的一本笔记本的奖励(班级新制定的规则)。前面四次他都得到“优”了,但这次听写没有准备好,所以就想耍小聪明,以为老师不会发现的。李老师指出他想得到奖励,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值得肯定,同时指出他这样做不对,老师会有被欺骗的感觉,欺骗也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信任。最后王风接受了李老师的批评,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李老师给予他鼓励,期待王风在课堂上做得更好。在这次对王风的批评教育中,李老师对他的犯错动机进行了正确理解,走进他的思维逻辑,同时指出虽然他的动机是好的,但行为本身是不正确的,这次的批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需要从“动机—后果”两个维度去分析,既看到后果又看到动机。有效的批评需要教师去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从学生犯错的动机中去发现积极因素,强化这种因素,传递对熊孩子的积极期望,激发熊孩子向上的力量,促进孩子的积极改变。
笔者相信,很多老师批评学生都是出于好心、善意,希望孩子不再犯错,成长得更好,如何让熊孩子接受批评,进而能改正不良行为,需要批评的技巧,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省铜鼓县第一小学 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镇力帆光彩学校)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