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轮冷空气,你需要了解更多

2018-03-23 08:15
生命与灾害 2018年12期
关键词:雨雪寒潮最低气温

孙 楠

这轮自北向南,让多地羽绒服脱销的冷空气终于接近尾声。12月11日晚,中央气象台终结了持续生效11天的寒潮预警。

不过,尽管预警结束了,冷空气后续影响还在持续——南方地区13日起气温回升,18日前后才接近常年同期——足见它强劲,也需被人们重视。

这轮冷空气究竟有多强

12月上旬,我国连续遭受两次冷空气影响,其中5日—8日影响全国的冷空气过程为入冬以来最强,达到寒潮级别,是2010年12月上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过程。

寒潮是指冷空气大规模爆发,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现象。标准为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小于4℃。

在这轮冷空气中,日最低气温0℃线从在黄淮北部徘徊,一路向南推进到江南。大半个中国都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最低气温跌至零下35℃~零下41℃,黑龙江漠河日最低气温达零下42.7℃。京新甘陕鄂赣等13个省(区、直辖市)27个县市日最低气温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数据评估显示,与2016年初的“BOSS级”寒潮相比,此次过程降温范围更广。截至12月9日,降温幅度超过8℃的范围占国土面积的78.7%,超过12℃的占国土面积50.1%。全国共有146站次出现极端连续降温事件,其中黑龙江宝清(26.1℃)、河北顺平(19.4℃)、山东滨州(19.5℃)等22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认为,尽管近些年,这样强度的冷空气不太多见,但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冷是较为常见的。以粤港澳地区为例,深圳的最低气温在历史同期没有排进前十,前十的年份集中在80年代;珠海的情况基本相同,除了2011年低温历史同期位列第十外,前九名都在80年代,本次预报的低温也没有上榜。

南北真有一条雪之“结界”

本次冷空气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出现了较大的雨雪,尤其是南方。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先后出现降雨转雨夹雪和降雪,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和南部、江苏北部、浙江北部等地积雪深度有1~6厘米,安徽黄山13厘米,浙江临安11厘米;贵州和湖南西部局地出现2~4天的冻雨天气。

同一波冷空气,为啥北方轻飘飘地下了点雨雪,但到了南方就“作威作福”,下得那么大?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雪有两个因素,气温和水汽。

从气温看,我国大部,尤其是北方,都达到了下雪的条件。其原因是,中高纬度庞大的冷涡系统稳定少动,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简单理解就是,此时冷空气老家兵强力壮,不断地派出部队对外扩张。

但是,此时南北方的水汽条件大不相同,来自热带海洋和中纬度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水汽盘踞在南方,遇到强劲的冷空气,给一些地方带来“气势磅礴”的初雪或降雨。

而水汽北界只延伸到长江中下游一带,缺乏向北推进的动力,没有给北方形成降雪的能量补给,因此只在部分地区零星飘点雪花,有点“无米之炊”的意思。

北京又和今年初一样,成功开启降雪“结界”。也正是因为盛行西北气流,导致水汽条件差。另外,特殊的地形条件,对降雪的形成也是不利的。

气候变暖为何还会那么冷

每遇寒潮,都有人质疑气候变暖是否趋缓或停滞。

其实,冷事件频发与全球变暖并不矛盾,极端事件增加,但局地冷事件并不能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

曾有气象学家统计了20世纪后半叶的寒潮变化。我国华南地区的寒潮在20世纪50年代最为频繁,60年代次之,80年代最少。从强度来看,60年代寒潮活动最强,70年代次之,80年代寒潮活动减弱。这与60年代末期—90年代冬季温度逐步升高的趋势有密切联系,北方部分地区寒潮也有相同的特征。

之前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2018年将是地球有史以来排名第四最高温的年份,官方称有记录以来20个最热的年份都出现在过去22年中,排名前四的年份出现在过去四年中。

极端冷事件更充分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目前的气候变暖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下层,高层大气(平流层)是变冷的,总体能量需要平衡,上下大气运动加剧,不稳定性也随之增加。

气候变暖之后,赤道与两极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变暖使得冰川大范围融化,而冰川的融化又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得极地和极地外围有的热量平衡关系被打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气的不稳定性。在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下,大气环流易发生异常。

冷空气不容小觑

下雪是件令大多数人欢愉的事,但是如果冷空气太强,就很可能造成灾害。

本轮持续了一周多的低温雨雪天气,对交通、电力造成不利影响。多地高速公路封闭,湖南、贵州发生多起交通事故;贵州36个县出现电线结冰,最大积冰直径达88毫米。

在农业方面,北方冬小麦陆续进入越冬期,由于前期抗寒锻炼较为充分,降温对冬小麦影响不大,降水反而有助增墒,但江南地区阴雨天气影响柑橘等经济林果采收。

说到冷空气的影响,很多人都还记得2008年时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大气环流极端异常和拉尼娜共同影响,冷空气一轮接着一轮,降雪天气产生叠加效应,灾情严重前所未见。最为要紧的是,各地全面反应基本上是在低温首次来袭的十天之后,响应之初还是混乱的状态。比如2008年1月29日,湖南在与冰雪冻雨抗争了16天后首次迎来阳光,当晚,来自公安部与交通部的消息均称,京珠高速有望全线打通。几乎就在同时,京珠高速入口管制解除,大批车辆进入。但当晚至次日凌晨,湘中与湘南飘起雪花,粤北韶关地区又因雨雪冰冻再次封路,一早进入的车辆全部滞留。紧接着,新一轮降水开始,持续至少十天以上。

可见,冷空气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应急响应滞后、信息交流不畅、各部门分割互不通气,会带来严重后果。

正是吸取了2008年的惨痛教训,2010年,国务院通过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细化了各大部委在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同年,《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出台,要求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做好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和保障工作,社会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的能力大幅提升。

猜你喜欢
雨雪寒潮最低气温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道岔外锁闭装置防雨雪冰冻技术研究
新闺怨
北辰地区日最低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67年来济南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特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数学选择题练习
2016年寒潮来袭,湿冻模式开启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