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宇
摘要:CUBS是由中国篮球协会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自2004年起联合承办的一项中国大学生顶级篮球赛事,它起步虽晚,制度不全,但却发展迅速,前景可观。本文旨在利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专家访谈等一系列方法来论述CUBS发展状况,目的科学认识和全面推广CUBS,为实现CUBS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CUBS;篮球;发展;问题
一、研究目的
继CUBA在全国高校风靡以来,2004年,CUBS作为一种全新的篮球运动项目因其巨大的市场价值和人气之源也为自己在高校运动项目中谋得了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CUBS成功的借鉴了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NCAA联赛,既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也促进了高校之间的体育交流,同时,也无疑成为了我国职业化篮球比赛CBA联赛人才来源的重要基地。而由于它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充分,所以也出现了球队训练不系统,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市场开拓资源有限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从其发展现状进行更为详实的研究和探讨,目的科学认识和全面推广CUBS,为实现CUBS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百度搜索等工具,搜集大量的有关CUBS的文献资料,然后进行整理与分析,为本文论述提供佐证。
(二)数理统计法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CBA和CUBS参赛队员进行调查,统计其身高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以及体重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
(三)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考察和电话访问大超教练以及在篮球方面比较有造诣的专家,探讨有关CUBS的发展、赛制、保障等机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与建议,然后进行总结,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一)CUBS联赛赛制尚不完善
和CUBA相比,CUBS的赛制有其独特性。CUBA赛制实行主客场制和赛会制相结合,赛会制实施的目的在于减少篮球比赛对学生业余时间的侵占,力求保证学生的文化课水平能跟上,但是由于赛程安排太过密集,经常会在比赛中出现运动员及教练员过度疲劳,教练员难以制定有效的战术,运动员难以实现教练的战术安排等状况。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教练和球员的心理压力过重,比赛和训练不能更好地衔接,比赛的技战术含量纷纷下滑等诸多弊病。而对应来看,CUBS的赛制则有如下特点,首先,由于采取单一的主客场赛制,所以整个比赛持续的时间更长,需要的经费更多,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这笔经费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其次,由于它实行单一的主客场制,所以,相对而言,对参赛球队更加公平,能给更多球员展示自我的机会,对赛会的推广和普及,球队的磨合都更为有利。总而言之,目前的CUBS联赛赛制尚不完善。
(二)CUBS球员身体素质差强人意
在篮球运动中,身高、体重是衡量一名球员身体条件的必要因素。为此,我们对近几年的CUBS参赛队员和职业化联赛CBA的参赛球员的身高,体重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调查CBA参赛队员100人中,身高最高218cm,均值197.6cm,最小173cm;体重最大140kg,均值93.7kg,最小70kg。CUBS参赛94人中,身高最高为211cm,均值191.6cm,最小176cm;体重最大111kg,均值84.1kg,最小69kg。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球员的身体素质明显不如职业联赛的球员。
(三)CUBS参赛球队训练难以保证系统化
熟悉NBA的篮球迷们,一定不会忘记一个伟大的名字—麦蒂。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在评价麦蒂时就曾说过:“一个职业球员如果不能保证他的训练,那就必然无法保证他的竞技状态。严重时,不科学,不系统的训练甚至会诱发和加重队员的伤病。麦蒂就是这样一个在训练上反复无常从而断送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典型例子。”而推衍到刚刚起步的CUBS联赛,其训练上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训练时间难以保证。由于参赛的队员都是在读的大学生,所以,他们不可避免的要兼顾自己的学业继而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进行训练。而这样的时间,一般只会有2-3小时。其次,训练方式有待改进。截止到当前,高校球队的训练还是相对集中于技战术训练,而相对忽视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再次,训练强度不足。所谓打铁尚需自身硬。一个良好的身体是球员革命的本钱,但是由于高校比赛的参赛队伍在经费上并不是十分充足,所以给予队员们的物质条件,生活条件都相对有限,则可能会造成队员的营养滑坡,营养滑坡则会导致相应的体能下降,训练减量。除此之外,CUBS的训练在训练的检测和恢复上也缺乏科学指导。
(四) CUBS参赛球队建设难度较大
由于参赛队员并非职业球员,所以队伍的流动性较大,难以保证人员整齐,因而球队磨合随时都要加强。而对球员来讲,当自己的经济水平在联赛里逐步得到提升时,自己又可能尴尬地不得不离开自己钟爱的赛场,难以延续自己的篮球梦想。由于普遍意义上,他们的职业化水平不足以取得职业联赛的认可,所以,对CUBS的大多数球员而言,大学结束就孕育着自己的篮球发展之路结束。以参加过数届大超联赛的东北师大球员刘子豪为例,他刚在去年(2012-2013赛季以队长身份带领东北师范大学赢得了大超联赛总冠军,但在今年,却由于年龄的限制无法参赛,留下莫大的遗憾。)这样的路途,无疑极大地打击了高校篮球运动员的激情,抹杀了他们在比赛中去积累,去进步的空间,也禁锢了中国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
四、结论
CUBS加强了高校体育交流,提升了高校球员竞技水准,为职业化联赛输送人才等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其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比较可观,但是在发展进程中也暴露出了球员素质、球队训练、招生制度、市场运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CUBS只有相应的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有机会更好的服务球迷,丰富球队,促进高校体育文化交流,实现高校体育运动项目商业化、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文峰.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J].生产力研究,2005,(02):144-146
[2]张云翔.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04):69-71
[3]刘新征.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6,(05):114-116
[4]賀京周,诸杰,严春辉.构建现代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体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8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