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策略

2018-03-22 01:32李家和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教学模式

李家和

摘 要: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正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之中,新课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出发,探讨了传统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最后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地理 教学改革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我们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也要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研究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影响严重,当前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体系中的角色还不明确,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价值角色单一化严重。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学生被动式的接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对高中地理学习不够重视,这就会加大教学的难度。很多高中地理教师试图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可往往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由于学业压力较大,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考虑个人兴趣和爱好,只是尽力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是不现实的。 其次,有些高中地理教师不具备整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整体把握,只会分散地教授地理知识。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侧重于理解,人文地理侧重于记忆,二者各具特色。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从高一开始给学生奠定基础,否则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二、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探索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程中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自主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本身则是地理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以及促进者。教师应该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2]

2.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是被动的,有时甚至是被压迫的。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完全改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师生交流中营造人人平等的氛围。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营造融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是由学生对学业成功的欲望决定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地理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心理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打开独立思维的闸门。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力量,才能取得新的更大成功。在新课改下的地理课堂上,教师应该要求每节课每个学生至少回答一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参与课堂的机会。

3.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给地理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弹性和空间,地理教材不再是像过去被视为《圣经》,而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材料,一种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工具;课堂也就不再拘泥于教材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对教材给定内容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同时也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教学过程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大力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等符合课改精神与要求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运用地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要在专题地图的制作上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如,以同一纬度不同地区作比较,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阅读各专题地图,进行以下思维活动:赤道、南回归线、南纬40° 各纬线通过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各处在什么气压带风带?沿海有哪些洋流?海陆位置、地形及洋流对气候有何影响?各大陆分别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哪些反映出地带性分布、哪些属于非地带性?最后得出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气候的主要特征。学生从这类具体事例中受到启迪,激发出思维的创造性。[3]

5.开放式地理教学评价

开放式地理教学评价更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开放式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式地理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坚持评价标准全面化、评价操作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开放式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开放式地理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坚持评价标准全面化、评价操作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角度出发的,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此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营造多元化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要将新课改的主题思想贯彻实施,还要共同推进高中地理教学向好的方向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寅.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1(67).

[2]王卫.新课改下如何突破传统高中地理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5).

[3]刘晓辉.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J].现代阅读,2012(0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