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走大语文之路

2018-03-22 10:13庄洁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郑成功品德课文

庄洁

[教前思考]

为育人而教书,这似乎是一个早已认识了的老问题,但在语文教学实际中并非如此。常有的情景是,或是为语文而教语文,见书不见人;或是为对付考试而教语文,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整天带着学生围着几篇课文转圈子;或是狭隘的实用观点,使语文教学囿于“字词句语修逻”的识记,脱离生活实际。这种教学只会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与我们的育人宗旨也不相适应,只有提倡并坚定不移地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开拓语文教学的范畴,充实语文教学的内涵。

2014年,我校尝试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提出了语文与生活社会课整合,力求做到“三大”:大单元、大阅读、大语文。大单元--根据单元主题,整合相关思想内容、阅读材料,以1到2篇课文为例进行教学,其他的以学生为主,突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阅读--把阅读课外书刊、看新闻信息、相关通知要求等全部纳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语文--所有与文字有关的都可以称为语文,学生写字、书法练习也是语文的重要组成,学生实验报告、信息摘录发布、请假条等都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渠道。

下面,我就结合六年级上册第2课《郑成功》一课,谈谈自己如何落实整合。

[片段一:课前预习]

师:同学们,明天我们将学习第2课,题目是郑成功。你们觉得该预先做些什么准备呢?

生:预习课文。

师:对的,那怎么预习?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预习生字,会写,并会理解生词的意思。

生: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生:查找有关郑成功的资料。

生:查找台湾的资料。

生:了解台湾的历史问题。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刚才你们提到的资料在《品德与社会》书上都有,大家拿出书,翻到46页第六课《隔海相望》。课后,希望大家好好阅读,相信会对《郑成功》的学习有所帮助。

[片段二:课中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的收获。

生:我们平常说的台湾比较狭隘,就是指台湾岛。台湾岛位于我国的东南端,美丽又富饶。但其实台湾很大,它包括台湾岛及其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80多个大小岛屿,这些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台湾省。

师:你的收获让我们也大开眼界,那等会我们交流的时候,应该说台湾岛,或者宝岛台湾。谢谢你的交流!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品德与社会》书上看到的。

生:台湾岛是个年轻的大陆岛。在远古时代,台湾岛并不是孤悬海中,而是与祖国大陆连接在一起的。后来,台湾海峡地壳下沉,加上地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台湾岛便成为我国东南海域中的一个大陆岛。

……

师:郑成功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生:慷慨激昂

师:谁再来读?

指名读、齐读。

[片段三:课尾延伸]

师: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后,又大力建设台湾。从那以后,台湾人民过上了一阵安定幸福的生活。1684年,英、美、日、法等列强相继入侵台湾,使台湾人民又处于水生火热中。1895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结束了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又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虽然,台湾海峡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请大家翻到《品德与社会》书51页,仔细阅读书上的《两岸情深》。

生认真阅读材料。

师:看了这些材料,你想说什么?

生:海峡两岸人民心连心,情牵情。

生:两岸人民隔海相望,日切盼望着台湾能回归祖国。

生:台湾一日不回归,两岸人民的乡愁和国殇就一日不消。

师:台湾回归,还有重重阻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发奋学习,富民强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这个理想而自强不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隔海相望”将成为永远的历史。

[教后反思]

《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由于学生现在的时代与文章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也不可能带着学生去寻找古迹,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对郑成功及台湾的理解。

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尝试着跟《品德与社会》整合,课前,我指导学生们做好预习准备,当大家说到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趁机让学生翻开《品德与社会》书,示意他们可以从第六课中去寻找答案,从而知道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品德与社会》书就是其中一条,不要荒废了这本宝贵的资源。

课上,我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学生们谈到的大多是台湾岛的问题,这正是学习本篇课文的关键所在。高年级的学生学课文,不仅要学表面的文字,还要了解课文的背景。有了知识的积累,学习课文才能游刃有余,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所以,当学生知道台湾属于祖国的一部分时,我趁机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回到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倾略者强占,他们残酷地奴役着台湾同胞。我问大家有何想法,学生纷纷表示恨意,并想解救苦难的同胞。此时,引出课文的主人公,时机正好!学生们的感情充沛、慷慨激昂,收复台湾的决心很大!

课尾,我告诉大家,台湾问题一直困扰着海峡两岸的人们,虽然至今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我让大家通过阅读《品德与社会》书上的相关资料,知道两岸人民情深似海,日夜盼望着回归。我也向大家提出了要求--发奋学习,富民强国,实现祖国统一。

三个片段的教学,均利用《品德与社会》组织教学内容,把课文涉及到的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內容整合其中,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主地开展学习,形成了对新知的意义建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郑成功品德课文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