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英
新时期,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更要考虑结合时代发展对于教育工作赋予新的教学任务。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体现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也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普遍差距,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弥补每个学生的短板,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势,提升学习的效果。
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得非常普遍,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还存在许多问题,在组织流程以及老师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最为明显。要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能够认清这种方法真正的内涵,才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在此对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分析主要是从小组的组建以及小组的学习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小学班级中,老师在对学习小组进行组建时要考虑到每个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的情况以及各自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合理的进行分组。达到提升小组成员的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的目的。一般來说,老师在分组过程中采用的分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以强带弱,另一种是强强结合、弱弱结合。
首先,有些老师在分组时为了防止一些学习较差又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搭便车,将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分开分组。但是在分组学习的效果方面却很难达到,并且也不能彻底排除学生搭便车的现象。
其次,老师在分组时会充分考虑每组的整体实力,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以均衡各组的实力。这种分组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以强带弱的目的,但是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就是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成员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少有机会真正的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时,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实际上可以综合上述两种分组方法,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分组的最优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时,老师要注意分组学习不能过于形式化,因此,在对分组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时不能过多地关注于学习的氛围,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老师要确定好每个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商议决定,要对学习主题的难度进行准确的把握,防止分组学习失去本身的意义。
2.1结合教学内容分组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的丰富,要想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兴趣进行充分的调动与激发。比如在对课文内容《东方之珠》进行教学时,我问学生长大之后的梦想是什么。有的说想当老师,也有的说想当科学家等,学生的积极性得以调动。然后笔者问学生如果有机会去香港的话,最想去哪里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争先恐后的回答说要去东方之珠。我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东方之珠的美景体现在什么地方,其中一些学生还用画笔画出来东方之珠的一些画面。
2.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迁移学习
语文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质,因此对学生的培养绝不能局限于课堂内的内容,也要对课文的知识进行培养。比如在课文《北大荒的秋天》中,重点描绘了北大荒的美景,笔者组织学生对学校周围的景点进行欣赏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感受,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结合自身的感受,更好地去感受课文描述景色时的每一词、每一句以及每一段。
2.3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通过分组学习的形式共同进行探讨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在对课文《军神》进行学习时,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对为何沃克医生尊称刘伯承为军神以及对其意志的体会。如果老师上课时通过讲解的形式,学生无法深刻的体会文章的内涵,这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以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再结合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刘伯承元帅的军人意志,感受其思想品质。最终,学生通过分组形式实现了对文章的解剖,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情况,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具有很深刻的意义。实际上,在应用该方法进行学习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时机,需要老师根据教学的情况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