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探路“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

2018-03-22 01:05王卫
决策 2018年1期
关键词:改革方案责任制四川

王卫

四川建立“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省领导直接抓专项改革方案落实”制度,将51个专项改革方案列入“省领导直接抓落实任务清单”,形成了“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

从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破题,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与措施正在四川落地生根。

不当改革观望者,不做改革局外人。在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的过程中,2017年,四川进一步建立了“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省领导直接抓专项改革方案落实”制度,将51个专项改革方案列入“省领导直接抓落实任务清单”,形成了“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助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协同推进、纵深突破。

“一张网、八平台”

基于“互联网+”,四川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用一年一次的全面督察、每月一次的常态化督察,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序推进。

即通过在省委改革办设立运行中心,党政内网连接9个专项小组、所有省直部门和21个市(州),形成全省改革工作“一张网”,做到“精密调度、精确推进、精准督察、精细管理”,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地方和部门两个主体责任”和“挂图作战、分兵把守”的要求落到地方、落到实处。

具体而言,在信息化平台之下设置了八个子平台:一是中央改革方案对接平台;二是改革进度监控平台;三是专项改革方案上会审议计划监控平台;四是专项改革方案落实监控平台;五是重大改革试点监控平台;六是改革经验推广示范平台;七是改革咨询信息共享平台;八是改革无纸化办公平台。

八个子平台分别对应相应的工作职能,如中央改革方案对接平台的主要职能是把“中央出台改革方案必须落实”的要求抓实抓具体,确保全面承接、及时落地;重大改革试点监控平台是按“已经完成、继续试点、停止试点、经验推广”四类评估意见进行常态化梳理评估、动态管理。

通过信息化平台,使专项小组、省直部门、市州在统一的工作体系下运转,实现任务分解清单化、责任分工具体化、进度掌控实时化、督察督办高效化、工作推进协同化,有效提升了全省改革系统整体工作水平。

“干得不好,全省都知道”

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改革工作错综复杂,改革方案多,落实任务重,有时候落实一个方案需要跨部门、多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建立信息化平台,任务清单上网,解决了协作困难的难题,现在的改革只需要通过平台,就知道所有改革的进展情况,而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向相关部门沟通询问。

2015年7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作为主要责任单位,牵头实施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任务,参与单位还包括省委农工委和省农业厅、林业厅、住建厅、环保厅等,以及各市州、县市区政府。现在建立了“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改革事项被分解为13个子项,每一项都对应具体的责任单位,并且安排责任人“盯梢”,“省国土厅牵头负责改革方案推进落实情况,领导和兄弟单位都能看见,也是对其的监督。”

目前,信息化平台用户已覆盖改革推进涉及的各个环节,上联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中接厅局、市州,下至改革办工作人员。平台将责任落实到单位、个人,并且倒排工期,制定了时间表,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或者没有按质量要求完成,平台上都会显示出来,“干得不好,全省都知道。”

在改革进度监控平台上,一个“小人”奔跑在进度条上,他的“脚下”,一条蓝色的进度条在前,代表的是任务要求的数量,一条红色的进度条在后,代表的是本单位完成情况。完成了则两条一样齐,没按规定完成,就会有差异。对于“不齐”的,就会有警报灯亮起,如果说“奔跑的小人”是对改革者的激励,那么,未完成事项中的警报燈则是对改革实施者的鞭策。

此外,平台对还没有对接的事项,可以一键发送督办通知,该通知为系统自动生成的红头文件,与传统通过传真等方式下发的通知具有同等效力,并在对接环节,执行、督察过程都设有警报灯,督查全程可视。

四川省委改革办已实行了“月督察落实清单制”,把全年工作安排列出来,提前发给相关省直部门,每月到2-3个部门督察,只要是未完成的都要亮起警报,同时进行网上督办。

“藏经阁”和“推广站”

作为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四川形成的改革经验非常多,近年来探索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综合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在全国率先推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在过去,提供推广和学习的模式都是用纸质文件下发,动辄二三十厘米的厚度,这给学习带来很大不便。

现在,这一问题在“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上迎刃而解,前面提到信息化平台有八个子平台,其中就有改革经验推广示范平台和改革资讯信息共享平台两个子平台,通过在此平台上复制推广已成熟的改革经验,促进改革系统信息共享,成为四川改革探路经验的网上“藏经阁”和“推广站”。

比如泸州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攀枝花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市州改革信息采用排名榜、四川改革典型案例及先锋人物宣传系统等,都能在改革经验推广示范平台查询,这些来自基层和各部门的“热乎乎”探索经验,在这里汇总并及时推广。

在四川应用“互联网+”思维与全面深化改革融合的进程中,“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带来的一系列“神助攻”,助推四川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工作协同、稳步推进。任务清单上网、经验电子榜单、督察全程可视……都是四川探索互联网+清单责任制的有益实践成果。

在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建设进程中,四川在信息平台上所有的改革方案和任务,分解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只需要点击鼠标,平台上就能显示具体的进度,并对已出台改革方案试行“月月督查”落实机制,形成了推动改革落实的有效机制和高压态势。

根据四川省委深改办的统计,中央深改组3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16个方案,需要四川对接的有182个。截至目前已全部纳入对接,对接仅用了半年时间。四川按照中央部署要求确定的256项改革任务已完成102项,2017年底将累计完成200项以上,达到改革任务的80%以上。

运用好“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不但能理清责任清单,而且还能落实改革责任,对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积极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让全面深化改革经验从四川走向全国。

猜你喜欢
改革方案责任制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