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自钊
从探索和成效来看,寿县已处于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一方阵”,在某些领域的探索甚至处于全国同类县域前列。
2016年5月,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安徽调研组在寿县驻村调研脱贫攻坚,寿县产业扶贫的做法得到高度认可,被调研组总结为“寿县模式”。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大别山特困地区县,寿县269个行政村有72个重点贫困村,140万人口中有13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可谓极其繁重。但寿县决策者和广大干群迎难而上,率先在安徽出台“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和“产业到村到户发展导则”等政策体系,在产业扶贫、脱贫攻坚的制度化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从探索和成效来看,寿县已处于安徽脱贫攻坚第一方阵,在某些领域的探索甚至处于全国同类县域前列。
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模式
分管扶贫工作的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邬平川是一位专家型官员,2017年10月,他将寿县的产业扶贫探索形成一篇学术论文,刊发于某知名学术期刊后,引起广泛关注。
当前,脱贫攻坚已由“输血”救济逐步过渡到“造血”自救阶段,产业扶贫则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之策。2016年,寿县通过产业脱贫的人口达1.18万人,占脱贫人口总数的62.7%,这一比例在安徽县域乃至在全国同类县域中均属于较高水平。
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产业扶贫的“寿县模式”究竟有哪些内涵?
具体来看,寿县在产业扶贫中探索出“百社帮千户”,即全县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扶千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寿县产业扶贫的一个品牌。熟悉扶贫工作的人都深知,产业扶贫成败的关键,是有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寿县的“百社帮千户”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邬平川认为,“‘百社帮千户与通常的‘公司+贫困户模式最大的区别是,我们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在带动主体和贫困户之间建立起稳固的利益联结。”
通常的“公司+贫困户”模式主要是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务工就业等,带动主体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较为松散。“百社帮千户”的精髓在于,政策倾斜做大做强了带动主体,同时有效激励了带动主体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
寿县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和扩大生产基地,对在贫困村建立生产基地或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的带动主体,给予支农项目安排、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依托它们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制定到户产业扶贫清单,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这种帮扶不是浮在表面的,最终目的是每个贫困村形成一村一品,每个贫困户掌握1-2项技术,从而增强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寿县扶贫办主任田雪峰表示。
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难度也在精准定位。寿县在减贫项目的筛选上下足功夫,通过对减贫项目的考察和前后论证,结合实际,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减贫方式,探索出一条精准产业减贫的路子。根据各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不同特点,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来精准选择产业扶贫的具体方式。
从维德告诉《决策》:“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看似简单的几个词,做起来却不容易,必须深入本地实际,进行深度调研,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与优势,精准地筛选项目,以发展求脱贫。寿县在产业扶贫上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绩,关键在于坚持精准扶贫的路子。”
203个空白村“被消灭”
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是寿县脱贫攻坚的另一大亮点。截至2016年底,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益总量2953万元,较2015年增长44.8%,全县共269个村,村均达11万元,一举消灭了2万元以下的“空白村”。预计2017年底,寿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总量可达4000万元,村均15万元。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和扶贫重点县,村级集体经济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殊为不易。
寿县为何特别重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程俊华分析说:“村级如果没有可用财力,就谈不上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腰里有钱,说话办事才有底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才能增强。”
2013年,寿县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摸底,发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仅674.6万元,269个村中有203个空白村,占比高达75.5%。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寿县提出“强基固本”的发展理念,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2014年,寿县开始逐村建立台账,并提出两年全面消除“空白村”。两年之内全面消除203个“空白村”,难度可想而知。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的地方是做‘盆景、做亮点。我们不这样干,寿县要的是全面均衡的发展,所有村都要发展起来,否则就谈不上‘强基固本。”从维德告诉《决策》。
为全面消灭“空白村”,财力并不厚实的寿县出台了许多“真金白银”的政策。2014年开始,县、乡每年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奖补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通过预留5%-10%农村集体土地、安排5%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指标等土地政策,解决村集體用地难题。
寿县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魄力让邬平川印象深刻,“如果要总结寿县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夯基无疑是其中之一。寿县不仅在抓新桥和新城这‘两新,农村工作也是全面展开,是一种比较均衡的发展。”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产业扶贫在大户之外又有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寿县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明显成效,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不无关系。
采访期间,寿县干部普遍认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契合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全面消除“空白村”的基础上,寿县的乡村振兴无疑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中心工作与第一要务的辩证法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寿县当下的中心工作无疑是脱贫攻坚。众所周知,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高,督察考核严,县一级要搞好脱贫攻坚工作,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脱贫攻坚和县域发展之间,如何进行资源调配和平衡,是摆在县域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实践中,寿县在两者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作为贫困县,寿县脱贫攻坚必须完成,作为工业化初期的后发县域,谋发展求发展亦是第一要务。寿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中央部委和省市一致认可的同时,县域发展亦可圈可点,寿县是如何做到的?
“扶贫工作一定要契合全县发展的总体目标;扶贫项目的谋划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利于拉动投资,改变扶贫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从维德分析认为。
扶贫是中心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寿县,县域治理能力的提升,成为扶贫和发展间的融合剂。
邬平川对寿县脱贫攻坚做了深入思考。在他看来,脱贫攻坚对于寿县最大的意义是锤炼了干部,提升了工作能力,从而提升了县域治理能力。
“脱贫攻坚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精准扶贫,包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一系列工作,其难度和要求丝毫不亚于发展经济。这是对寿县干部工作能力的一场大考验,没有一点真功夫,还真抓不好扶贫工作。”邬平川分析认为,脱贫攻坚为寿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治理打下了很好的干部基础。
在治理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县域治理体系也在脱贫攻坚中得以完善,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制度红利”。
针对脱贫攻坚,寿县较早建立起一套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被称为“1+3+N”政策体系。其中,“脱贫攻坚考核办法”、“产业发展到村到户导则”都在安徽率先推出。
“这些政策体系,以及一系列工作推进、督察考核、部门联动等机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县域治理的制度化水平。不要仅仅将其视作扶贫工作机制,它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不仅当下的县域发展已经受惠于此,对寿县未来的发展和县域治理也具有长远的打基础的意义。”从维德告诉《决策》。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项要领。寿县的扶贫实践,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原则。在扶贫工作中树立治理思维,通过提升县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扶贫工作带来的系列“红利”外溢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由此,脱贫攻坚和县域发展得以充分融合、相辅相成。寿县的生动实践和可贵探索无疑为县域脱贫攻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