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艳 丽
(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集中供热设施是保障城市群众生活基本质量和水平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生活的重要方式。然而,集中供热服务使得从事这个行业的众多企业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这也决定了集中供热行业的运营成本很高。所以说,供热行业做好节能工作是提升市场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
当下,太原市环境保护、经济信息、财政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减少燃煤总量,促进大气环境改善的若干政策意见》。鼓励城市将燃煤供热锅炉进行分散,实施绿色生态环境的打造,同时控制煤炭的燃烧总量,控制大气污染,改进生态环境。
根据《意见》建议,主张在市区周边内的郊区村,对农村实施“煤气”供热改造计划。同时,太原市政府加大在清洁焦炭领域的宏观调控,提倡清洁煤炭的广泛应用,清洁煤炭适用于城市郊区村,棚户区,农村,蔬菜大棚,温室大棚等使用原煤散烧的地区[1]。为响应政府使用清洁能源的号召,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陆续取缔原东山热源厂、城南热源厂、城西热源厂,原热源厂供热范围将全部改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式,不仅有利于改善太原市的环境质量,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环境效益。
目前太原市的一次管网(热电厂或热源厂到热力站部分管路)一般采用沟槽铺设,二次网(热力站至用户部分管路)采用直埋敷设。管道保温材料一般使用普通珍珠岩瓦或岩棉材质,输送介质为热水,管道一旦发生跑、冒、滴、漏现象,不仅维护成本较高,热量随着失水量流失,同时管道及沟槽一旦被淹没,保温层被水浸泡,然后脱落,也将造成部分热损失。
热网运行中,一、二次管网跑冒滴漏现象频繁发生,失水情况比较严重。在过去的2017年—2018年采暖季期间,我分公司总计发生一次网主干线抢修5次,支线抢修6次,二次网平均每月抢修5次~6次,正常的设备检修、阀门更换及系统漏点查找等多达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从而造成的失水量相当可观,尤其一次网一旦发生跑水现象,一次失水量可达3 000 t以上,而相应的电的消耗和热损耗也随之增大,这无疑是能源的巨大浪费。
供热系统二次管网一般存在水力失调的问题,就是在供热系统实际工作时,通过建筑物的热量与设计热量不一致,最终使得管道流量分布不平衡和热不平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或使用部门通常运用增加换热器和循环水泵额定流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不仅增加了初始资金投入,而且增加了运行成本,致使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因为太原现行的供热收费系统依然按照单位面积收费统计,没有真正把供热当成一种商品进入资本市场,多用少用没有很大的差别,节能对企业或者居民来说并没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用户缺乏节能环保意识。
1)为了实现太原市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集中供热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它可以升级太原的能源利用结构组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为改变传统煤炭燃料利用结构类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空气污染,以方便居民生产与生活,我们必须坚持主张集中供热方式。
2)提倡多种集中供热方式。
目前,太原市的供热现状是:城区集中供热,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以锅炉房、工业余热等热源为辅,为满足城市集中供热需求,可在偏远地区修建大型区域性锅炉房。
3)大力推动城区周边地区的集中供热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城区周边地区对供热的需求也逐步增大。为保障大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生产效益,便捷居民生活,必须大力推动集中供热的周边化发展。近年我市的太古热电厂和瑞光热电厂项目就是集中供热向周边发展的代表项目。
长期以来,太原市的供热主要采用燃煤锅炉为热源,而随着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新技术应用到集中供热中。目前热电联产为主、工业余热为辅是我市的主要供热方式,随集中供热的发展,我市将积极贯彻“煤改气”政策,逐步将清洁能源(天然气、太阳能等)取代传统煤炭,大力推广新技术(如热泵技术)的发展,同时加强居民用热管理,推进热计量改造实现计量收费,这些都是集中供热将要实现的未来目标。
1)坚持城市集中供热政策,健全供热体系。针对集中供热的发展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供热体系,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广泛运用和操作的稳定性。
2)推动城区老旧供热系统改造和郊区集中供热的发展。对城区老旧管网进行分户改造,减少管网水力失调,改善居民用热,同时也要考虑城市郊区集中供热的发展。应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考虑到工业、乡镇企业以及中小型热电厂的热电联产,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和其他形式的集中供热,提升集中供热系统效率。
3)提高供热体系建设。二次管网普遍采用直埋铺设,在一定前提下,直埋管道的热损与沟槽敷设的管道相比,减少了40%[2]。高效节能,工程量小,便于维护,但不利于管道热胀冷缩,所以不适用于一次管网。
通过在二次管网供水支管上加平衡阀,散热器上加温控阀,减少管网水力失调和用热不平衡的问题,虽前期投资大,但节能效率高。同时对热用户进行分户改造,加装热表和温度控制阀,进一步加强管网调控减少用热不平衡,逐步实现计量收费,提升用户节能环保意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和个人的节热节水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管网的维护,减少人为的偷水盗热造成的能量损失。热网终端消费者的节能是有价值的,可达到20%~30%的节能效果[3]。
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任务非常艰巨,它对供热领域提出了各个方面的要求。我国是能源大国,能源生产排世界前三,但每个人能源消费量只有世界的40%[4],能源供应和需求产生矛盾,同时能源低效损耗现象突出。所以,供热行业的节能势在必行,如果对当下一次管网、二次管网和用户系统的能源高消耗做好控制,可以降低供热成本,提升供热效率,从而实现企业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