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恒,李芳芳,王贻明,吴爱祥,孔 令
(1.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华泰润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107;3.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也急剧增加,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同时,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且大部分矿产品位均较低,可开采性和综合利用率较差[2],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弱。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对我国矿产品消费情况的调查和作出的消费预测,未来20年,国内对于矿产的需求量将超过过去60年的总和[3]。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加之国内矿产市场供给不足,必然更加依赖于国外市场[4]。
为了解决国内矿产品的供给问题,国家很早便实行“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发利用海外资源,改变贸易方式,获得稳定、合理的矿产供给渠道,以缓解矿产品需求压力。但投资均存在一定风险,加之境外投资环境错综复杂,诸多因素均会对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产生影响,成为项目存续的风险影响因素。据中国矿业联合会数据,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矿业投资项目中,投资亏损和失败的比例接近80%[5]。因而,有必要对当前我国海外矿业投资情况及涉及的项目风险进行研究,以全面保障投资项目的安全和效益。
全球矿业投资并购始于美国,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矿业并购浪潮加速,跨国投资并购的态势一直居高不下[6]。我国参与矿产行业跨国投资并购始于1983年,最终在1987年,政府通过审批,正式许可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投资开发恰那铁矿[7],其后我国对海外矿产资源的投资与开发力度逐渐加强,加入WTO更打开了我国企业进入世界矿业市场的通道。与此同时,一系列与海外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先后出台,国家也放宽了企业出国投资的限制,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步伐开始显著提速。2006年7月5日,《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出台,国内各类企业开始大规模的海外矿业投资,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以铁矿为例,至2010年,我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四分之一是依靠投资、合作所取得的项目分成产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国内铁矿市场对外依存度,具有积极意义[8]。据商务部数据,在2012年,我国在境外国家采矿行业的投资额达到了135.4亿美元,2013年,该数值上升至371.88亿美元,采矿业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大行业,2014年共计宣布和完成投资项目114宗(包括海外能源和矿产项目,不含失败或撤销项目),投资总额为462.66亿美元,2016年达到1961.5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4.7%,对外投资总数达到765起,覆盖范围达到74个国家或地区,具体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综上可知,在过去近三十年中,境外矿业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总体呈上升趋势,有效缓解了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图1 2007-2016年我国海外投资项目数及投资金额变化图
在矿业海外投资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
(1)从国际矿业发展历史和市场格局来看,我国矿企海外矿业投资仍处在起步阶段,普遍存在投资企业规模偏小,投资发展缓慢等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非能源类)海外投资企业起步相对较晚,走出去之后面临的是已经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传统的矿业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资源布局。而我国企业投资经验则相对欠缺,在投资目的地以及项目的选择上都不够成熟,多方面限制了我国矿业海外投资的发展。
(2)两个市场的对接存在缺陷,国内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投资企业成长条件。
国内市场在法律规范、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都落后于国际市场,造成企业走出国门后,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在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政策法规等等方面都与市场格格不入,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后盲目套用国内投资的“老经验”,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大部分投资项目的失败。
此外,我国在法规上对矿业投资企业缺乏必要的保护,如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缺失。传统矿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在1948年便制定了自己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经济合作法》,同时成立了 “经济合作署”,专门对本国的海外投资进行管理[9]。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正式的法律条文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这一重要的保障制度在法律上予以确认。
(3)我国投资企业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无法适应国际的矿业投资环境。
我国参与海外矿业投资的企业很多,类型不一,规模也不等,对投资风险的认识和承受能力差别巨大,经常出现融资困难、信息获取迟缓、管理理念落后,甚至内部盲目竞争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矿企境外投资发展进程。
以我国企业进入蒙古开展矿产资源投资为例。2004年,进入蒙古投资的中国各类企业总数为22家,至2006年底,这一数字已达上百家,其中还包括一些毫无矿业开发和管理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许多企业甚至连采矿所要求的专业技术就无法满足,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带来的高风险使得一些企业血本无归。
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我国大规模进行海外矿业投资时,进行境外矿业投资风险因素研究成为最为必要的工作之一。
根据以往对投资项目的研究分类,项目风险由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组成,其中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产业技术风险、交易市场风险、项目融资风险和生产运营风险等类型风险组成;系统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经济波动风险、金融资本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等[10]。
由于资源特性、技术因素、市场因素等原因,海外矿业投资面临的风险普遍存在于项目的各个环节。为全面认识海外矿业投资面对的风险和研究风险管控措施奠定基础,必须对海外矿业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识别。
结合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特点和运营规律,综合前人研究成果[6-7,11],归纳出该类项目中存在的因素类型包括资源条件、技术工艺、建设条件、社区环境与公共关系、政治因素、法律法规问题、经济因素及合作方因素等。具体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海外矿业投资项目风险影响因素
海外矿业投资项目主要在于获取资源,因而项目所拥有的资源量大小及其相应的可靠度,以及对采选工艺的要求等,便成为投资首要关心的问题。
(1)资源储量因素。
由于矿山条件的复杂和多样,项目资源相应也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矿床赋存条件、矿岩物理力学性质等基础数据只能通过前期的地质勘查工作得到,或通过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估算。一般来说,由于地勘工作的详略程度不同、理论估算的不可靠性,项目的资源储量、品位、赋存条件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矿业投资决策及后续的采选工艺设计、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依据项目这些基础数据进行,这也决定了资源储量因素成为项目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资源储量因素再细分为:资源规模和储量、资源品质两个具体指标,其中资源的规模和储量用以表示项目是否具有工业开发价值;资源品质指资源品位、可采性及可带来的效益,还包括资源中有害组分的含量。根据我国海外矿业投资的经验,世界上大部分优质矿产资源已被传统矿业大国占据,我国投资的矿业项目一般储量较小、品质较差、开采或选冶难度大,因而在投资时需慎重考察这部分影响因素及其可能的造成了负面影响。
(2)资源可靠度因素。
一般来说,境外矿业项目的投资与前期的勘探、范围圈定等工作是分开的,而投资决策主要依靠前期地勘资料开展,因而目标国或企业提供的地质报告,及其所拥有相应的资源因素的可靠度对于项目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
具体可以用勘查程度及可靠度,和资源信息的开放性和可用性两个具体指标来衡量。勘查程度是衡量所得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勘查程度对后期投资影响很大,如后期需追加地质勘探投资等。信息的开放性和可用性是指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相关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是否统一。在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时,这些信息是基础的参考数据,其完整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正确性的关键。
根据矿山开采经验,资源开采技术工艺可分为开采和选冶两部分,部分项目不需要进行就地冶炼,也没有配套的冶炼设施,相应的技术工艺便只有开采和选矿工艺,这两部分也是一般矿山最为基本的两大设施和工艺。
(1)开采工艺。
矿产资源的开采涉及很多影响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矿床开采条件,它决定了项目的开采方法、设备选型、基建投资、投产时间、服务期限等。在项目决策前,必须对该项目的矿床开采条件进行详细考察,对可能造成矿床无法开采或导致开采成本剧增的因素,如矿岩性质、水文条件、矿体赋存条件等,更是需要进行仔细衡量。从以上分析可知,矿床开采条件也可细分为诸多影响因素,但由于其中涉及因素太多,且过于复杂,不宜再作详细区分。
除了矿床开采条件外,采矿工艺的适用性和矿床服务期也是该因素中重要的影响指标。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矿业投资时,往往选用国内的设计机构进行项目采选工艺设计,但由于设计规程、相关标准存在差异,以及全新的开采环境和条件,会造成设计的采选工艺不适用的情况,特别是安全与环境规程和标准若达不到项目所在国要求,则极有可能造成项目无法继续开采,或需重新设计,造成重复投资和时间浪费。除此之外,由于项目资源储量一定,矿山的开采工艺及其相应的年生产量确定后,矿床的服务期限也就确定了,但该期限由于开采期间的基建、采矿能力、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动,会造成服务期限的变动,也会给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带来影响。
(2)选冶风险。
选冶风险包括选矿工艺的适应性、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冶炼工艺技术风险三个具体因素。选矿工艺的适应性是矿山项目面对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决定了选矿得到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其费用高低也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选矿所得精矿品位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冶炼过程,不一样的精矿品位,对冶炼的工艺要求也不一样,相应的建设投资也不相同,因而其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不亚于选矿回收率对项目的影响。而选矿的回收率对矿山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选矿成本、尾矿产量,及后续的尾矿运输和尾矿堆存等。
冶炼工艺与选矿工艺类似,其对项目的影响属于后续影响,但对项目的经济效益都有直接影响,如冶炼产品质量不高,相应便影响着销售价格,国内许多矿山项目效益不好的直接原因便在于此。即便对于直接销售精矿的矿山亦是如此,精矿中所含不利成分越多,价格便越低,都会影响项目效益。
海外投资项目的建设条件因素又可细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两个影响因子。
(1)自然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工程地质不确定性、项目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危害。
其中(地表)工程地质等基础地质条件是项目基建工程建设的基础,总图布局直接受其影响,其变化还会造成矿山基建设计变更、进度延迟、追加基建投资等,矿山项目作为一套系统,基建部分受到影响自然会对整个项目的运营造成影响。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工程项目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矿业这一类对地质灾害特别敏感的工程项目,如滑坡造成的露天矿停工、暴雨带来的淹井事故等,特别是许多矿山都有尾矿库,受滑坡、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同时,由于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加之矿山系统复杂、影响因素关系密切,自然灾害容易引发系列灾害事故,其给项目造成的危害往往难以预计。
(2)基础设施条件。
矿山项目的前期基建及后续的运营都离不开基础的运输、电力水利、通讯等设施,以及基本材料供给条件。当矿山具备这些基础实施条件时,便可以为项目节省很多的设计、建设、管理费用。由于这些设施都是项目正式建设之前便需要具备的,因而这些设施的投资大都属于前期投资,大量的前期投资对企业融资、现金流量、负债率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其中还需要注意区分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以及电力水利设施对项目的影响,若项目当地交通和通讯设施不齐全,投资方尚可增加投资解决这一问题,但当电力水利设施不满足条件时,已经超出了投资方所能承受的范围,因而虽然这四类设施都属于影响项目投资的基础条件,但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材料与物资的供给问题也是影响矿山项目运营的主要因素,以中色谦比希铜矿项目为例,由于当地的水泥费用极高,但矿山由于矿体赋存条件不好、矿岩破碎,为了提高回收率,必须采用充填法开采,但水泥费用高昂造成充填成本剧增,造成充填法难以推广,相应的高损失率和贫化率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必然会对矿山的技术经济效益带来重大损失。因而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所需材料和物资,尽可能就地解决,或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条件部分可以细分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电力水利设施因素、交通运输与通讯设施因素,以及材料物资供给因素。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与项目所在地的社区及公共关系的好坏是关系到该项目能否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影响因素可分解为公共关系因素和项目周边环境因素两个不确定因素。
(1)公共关系因素。
矿业投资项目由于其运营周期长,且牵涉到劳工、占地、纳税、环保及其他社会责任问题,涉及面较广,利益相关群体多,因而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公共关系问题。
征地、占地问题是矿业项目最容易与当地社区或公众爆发冲突的问题,此外还有与工会和劳工的纠纷。而此中需要重点关注工会和劳工纠纷问题,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国内外在工会及劳工政策方面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其当地工会力量非常强大,不但可以对抗投资方,干扰项目的正常运营,甚至还可能导致项目中断。首钢、中铝、五矿等在秘鲁的投资项目,以及中澳铁矿项目,都曾多次遭到当地工会抵制,其中部分项目已经中断。
这其中还涉及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这是许多国内企业所不具备的,造成无法和当地政府或当地社区形成很好的良性互动,没有尽到自己的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责任,或造成严重的环境保护、生产安全以及公共利益问题,导致当地政府特别是民众抵制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项目的生产运营均容易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要求投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过重,造成企业大部分利润均投入其中而造成利润极低,导致项目难以继续运营。因而,企业走出国门进行矿业投资时,必须对相关的投资区位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类似项目的运营情况,要培养好企业主动承担与之相关的社会责任的思维,但同时也需要避免被动承担过多的不相符的社会责任。
(2)项目周边环境因素。
项目所遇到的周边环境因素包括项目当地的治安情况、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项目当地的治安状况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安全,我国在非洲的部分投资项目多次受到当地武装分子的暴力威胁,对项目的继续运营形成阻碍。文化差异和宗教信仰对项目带来的影响较为抽象,但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是许多风险因素的源头,如文化差异必然导致日常风俗习惯、价值观,甚至于对一些事情的是非判断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而宗教差异的因素则更为极端,如在阿富汗、巴勒斯坦等中东国家,宗教冲突往往造成国家动荡,必然会影响到投资项目的运营,而投资区域存在的宗教差异,也会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对这些日常不注意的抽象因素也进行仔细考量。
政治风险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对于矿产资源投资更是如此,这是由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所决定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系列法律法规对矿业投资进行规定、限制或保护,但不同国家的标准是有区别的,更主要的是,受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相关的投资法规可能对友好国有所偏向,但国家之间往往容易爆发突发性的政治风险,国家内部也会因社会动乱、政权稳定性等因素造成政治风险。正是因为政治风险具有突发性,该因素往往最难以预估,并且该风险一旦爆发对项目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突然爆发的动乱,以及轰动世界的非洲中国工人人质事件等,这些问题都导致企业安全和效益等多个方面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矿业投资有许多许可需要当地政府审批,投资者难以避免需要与国家或当地政府打交道,这过程中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法制化程度等因素影响,除此之外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问题也会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现金流等方面造成损失。由上述分析,政治因素可以分解为国家安全状况、政府治理水平两个方面。
(1)国家安全状况。
国家安全情况又可以细分为外部战争与社会动乱、政权稳定性、地缘政治危机、民主与法制秩序等因素。
海外投资项目受战乱影响非常严重。特别是一些国家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继而引发与矿业相关的政策持续性差,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政权变更后,矿业投资项目需要重新谈判,或直接终止,所有前期投资及基础设施、设备等全部被没收,中资企业在民主刚果、几内亚等国家就遇到过新政府上台后重新审查项目的投资合同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战争和社会动乱一般会威胁政权的稳定性,但政权不稳不一定是由于战争和社会动乱造成的,因而需要将二者区别对待。这两大因素对于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国际评级机构的评价报告来确定。
地缘政治危机也不可忽略,其可能会在项目存续期内转化为直接的国家战争,因而在进行项目选择时,必须慎重考虑目标国的地缘政治条件,以及项目服务期内出现政治危机的可能性,必须最大程度地保证目标项目运营安全。
民主与法制秩序与投资运营环境安全性和长期技术经济效益均密切相关。
总之,在政局不稳或面临突出的地缘政治危机问题的国家进行投资具有很高的风险,如中石油在利比亚等中东和北非地区的6个海外能源投资项目,便由于当地的政局动态,最终造成合同终止,企业损失惨重。
(2)政府治理水平。
此部分可以细化为政府经济与财政实力、部门工作效率、工作人员腐败程度,以及国家法制化程度。
某些投资目标国政策不透明,政府腐败严重,而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家政治、经济均比较落后,许多投资项目遭遇索贿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政府治理水平不够衍生出来的必然问题,而这些问题对项目的前期基建和后期的运营都会产生直接影响,部分问题要是严重更会造成投资项目无法继续运营。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性评价、投资效益、筹资渠道以及市场风险四个指标构成。
(1)经济性评价因素。
经济性评价因素由评价方法的恰当性、可行性研究与分析数据的偏差幅度、评估资料信息的完整性三个指标组成;在进行项目评估时,所选择的评估方法、模型,以及所选用的参数等,都会对项目的评估结果造成影响。特别是所选用的方法等还存在适用问题,若选择不当会影响后续的投资决策。一般来说,当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会提供一套项目数据用于研究,但投资方财务部门结合矿山实际对项目进行评估时,会得到评估的一套数据,二者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偏差值较大时,证明提供的可行性报告并不可信,需要对所评估的项目进行重新审核和确定。而信息的完整性与前面两个指标都密切相关,项目提供的资料信息越完整,对评估方法、模型和参数的选择越有利,相应的,利用这些资料信息进行评估时所得到的结果也就越可靠。
(2)投资效益因素。
投资效益是最直接地反映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同时也是项目初评阶段研究项目投资是否可行的重要衡量指标,由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两个经济评价指标组成。
(3)筹资风险因素。
为了避免造成投资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一般会通过融资手段(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引进战略投资、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获得投资所需的资金,筹资风险因素由筹资渠道和成本的可控程度,及投资总额与预算值的偏离程度两个指标组成。在这两个指标中,需要着重注意投资总额和预算值的偏离程度,在投资过程中,由于部分因素不可控,可能造成投资额增加,超出前期预算,造成融资不足,进而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影响。
(4)市场风险因素。
可详细划分为产品价格风险、银行利率风险和货币汇率风险三个指标。
受全球经济形势发展、货币流通性、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矿产品价格会持续变动。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国际矿产品价格震荡幅度远远超出预期,以铜为例,从图3可看出1997年至2016年间LME铜价波动程度,因而,对矿产品价格长期走势的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一因素与项目的盈利情况息息相关,矿产品价格的暴跌导致许多项目发生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即矿产品价格风险是决定海外矿业投资项目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图3 2000-2010年伦铜与沪铜收盘价走势图
此外,由于海外矿业投资不可避免地使用外汇,同时其投资金额巨大,常需要银行借贷,因而汇率和利率的变化也将对其产生影响,其中汇率的变动对项目的影响更大,包括项目的收益、成本、债务偿还能力等方面。
矿产投资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政策与法律方面的问题,根据法律类别不同,可分为操作性法律因素、环境性法律因素,以及政策因素三个分类指标。
(1)操作性法律因素。
操作性法律风险指标包括四个具体指标,分别是矿权归属及有效性、土地使用权、许可证明是否具备,以及相关税费是否缴清,这其中项目最关心的应该是矿权归属和相应证明是否有效,其中矿权归属存在着重大的法律问题,与项目所涉及的土地征用、相关税费等因素都相关,因而必须重点关注。项目建设和运营必然会牵涉到土地问题,包括所需土地是否能得到满足,项目是占有这些土地的使用权还是所有权,或者二者均不具备,还有所有权能否延续的问题。矿业项目从可研至投资、生产运营过程均需要不同的许可证明或文件,若其中过程缺少某一项许可,会造成项目运行的突然中断,因而项目必须关注自身相关证明是否完全具备。矿业中涉及税费复杂,还与不同国家的规定相关,投资方需时刻关注相关税费的缴纳问题。
(2)环境性法律因素。
环境性法律因素共包括反收购与反垄断法律情况、汇兑限制、环境监管限制、健康与安全监管限制、行政干预以及特许审核问题五个具体指标。
环境性法律因素主要是由两部分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国际通行的政策规定,如企业碳排放标准等,其次是投资目标国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的环境或安全保护政策。但需注意的是,并非环保要求越严苛对项目的影响越负面,当在相关法律条文明晰、法规执行力强的国家进行投资时,不需要担心执法者肆意执法导致项目运营受阻的问题,在一些法律规定不明晰的国家,反易遇到因执法者肆意执法或贪腐等问题给项目运营带来阻碍等问题。因而在进行相关的矿业投资时,必须对相关的环境性法律法规和对项目的影响进行调研和综合考量。
除了基本的环保、安全规定外,部分国家实行矿业保护政策,拒绝或限制国外投资企业进入本国进行矿产投资,因而制定了许多反收购与反垄断政策,或实行汇兑限制,对项目实行行政干预或特许审核,一方面设置汇兑障碍禁止或限制外国投资者将项目所得利润和其他正常收入转移到境外,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对项目运营实行限制增加了项目的潜在风险。
(3)政策因素。
具体由五个具体影响因子组成:相关税费体制、投资政策与税收政策、相关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国家政策的倾斜度及行业壁垒。
不同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矿业税收政策和税费体制,如蒙古曾通过优惠的矿业投资和税收政策以吸引外资进入本国,即国家实行投资优惠政策对投资企业进入该国有利。一般来说,当投资目标国实行优惠的矿业政策时,相应会有矿业投资优先审批、劳工补贴等有利于投资企业的条件。
这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相关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部分国家、地区的立法和司法的随意性较大,对投资企业不利,对周期较长的矿业投资来说,威胁则更大。而行业壁垒则是指部分投资目标国或地区会设置投资贸易壁垒来限制项目的规模、所占权益比例等,造成投资效益降低甚至受损,发达国家通常会设置环保壁垒、技术壁垒和带歧视性的知识产权壁垒来限制投资,发展中国家则一般会设置限制外资比例作为投资壁垒。
海外投资的方式一共有四种,分别是股权式合资、非股权式合资、跨国收购与兼并,根据企业进行投资所采取的方式的不同,会存在有无合作方的问题,但为了降低风险,许多投资企业选择与投资国企业或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如我国最先进行海外矿业投资开发时即采取的是合资开发的形式,中澳共同开发了恰那铁矿,以及之后的中巴宝华瑞矿业公司、中澳宝瑞吉矿业公司等。
除合作方式外,合作方因素由合作方信用状况和财务情况两个具体指标构成。
(1)合作方信用状况。
合作方信用状况需要通过调查得到,包括其业务规模、产权结构、商业信用,以及履约能力的保障程度等,特别需要调查其过往的经营历史中是否存在诉讼等影响经营的重大事项。
对于进行海外矿业投资的企业来说,为了投资项目发展,必须选择具有相当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不是单纯根据企业资本实力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合作方企业资质越好、相关经验越丰富,对所投资的目标项目则越有利,而且也能更好地达到企业所希望的分担风险的目的。合作方相应的产权结构和管理效率、合作方银行信用等对项目效益和风险分担均有影响。
此外,还需注意相应的合作方式和选择的合作途径是否符合合作的目的,合作模式的选择对于项目后期的运营和合作双方的企业效益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合作方财务状况。
合作方财务状况则包括合作方的负债率、现金流、盈利能力等财务数据,以及可以反映其经营状况的市盈率和股价波动幅度等市场数据。
针对我国当前海外矿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对的风险因素,为了保障矿业海外投资的安全和效益,武力聪等[12]曾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其基础上,结合境外项目投资经验,为海外矿业投资工作提出五点建议:
(1)从国家层面上,需建立专门用于收集矿产资源信息的部门,以及向企业提供投资咨询的机构,从战略角度为企业划定发展方向,规范投资,同时制定专门的法律、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为投资企业提供法律保护和资金支持。
(2)从市场层面上,可引导或直接培育国内自身具有国际水平和相应资质要求的独立海外矿业投资咨询机构,为投资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鼓励或强制投资企业与相应的咨询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在投资项目运营期内为管理者提供专业、长期的建议,以充分降低过程风险,保证资方利益。
(3)从资本层面上,经济部门应抓住经济发展低迷的战略机遇期,整合国内企业资源,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大海外矿业投资力度,扩大对海外矿产资源的占有量,同时做好市场调研,根据产品价格走势,做好开发时间预测,在合理的时间内待市场回暖时进行开发。
(4)从科研层面上,应带动科研力量加强境外矿业投资风险研究,帮助企业做好项目调研、可研、投资分析等工作,加强投资科学性,提高投资风险管控意识,或做好风险规避措施制定与实施工作,为投资企业保驾护航。
(5)从企业层面上,投资企业应客观了解自身的实力,在投资过程中加强企业联合,补足自身实力,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资本运作规律的了解,提升投资融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自身的人才队伍素质;注意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注重提升工艺水平;注重矿业投资的长期性,多途径增加企业项目投资成功率。
风险的存在对于海外矿业投资项目的影响是巨大的,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国家利益。分析当前矿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投资项目建设与运营全生命周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是保障投资项目安全、实现投资预期目标的前提。对于海外矿业投资项目风险的研究,应受到各方更高程度的重视。
[1]李玉炜. 浅析全面风险管理在海外矿业项目投资中的应用[J]. 中国矿山工程, 2013, 42(1):56-58.
[2]郑金鑫. 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探讨[J]. 中国矿业, 2012,21(7):34-36.
[3]余平. 矿产地质工作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战略[J]. 矿产与地质,2003, 17(1):100-101.
[4]国立. 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及相关政策建议[J]. 中国流通经济,2013, 27(4):55-59.
[5]杜放,姜雪兰. 中企海外购矿八成亏损 民资“跨业”投资盲目[J].中国有色金属, 2014(13):23.
[6]王立刚. 海外矿业投资的风险及防范[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21-40.
[7]张世超. 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09:24-37.
[8]熊志根. 关于我国海外投资保障制度的若干问题[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6(3):15-18.
[9]曾明. 中信泰富中澳铁矿项目的跟踪分析--基于风险管控的角度[J]. 管理观察, 2014(25):83-84.
[10]张莹. 实物期权方法在风险投资决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 2004:22-25.
[11]赵云峰. 中国铜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2:45-54.
[12]武力聪,吴爱祥.关于我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现状的思考和建议[J]. 中国矿业, 2009, 18(6):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