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玩家才能做平台 创业公司不要碰

2018-03-21 10:11刘唯
中国商人 2018年2期
关键词:云化开源商业

刘唯

为什么还没出现一家很大的2B公司

到现在为止,没有一家新型的2B公司发展得很大或增长很快,都还在摸索。在中国,什么类型的新型软件公司或产品形态才是最适合的?在投资过程中,我有几个思考:

第一,2B领域的很多产品还没解决易用性问题。一个2B公司若想成功,首先需要跨越的是产品这个坎。大部分企业不希望把改造自身扣到软件的模子里,去适应软件,而是希望软件可以为我所用,且用得很舒服。

中國是一个定制化的软件社会,最好用的软件也是定制化的。但如果这样做就变成外包生意了,没有公司想成为一家外包公司。这就存在产品和用户需求之间的鸿沟,这也是国内没有出现一家很大的2B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好的市场和销售能力来结合,也没办法实现商业价值。有一些团队,产品技术能力很强,但在市场和销售端存在短板,商业化能力较弱。

第三,美中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差异问题。美国传统软件市场极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做新型软件,不仅用户接受度高,也避免很多传统软件本身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基础,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完成IT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直接向上跳跃的过程。相应地对软件的价值认同也很不一样,我们能看到,在国内2B领域的企业这几年做得很累。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企业会越来越需要高效的管理工具,这个市场最终会起来。

技术的四个趋势

从商业模式来看,企业服务不能算新的东西,现在大家在说的企业服务,大多是指由新技术驱动的服务——新技术驱动是核心的能力和关键因素。

新技术驱动的这一波公司,有一些趋势:

一、技术的开源开放。技术的开源开放是主流趋势。无论云计算、大数据、AI,底层技术都是开源、开放的。云计算的底层是开源的,最后谁都可以建云;大数据的底层是Hadoop,也是开源的。

这会产生两个结果:第一,独占性技术不会变成武器,完全基于独占性技术,以此作为核心优势的公司会越来越少。第二,如何去掌握和应用好这项技术,会真正成为大家需要去做的事情,从而成为竞争优势。同时,开源也会让创新性公司花更低的成本应用这项技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助力。

有一些开源,是大公司在主导的,谷歌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把技术开源出去,让大家在我的生态里面玩。虽然从表面上看它还没把商业考量放进去,但背后一定是有商业目的的。作为引领生态的公司,它也有足够的机会和能力去做商业化。

我认为,会有一批做开源的好公司出来,但很难出现IOE(指IBM、Oracle 、EMC)那么大的2B公司。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内的互联网巨头BAT本身有足够的技术能力,他们会直接去使用开源技术,甚至会把自己的技术开源出去,但不大会去购买基于开源技术的产品和服务;而另一方面,小公司因为资金有限,也不会买单。所以最终的用户更多会是一些传统公司——它们对新技术有需求,同时技术能力有限,需要企业级的产品。

二、IT云化的趋势。我从2010年左右开始关注云,当时美国的IT云发展趋势很好,值得中国借鉴。但因为SaaS(软件即服务)的发展规律是不完全一样的,也不能完全借鉴。

中国目前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就是底层的云化,IT云化,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下一步就是应用层的云化,即软件层的云化,软件云化最主要的模式就是SaaS。

我们也一直在判断和思考,SaaS云化是否会在中国获得成功,是不是未来的方向。做投资还是需要对于未来有自己的一个预判,去指导方向。即使定了主题,还是要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去做更进一步的预判。我们还是相信SaaS的前景的。

三、安全问题无处不在。以前,对于安全的需求也存在,出现了一些传统的安全公司,但是基本上每一家都是守着自己的那一小方土地。

而现在,在宏观政策层面,政府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对安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在技术层面,IT云化改变了IT的底层结构,所有的数据变成互相流动的。随着数据更加规范、开放,安全日益变成了一个核心诉求。

更大诉求在泛安全层面,比如与摄像头或者物联网相关的安全问题等。安全包括很多细分领域,例如物联网安全、终端安全、数据安全、移动安全等,市场细分,技术门槛高。

四、以数据为中心。随着技术的开源开放,未来技术会变成底层赋能的东西,不同的技术解决不同维度和层次的数据问题,因此,最核心的还是数据。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正在全面数字化,数据从广度和深度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如何挖掘数据的价值和应用为关键。我们认为,真正的趋势是场景化+Data,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场景里能把数据价值发掘出来,并很好地应用到商业领域里。

大数据技术是围绕数据的使用和挖掘最重要的技术,从商业演进来看,国内大数据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技术公司阶段,也就是基于开源的大数据技术,最主要是Hadoop,进行产品化,提供大数据的产品或平台,帮助用户把数据存下来,提供基础的查询和分析能力。

第二阶段把大数据应用在政府、行业里,去做大数据分析或大数据展示,比如城市的交通状况展示就是大数据可视化展示的一个典型例子。

第三阶段大数据技术变成了一种底层能力,有很明确的应用场景,通过数据的治理、分析和挖掘,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真正去帮助用户去解决实际问题,像反欺诈、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等。

第一、第二阶段是狭义的大数据,现在整个市场逐渐在往第三阶段发展。今日头条等一些优秀公司,从成立初期就开始向第三阶段发展。首先能够有效果的肯定也是一些头部的互联网公司。

过去,在产品卖出去后,无法进行任何反馈和进一步的行为,进入数字化时代后,可以把原来离散的、不可监测的行为全部通过数据串起来的,通过各种场景化把价值挖掘出来。

我相信未来数据会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资产,企业的商业行为都将是基于数据的有效分析和挖掘做出的决策,而商业智能会从传统的BI报表分析演进到能够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像用户获取、产品研发、供应链效率等实际问题。

巨头是为了生态而布局2B

腾讯、阿里、美团在2B领域投了很多,但跟财务投资有所不同,他们更多是基于自己的战略和生态做的布局。

阿里是同时服务于小B和C的,是有2B基因的,它的2B布局比较清晰。比如,阿里助力小企业的逻辑,不仅仅是帮助扶持小企业,帮助阿里云建生态也是它的原因之一。

腾讯的布局仍需要再观察。我们会发现,腾讯跟其他大公司不一样,腾讯没小B,实际上只有C。

小B的获客成本和服务成本高,以前是没人做这个生意的。现在,BAT在内的互联网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无论是在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还是提高效能和获客能力等方面都是十分有价值的。

不能否认的是,巨头的动作肯定会对创业公司有影响,尤其对通用类或协同类的软件影响会特别大。比如企业微信或阿里钉钉的出现。

针对此,我有几个建议:大玩家才能做平台,创业公司不要碰;如果看到巨头决心一定要做某个方向,可以先避开;需要大量资源和钱,同时立足于构建生态的,大多也是巨头的生意。或者选择与巨头合作,或者干脆不玩。

但也不用特别担心,在2B领域,80%-90%和生态无关的事情巨头是不会去涉及的,而且现在巨头做的更多是平台类型以及通用和标准产品。

投好公司,靠成长赚钱

总体来说,我们的思路是投好公司,靠成长赚钱,所以希望公司能够保持合理的成长性。相应地,我们不会去投一个成长性已经不可预期,但是有机会去资本市场做博弈的公司。

做2B投资,我认为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投资思路、投资理念,投的时候还要真正严格遵守这个规则。

在我们投资的时候,对创始人背景的判断占比会很高。我们认为,创始人对市场趋势和技术趋势的判断非常重要。趋势来了以后,还要有能力去把产品做出來。此外,回看我投的公司里一些做得不错的,都是各方面能力较均衡的团队,不要有特别明显的短板也很重要。

我把2B投资大致分成两种类型:

一类是偏技术或赋能的公司,提供能力,但不去参与最后的商业落地或者应用。这类公司,核心是对于技术的把握,技术的优势及产品化的能力。

一类是偏应用的公司,直接把技术应用到商业场景,进行商业变现。这类公司的核心也需要产品技术的能力,但更多的是能够跟商业场景结合,理解商业场景里的行业知识、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该商业场景。

其中,有些类型的技术公司,我参与的可能性比较小:一是技术方面看上去比较热,但是短期之内没有商业落地场景的公司;二是纯粹前瞻性的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但还在技术探索阶段的公司。

猜你喜欢
云化开源商业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IBM中国企业云化实践中心成立
社区教育平台运营策略研究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