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馨元
来自福建的郑墨沫从未想过自己会嫁给一个印度男人。10年前,她与拉杰·辛格相识于在美国举行的一场学术交流活动。一年后,两人结婚,如今在美国生活。“与许多中印跨国恋人一样,我们经历了很多波折才走到一起。”郑墨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她母亲得知她打算与辛格结婚后,“断断续续哭了一年”。“他们不知道印度在哪里,认为那里很穷,还觉得印度人都很迷信。”
辛格的父母也反对他们恋爱。在印度,包办婚姻仍是主流,自由恋爱都很难被接受,更别提娶外国女性了。“老一辈印度人在一些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会觉得外国女性行为放荡。”郑墨沫说,他们的恋情波折主要是因为两国民众之间存在误解和刻板印象。
“我们谈恋爱并不容易。”在北京开咖啡馆的陈小姐也对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她和她的印度男友是在马来西亚旅行时认识的。陈小姐说,她对男友一见钟情,“我的朋友都很不理解。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印度人教育程度低,不讲卫生,不尊重女性”。
现在,郑墨沫夫妇的家庭都接受了彼此。相处下来,郑墨沫发现其实两国的家庭观十分相似。“父母在家庭中都甘愿有所牺牲,去养育、支持自己的孩子;孩子长大后也会照顾父母。另外,我们之间不分彼此,把钱放在一起,遇到大事一起做决定。”郑墨沫说。至于辛格,郑墨沫认为他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比如丰富平和的精神世界、哲学的思辨观、尊重所有生命等等。
自从与丈夫相遇后,郑墨沫一直关注中印跨国婚姻的趋势。她告诉记者,2008年在网上搜索时,基本找不到相关信息,而现在打上关键词,总能看到关于中印跨国恋的新故事。几年前,郑墨沫加入了一个由中印恋人组成的微信群,“这里有200对情侣”。
郑墨沫表示,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到中国广州、宁波等地做贸易生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遇到自己的另一半。此外,随着中印教育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很多中印恋爱在校园里就开始了。
印度小伙儿狄让今年22岁,在北京大学读医学专业。一年前,他认识了他的中国女友。“大多数中国女孩十分独立,接受过良好教育,而且对其他文化的人和事物抱有开放的观念。
另外,她们非常顾家,性格也很温和。”狄让说,他的很多在华印度朋友都想找中国恋人。
郑墨沫说,大多数中印恋人里,男方来自印度,女方来自中国。她所在的微信群里只有一对是女方来自印度。此外,大多数中印恋人居住在中国。“中印恋的组合特点体现印度男女不平等的状况。”郑墨沫说,印度男孩有更多机会接受教育、走出去发展,从而有更多婚姻自主权,而大多数印度女性就没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