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龙
(海安市南莫中学,海安 226600)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各行业高度融合的社会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老师,必须帮助学生认清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多种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紧张的高中生学习环境。
在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如何让学生对枯燥复杂的信息技术学习感兴趣呢?这还需要从感情上切入,老师可以对学生多个方面进行肯定,学生在感情上就会倾向于老师,会在信息技术学习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在老师各种形式的鼓励下,学生必定会更加认真的听课学习,学生自身也会更加希望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老师。曾经我们作为学生,哪位老师重视自己,往往就愿意学习那门课程,其实,这都是感情在起着引导作用,因此,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必须重视感情和语言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比较多,也相对复杂,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很多学生与老师之间并不和谐,不仅使得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缺少应有的兴趣,而且还影响了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通过实施激励策略,在多种形式的鼓励下,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增多,学生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发现了自身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因此,通过情感的传递、沟通和加强传递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在课前必须对所要讲述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与分类,在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后面设计一定数量的问题,使老师在讲完一定知识后都配套有一定的问题,这样能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方便老师认清学生在该章节理解和掌握上的薄弱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因此,老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必须确保所有的环节紧密衔接,内容难以适度。比如,在EXCEL表格学习中,除了讲述表格的具体应用外,老师要结合求和、求平均数等常见问题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借助难易适度、数量合适的问题穿插整个课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了确保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全面了解,老师应当设置合理的情境,以创设情景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本节课程教学时,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以多媒体的形式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演示,或者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上机模拟,营造科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信息技术教学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围绕学习内容准备相关的上机练习,然而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操作计算内容,在难度比较大或相对复杂的环节,老师可以适当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动脑,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也将会更加扎实,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到各种类型的信息技术学习上。
在问题设计的时候,老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基本态度、最近的学习成绩等,在问题设计上进行难、中、易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分类,将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融合到不同问题的设计上,使学生通过问题的回答就能实现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复习或者巩固,确保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既训练了学生的信息思维,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例如,在Word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明确教学中的基础部分、重难点、常用内容等,以此设计难易程度依次推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差,这就要求老师尽量围绕基础定义设计相关问题,致力于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部分,问题难度应当控制的比较低,主要是Word中最常用的内容等,若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相对扎实,就需要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包括Word与EXCEL的转换应用等,通过这样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更是大有裨益。除此之外,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具体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为了保证这种效果的最大化,也应当对问题进行一定的丰富,使问题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对问题进行考虑,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避免问题设计上过于死板,尤其是当前高中学生的思维以集中思维为主,发散思维的意识还不强,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考量,这样能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课堂激励策略,设计课堂情境问题,立足学生实际谋划整个信息技术课堂,可以调动起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