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6月26-29日华盛顿特区召开的2018年世界天然气大会(WGC)上,北京燃气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李雅兰展望了中国天然气领域的未来。她说,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希望通过天然气来解决环境和能源可持续性方面的难题。目前,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6%,消耗量占全球总量的51%。中国非常支持巴黎协议,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包括天然气、可再生燃料和核能。但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只有约5.0×1013m3,非常规资源规模相当。2017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1.5×1011m3,虽然同比增长8%,但仍有约39%依靠进口。为此,液化天然气(LNG)再汽化终端已建18个,总接收能力为60 Mt/a。其中7个还在扩建,并计划新建11个。多用天然气明显改进了北京的空气质量,细颗粒物(PM 2.5)排放在过去5年里已从90 μg/m3降至58 μg/m3。中国的目标是将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7%扩大到2020年的10%,届时,天然气总量将达3×1011m3/a。中国希望2024年承办WGC时,天然气消费量将提高至4×1011m3/a,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
针对扩大天然气用量面临的挑战,诸如中国天然气储存能力仅占天然气年消费量的3%,有些人把天然气看作向可再生燃料的一种“过渡”,还有人质疑为什么不用本国的大量煤炭资源,而从外国进口天然气等,李雅兰建议中国的能源公司和政策制定者采取下列措施来克服上述障碍:①加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②在数字化和重大技术突破上进行投资;③天然气资源丰富、排放低、能效高,大力提倡使用天然气;④充分认识进口天然气相对于利用本国煤炭能源的优势。
关于中美之间天然气贸易的未来,李雅兰说,这个问题很重要但不容易回答,因为中国的首要原则是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为达此目的,首先是扩大国内生产,其次是进口管道天然气和LNG。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正在增多。如果价格更合理,也会从美国进口L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