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新
(天津市邮电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040)
5G网络技术是基于信息时代包括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发展的成果,其主要旨在满足越来越高的通信需求。从特性上看,5G网络技术具有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在传输质量上也能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通信要求。目前,随着用户规模的庞大,不少群体提出了高速无限介入网络的需求,给5G网络技术的研发提出了新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宏微协同和超密集分层立体组网技术受到人们青睐以及有关研发部门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面向5G超密集组网的网络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通信质量的满意度。
相较于4G网络,5G网络的传输速度大幅上升,这是超密集组网规划的重要基础。一般来说,在理论层面上,5G网络具有最高几十GB每秒的速度,举例来说,人们在下载高质量影片仅仅需要1s,这是当下4G网络服务无法与之媲美的优势。在5G网络技术的条件下,社会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将随其优势的普及而发生一定的改变,例如超清画质节目传输等,能在各个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目前而言,5G网络在28GHz波段条件下的传输速度可到达1Gb/s,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用户对于传输速度的需求。
5G网络技术是近年来通信技术的研发重点,其在研发与发展过程中,主要集中于对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峰值速率和移动性等在内性能的优化,这也将成为5G网络投入使用以及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其中,高量级用户体验速率可为Gbps。然而,作为新晋通信技术,5G网络目前仍无法解决所有场景的网络建设与规划问题,包括新型多址在内的技术都无法达到需求。但从5G超密集组网技术来看,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全频谱接入、新型网络架构在内的技术均将为5G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支持。
5G超密集组网是以优化场景网络通信服务质量为主旨的网络规划技术,从该项技术的规划特征来看,首先,5G超密集组网在网络规划过程中将大幅度缩小通信基站之间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讯基站之间的传输密集度将增加,而网络机构的复杂程度也将大幅上升。网络技术的传统传播模型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社区网络通信的规划需求,随着网络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在使用网络服务过程中的满意度日益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传播速度、质量的下降上上,这与通信基站规划效能的下降息息相关。因此,在目前的网络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以用户的使用期望为依据,更要依靠大数据分析以及精细化仿真手段进行设计,以提高网络规划的精准性,从而达到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的目的。
从传统的网络规划来看,其大部分的网络规划项目均是以路测、投诉等途径为依托从而发现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的。而在实践的基础上,该类方法尽管在操作层面具有优势,但并未涉及更多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从而导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无故耗费的结果,并且在操作效果无法保证的前提下,甚至无法满足部分用户对网络系统服务的期望。针对这一问题,通常可以用户动态为依据的MR数据为分析基础,从中获得某个小区范围内无线信号的动态测试结果,从而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为无线网络全覆盖情况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也为问题的解决奠定更快捷、精确、充分的基础。除了为网络系统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依据以外,不可忽略的还包括对MR数据中用户位置信息缺失问题的处理。但就目前而言,未有更完善的技术能突破这一局限性,因此仍需加大研发投入。
此外,在MR数据定位分析的流程方面,首先,应在测试基础上获取测试指纹库的详细信息;其次,根据这些信息解释MR数据的各方面内容,并配备测试指纹库以及MR数据,最终获得定位。具体来看,我们在构建测试指纹库的过程中,并无法排除所有差异,因此在针对室内、室外信号差异时,我们应尽可能缩小该差异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应确保精确定位用户,从而为价值区域信息的获取、问题区域信息的获取奠定基础,从而为进一步的优化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在构建定位指纹库的过程中,以现场实测法为首选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用精密仿真法进行构建。其中,精密仿真法有助于提高获取到整片区域范围之内信号场强的效率,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尽可能排除包括传播模型、电子地图精度模型等部分的干扰。
综上所述,5G网络技术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网络通讯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网络规划对其应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依靠超密集组网进行网络规划,有助于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效率。对此,我们只有充分借助新技术,才能促进网络规划的精准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5G网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