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给中国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的第十八封E-mail
市场中,任何不同形态的产品,都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特有的商品特性,也赋予产业市场运行中的鲜明特征,进而构建出与其他产业所不同的样貌;久而久之,这种特性就被固定成某种表述概念——术语,又称“行话”。这些特性嵌套在市场形态中,有的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运行实务操作上;有的则是隐性的,深藏于业内约定俗成的规则中;在不同的产业环境下,某种特性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力,左右产业格局的影响力也不尽相同,或强或弱,或短暂或持久,往往是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但总归“万变不离其宗”;水泥产业当然也不例外,况且更加鲜明而突出。
“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门道”与“热闹”之间,划出了一道“行家”还是“生瓜蛋子”的分水岭,那就是看对商品特性及所形成的产业市场特征的认识水平如何。老板朋友们,整日处在水泥产品市场特性的漩涡之中,你是不知不觉间被这些特性弄得焦头烂额、任其摆布呢?还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游刃有余?这就看老板自己是否摸准了其中的“门道”!
列宁说:“概念、范畴不是认识的工具,而是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
借助水泥商品特性这个“梯子”,拨开眼前缭绕的云雾,让各种指标性信号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产业深处,解析当下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市场现象,参透各种商品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不是等于说找到了应对现实市场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点,不至于被光怪陆离的市场现象蒙蔽双眼,造成神经过度敏感的错乱或麻痹。亲爱的老板们,你的双脚登上了这个“认识的阶梯”了吗?是否果真跳望到了未来发展的“支撑点”了?
实际上,水泥产品在市场流通中的诸多特性,时时刻刻在市场竞争中相互勾连,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而相互间发生强烈的碰撞冲突,时而又勾肩搭背称兄道弟,时而抱团取暖咋咋呼呼,时而又偃旗息鼓装起哑巴来;总之,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温度”之下,它肯定会不断衍生出五花八门的幺蛾子,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看似匪夷所思但又有规律可循的市场现象,使得产业展现出独一无二的运行特征。
我始终认为,它还是构成水泥产业理论逻辑概念系统的“基因”,左右着人们的市场心理活动走向,导引出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产业行为逻辑,在企业家的手中衍生出不同阶段的商业模式,进而上演了一幕接一幕的形式和内容不断翻新的市场大戏。
所以说,大凡业界成功的案例,无不闪烁着妙用活用商品特性的智慧光芒,也折射出老板们对市场特性认知迈向了一个新高度;反之,那些包含着沮丧和泪水的商业败笔,那曾经雄心勃勃而遭遇败绩的案例,自然也少不了它的身影,只不过是扮演了讨厌的“反派”角色,耍起了“暴脾气”。
引申一步来讲,那些热衷于把个体的经验当成功秘籍,把某阶段的做法当制胜宝典,把一城一地的区域个案当救世真经,为啥东施效颦越学越不象,照葫芦画瓢越描越不成形,甚至误入了过时的、过性的所谓经验的旁门左道?为啥那些大力兜售自己的成功经验,总希望遍地开花结果,到头来却是处处遭到打脸?到底是为什么呀?“不知有汉,何谈魏晋”,忽略常识、流于皮毛、以偏概全,对水泥市场特性认识太过庸浅,而没有把握市场本质,才是病症之根。
决定成败的是隐含在市场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卓越的企业家从来就不会止于市场现象的表面,而是着力把眼皮子底下的市场现象背后的商品特性梳理清楚,将相生相克的关系捋顺了,捅破那层“就现象说现象”的窗户纸,自然不愁看不清来龙去脉,一切谜团和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基于十多年对水泥产业的跟踪研究,本人归纳出水泥商品市场至少有九大显著特性:高度区域性、季节性、不可贸易品、使用寿命耐久性、不可库存性、无金融性、资源性、散流体性、循环利用性。
现分成上下两篇加以简述,力求结合现实中的某些市场现象的成因,解析判读九大特性的结构性分层及相互作用关系,供大家分享。如能对业内外人士领悟水泥产业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的本质,有那么丁点的帮助,起到一个研判市场走向的索引作用,心里也倍感欣慰!
由于水泥市场的高度区域性、季节性,以前的博文曾专题阐释过了,只在这里开列出来,故不再展开陈述。
需要补充的一点,高度区域性与季节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倒是值得多说几句。由于高度区域性居于影响市场的核心地位,当仁不让的“一号角色”,在当下市场竞争中戏份很大,且不断演绎出无限精彩的片段,那星火燎原一般的季节性错峰生产,便是它们二者联袂主演的一大杰作,目前已成为左右市场价格走势和影响产业格局的主流现象。
常听到有老板这样讲:那还不是强硬的生态环保政策在起作用,再说还有行业自律呀!乍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人为干预市场的前提是什么?是要遵循和符合市场规律,“顶牛”、对着干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生态环保政策之所以如雷霆霹雳,行业自律也没有像过去那样迅速“流产”土崩瓦解,我们不可低估水泥市场高度区域性与季节性在其背后起到的支撑力量,否则,同样的生态环保政策压力,钢铁等其他传统行业限产,为啥会一波三折“翻烧饼”?同为产能过剩的行业,为啥自律不起来呢?追根溯源,是因为这些产业不具有水泥产业突出的高度区域性和季节性的市场特征,才使得水泥产业的境况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
尤其是称霸市场的高度区域性,致使水泥陆地运输和分销成本这两项相对较高,成本效益的驱动力是无比强大的,企业的“胳膊”再粗壮又怎么能拧过市场机制这条“大腿”呢!
不必去复述错峰生产从提出到全面推进的缘由和过程,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季节性、高度区域性产生的内在机制,对错峰生产、环保限产的投怀送抱,加之企业尝尽了产能过剩的苦头,过去曾上演过无数遍的市场乱仗,早把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冲击得七零八落了,毗邻市场之间的争斗仍会此起彼伏,行业自律也就一次次在冠冕堂皇的空话中瘪茄子了;再强硬的生态环保政策,也会被企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玩起了猴皮筋!即便在今天的情况下,处于弱势的东北地区,时不时还会传来错峰期被外来者骚扰“侵犯”的叫苦声!
高度区域性的威力之大,想必是老板们早就领教过了。借用专家们给出了的数据,在需求弹性较弱的环境下,相邻区域之间的水泥跨境运输费用,与区域内部运输费用之差,一般来说都在50元/吨左右。我们接着进一步解析,假如各个企业都遵守区域错峰生产的规则,这白白消耗掉的每吨50元的运费差值,就会在错峰限产导致供求关系变化后,摇身一变成了产品溢价,反之企业们都像以往一样去跨区域插上一腿,靠压低价格“抢食吃”,看似扩大了市场空间,但实际上,这每吨50元的运费差值,不仅没有转化为利润收益,肯定还会遭遇当地企业的低价抵抗反击,同时又因改变了那个区域内水泥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在恶性竞争的循环中一降再降,“多输”的局面就在一片“互怼”中形成了!
经过这么简单的一梳理,大家自然就明白了水泥企业,咋就一夜之间如大梦初醒,学乖了,自律了,对“错峰生产、环保停产、自律限产”由扯皮转向了步调一致,跳着脚鼓掌的手都拍红了。
我曾把高度区域性比作水泥市场特征中的“头牌花旦”,大凡业内市场发生什么“好事”与“坏事”“黑脸”与“红脸”,都会一股脑地扯到它的身上;在一定意义上讲,把高度区域性定义为水泥市场的核心特性,也不算浪得其名,况且它还时常更换马甲。这也是我最先将它独立成篇推介给大家的理由。
其实,业内人士一直存在一个认识误区,把高度区域性看做是水泥市场特性的全部,进而忽视和掩盖了其他的市场特征的作用;也有更多的老板们,把高度区域性狭义的理解为影响物流成本,目光仍停留在微观运营的运输费用上,而看不到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力。这些都是对水泥市场特性认识不够深化的表现。
依我看来,高度区域性既不能包打天下,更不是孤家寡人,而它恰恰是由于水泥产业光谱中的诸多特性,如不可贸易品、无金融性、不可库存性、散流体性等等,共同孕育精心打造出来,并且默默地将其推向市场的前台;一言以蔽之曰:所以在区域性前面加上“高度”一词,除了强调登峰造极的地位之外,同时也表明它在市场中强烈释放着自身内涵和作用机制。
由此可见,深谙水泥市场其他特性,对于水泥产业中的企业家来说,并不是聊胜于无,而是与高度区域性一样至关重要。
提出水泥产品的不可贸易品特性,即便仅局限于原料水泥产品,也会有些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定义不够精准,更不能全面体现本质规定性。我之所以提出不可贸易品特性,因为确实存在于水泥产品的市场流通中,尤其是与钢材等其他大宗建材产品相比,水泥这一特性主要表现为套利难、分销难。其实,这也解开了一个困惑已久的谜团:水泥与钢材等其他大宗建材产品,为什么在商业模式上大不同,任何简单的效仿都只会是东施效颦。
温习一下不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的概念,是指不同地点的同一商品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的商品。
众所周知,水泥商品流通中有两大软肋:一是怕水,二是怕倒运,属于易损品,商品损耗高,库存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除了水泥熟料可通过长途水运,水泥基本以200公里内的销售半径划定区域市场,加之水泥货值低、物流成本高、毛利小,这就形成水泥业特有的“区域市场、以产代销、厂家直供、区域定价”的商业模式,即便出现一时的跨市场的不均衡,明知道水泥产品会稀缺,预期价格上涨,中间商家只能是眼巴巴的垂涎三尺,很难利用跨市场不均衡套利赚钱,更不敢傻大胆囤积起来跨时套利,可见产品分销难是其他传统大宗产品不可比拟的。
一个现象值得老板们注意,大中小城市挂满了钢材批发大市场的牌子,星罗棋布,经销商动辄上亿元资金流转,购进卖出从中取利,可是却难觅水泥批发大市场的踪影,逐利的商家为啥都退避三舍,还不是由于上述谈到的分销难吗!
行业经验数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国水泥市场需求结构大体分为三大块:房地产占30%,基建占40%,农村需求30%。好在农村需求这三成市场,具有一定的消费属性,散装化程度也低,通过散装罐开展批发零售业务,多数为非主营业务,个别的小商户批量批发,也很难出现像钢材市场那样的大中型水泥分销商。
这样一来,不可贸易品特性又把高度区域性用力托举到了一个新台阶,为此,在区域性前面加上“高度”更显得理所当然了。可见,此乃是水泥市场多种特性勾连套嵌、相互传导的结果。
既然有着不可贸易品特性,自然还会内生出另一种作用机制,那就是水泥制造商对产业链高度依赖,市场价值的钟摆总向产业链下游不停地摆动。产品分销难,无法建立分销网络,水泥制造商要给产品销路找到市场出口,销给谁呢?当然是产业链下游的混凝土企业呀!下游混凝土市场消化掉大约70%的水泥原料,也担起了水泥产业成本输出、资金回笼的重担。
事实上,这些年来混凝土行业一直处于“三明治的夹层”,被水泥制造商与终端项目建筑商上挤下压,气喘吁吁,弯腰驼背,时不时对于上游“自毁产业链”爆发出诅咒之声,龃龉不断;假若上游水泥企业对此充耳不闻、幸灾乐祸,仍然抱残守缺,早晚会引火烧身。水泥制造商离开了产业链下游,等于说失去了一条产品分销、成本输送的大通道,一旦“肠梗堵”是会要命的。
所以,我十年前就曾指出,大型企业“玩熟料甩掉产业链”的发展战略,是一种权宜之计的短视行为,违背产业链价值规律的“光杆司令”,不介是孤家寡人,怎么能走得远哪!你有本事绕地球一周,三十年后这不又回到了原地。
这是无视水泥商品特性,盲目照搬别的传统产业商业模式惹的祸,想当然地站在上游原料端“撇脂”喝油,把水泥成品和粉磨污染这两个“包袱”甩给别人,不仅有悖水泥产业市场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也与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即使是一时得利但绝不会长久。
时至今日,水泥产业并没有跳出这个“大坑”,日前全面取消32.5低标号水泥的调门震天价响,以产品升级之名,行“自毁产业链”之实,宁愿以牺牲环保为代价,大企业们也要为严重过剩的熟料找出路,何时才能回归拥抱产业链的正途,值得期盼!
说到不可贸易品特性,还真有一个特例,就是对业界延续几十年的北方寒区“冬储水泥”业务模式;这个明显带有短缺经济胎记的、为了冬季资金周转和来年市场保有量而忽视经济效益的、把水泥产品质量丢在脑后的、利用水泥需求季节性低价预售部分水泥的“冬储春供”,硬生生地在市场通道中人为插入了中间贸易商环节的传统做法,终于被一则消息宣告快要寿终正寝了。日前,数家企业联名发出《告别冬季期货倡议书》(注:“期货”这个习惯说法不准确,有与国际通用的期货交易术语混淆之嫌,准确说应为“预定现货”)。仔细探究下来,由于冬季不便开工硬着头皮搞“冬储春供”,完全基于季节性的维度考量,强行改变了不可贸易品特性,增加了中间贸易环节;可为啥偏偏在这个时候要砸中间经销商的饭碗呢?说明在“错峰生产、环保停产、自律限产”的态势下,季节性被弱化了,不可贸易品特性再次回归,此消彼长,背后价值规律和高品质需求是推手。
同时,不可贸易品特性也抬高了现代水泥物流在市场中的地位。水泥属于资本密集型和高度区域化的行业,区域市场的范围小,容量十分有限,供求关系波动变化快,导致了区域市场的短缺与饱和,只不过是转眼之间的事情,昨天还有市场需求缺口,今天就一下子匪夷所思的“沟满壕平”,就连那些“老江湖”也是措手不及。
在不可贸易品特性和高度区域性的双重夹击下,现代物流成了竞争制胜的胜负手。仅举两例,先说一个做大做强的样板——海螺水泥凭借长江中下游沿线20多处水运码头,主导了华东、中南这块富得流油的水泥市场,不管是在水泥产品畅销或是价低滞销的态势下,都能维持着较高的盈利能力,令同业们刮目相看;可不要小看海螺水泥物流的这一长项,在同质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能够使得海螺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一大截子,进而与所有竞争对手判若云泥。再看一个摆脱困境的个案——大力改善江河水运物流条件,成了广西水泥市场“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每年通过水运物流销往广东市场的水泥,竟然高达2000~3000万吨,纾解了本区域产能过剩的矛盾,企业增加了效益。
现代水泥物流是解决不可贸易品和高度区域性约束的有用工具,早已为世界水泥产业发展规律所验证。日本、台湾地区现代水运物流对产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可遗憾的是,我国水泥企业对此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仅把它看作是影响成本的细微末节,而没有把它当成影响战略发展的要素,这算不算是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的表现,老板们自己要好好地掂量掂量一番。
还有一个跑到嘴边上的问题:既然水泥具有不可贸易品特性,到底需不需要营销,尤其是需不需要现代营销?这个长期争论不休发霉了的老话题,乌云压顶一般笼罩在产业的上空,这不仅是由于不可贸易品特性,也因为品牌的影响力不像其它工业品那般强大,所以在传统产业理念的束缚下,不需要营销的错觉得以延续至今;我的看法是:不仅需要营销,尤其需要“互联网+”的现代营销!
水泥有着更讲究性价比、更需要技术服务的产品,现代营销的精髓在于优良的性价比+技术服务,这就形成了水泥不可贸易品的独有模式,如果简单的拿来主义用快速消费品营销模式生搬硬套,那种卖出去拉倒的“裸品营销”,充其量再加上个售后“三包”,其营销效率和效用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预期。目前业界普遍实行的水泥直销与经销方式,不过是沿袭了快速消费品营销模式而已,或者说是一种翻版。
水泥商品特性和市场实践昭示我们,水泥产品现代营销不是单一产品使用价值的交付了事,应该服务于全产业链运营,将产品、技术与服务紧密捆绑一起,形象点说吧,只有产业价值链的藤蔓上结出来的瓜,才能充分体现营销效率和效用。
从深层次剖析,水泥产品不需要营销的阴魂不散,表明了水泥企业转型升级还不到位,基本上还不具备产品、技术与服务“三合一”的能力;水泥产业整合不到位,产业链严重“缺环”的碎片化;老板们缺乏营销创新意识,陷入传统营销的“路径依赖”,不善于把产品、技术、服务等优势资源,整合转化为市场营销能力。怎么说呢,这也是当下水泥企业最大短板之一。
水泥除了能源效率、物流成本较为突出之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它又是使用寿命长的耐久性产品;迄今为止,地球上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新建筑材料,能从价格、性能、环保和后期维护等方面都优于水泥,成为与它相媲美的真正替代品。使用周期长的耐久性再加上又不可替代,成就了水泥在市场上百年不衰的存在感。
水泥使用寿命耐久性长到什么程度?至少要以十年、几十年来计算,实至名归的建材产品中的“寿星佬”,让那些宛若流星般的快速消费品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也就孕育了一种水泥市场波动较大、频次高的独特现象:水泥区域需求市场极易在短时间内达到饱和,如果没有新增建筑工程大项目支撑,需求量立马会出现断崖式滑坡,可是一旦有新投资和建筑项目落脚,短期内就会产生大需求。
虽说,耐久性用吃奶劲拉长了水泥使用寿命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水泥消费需求量和频次,这也是水泥市场普遍存在的需求峰值拐点规律的内在因素。不止一次提及发达国家水泥需求经验,人均年消费量与人均累积水泥消费量的标杆意义(详见上篇博文),当这两项指标尤其是人均累积水泥消费量超过某一水平线时,水泥市场消费需求便会到达临界拐点,尽管由于各经济体存在着实际差异,在标杆平均值上下有所不同,但其规律不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是个例外;这一标杆性指标的市场效应,在2015年我国水泥产量由增变降也得到了验证。那只“无形之手”凭啥筑起了一条分水岭,恐怕主要缘于水泥产品使用寿命长的耐久性。
同时也要看到,耐久性释放出产品经济性的巨大优势,总会给消费需求加油助阵,不断刺激扩大增量市场空间,挤压那些企图替代水泥的新建筑材料的市场,所以才一向备受建筑商们的青睐,大大助长了使用水泥的偏好,“钢筋混凝土森林”遍布全球。
当然,水泥产品的经济性,并不完全是由使用寿命耐久性一项来决定的,还包括了原料、生产、技术、人力资源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譬如,石灰石矿山分布广泛、储量巨大、易开采、成本低;水泥持久耐用和操作简便,使用技术极易普及推广;水泥属资本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过程中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密集程度非常高,外来者进入的门槛较低;水泥价格相对低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此外,水泥产品更适用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薄利多销逻辑,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水泥使用寿命耐久性后面又缀上个明晃晃的不可替代标签,既然如此,人们总是试图把这种特性发挥到极致,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水泥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进而达到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创造美好生活。
话扯得远一些,今天,我们在世界各地欣赏到如此之多的作为历史文化符号的精美建筑,享受徜徉在旧时光中的那份惬意和好奇,在很大程度上应有水泥使用寿命耐久性的一份功劳。
业内人士常把高度区域性挂在嘴边,铭记于心,当做核心要素来考量,可是对不可库存性却不怎么提及。其实,不可库存性可不是尸位素餐,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高度区域性之母,其作用一点也不比高度区域性逊色,二者都因水泥产品形状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相伴而生,联手维护着水泥市场特有的运行机制,也强化了区域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然,不可库存性与后面即将谈到的散流体性状,可能关系更直接一些。
表面含羞但内心强大的不可库存性,使得水泥库容比成了判定某一区域水泥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最为敏感、最核心的考量指标,具有反映价格波动的超前性。去年以来,全国水泥和熟料总体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数字水泥网对80个主要产地库容比监测数据:46个处于小于50%低位库存,26个50%~60%的中位库存,只有8个大于65%的较高位库存。今年5月中下旬,全国水泥库容比仅为54%,比去年同期62%又下降8个百分点,滑到了历史绝对低位,其中华东库容比仅为47%。
尽管市场面临着水泥需求恢复相对缓慢、产能严重过剩的双重打压,但由于全国水泥库容比低,仍然无力按住水泥价格连续飙升的势头,“涨声”一片。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去年12月,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已经达到436.56元/吨,一年间累计暴涨了40.39%,比前五年同期平均价高出了110元/吨。大面积、长时段的“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把不可库存性的杀伤力,又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供给端紧缩导致市场出现紧张,水泥价格罕见的轮番持续上涨,部分地区已创历史新高,2017年全国水泥均价比上年高了26%,已摸到近12年来的新高,最高点现已突破了600元/吨。
那么,不可库存性在市场中的传导作用机制还有哪些呢?
它推动供给端的收缩与扩张,搅动水泥区域市场供求关系的快速波动。
价格涨跌背后的核心要素来自供给预期,当区域库存达到供大于求时,不可库存性就会推动价格下调,反之求大于供,价格就会上涨。拿长三角熟料价格来讲,去年11至12月间,连续四轮上涨,累计暴涨达140元/吨;而今年1月,长三角及沿江熟料却大幅下调130~170元/吨,在不到三个月内轮番上演暴涨暴跌,时间之短、升降幅之大,且波动之烈,实为历史上罕见。
不可库存性对水泥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令钢铁等传统行业望尘莫及,学不来,也做不到。虽说短期的库容比下降、价格上涨,也会给“僵尸”落后产能有了死灰复燃的机会,但在区域内强大企业的挤压下,结局肯定是苟延残喘的慢慢死去,这就是目前水泥产业的现实,用一个字概括:熬,专业一点叫做以时间换空间。
它赋予区域市场相对封闭性和“自洁”功能,增加了水泥市场供给端的透明度。
水泥产品的这种特性,使供给端的存货信息更加透明,价格信号更加真实,再加上不可贸易品特性的作用,容不下中间环节,业界企业对区域内库存明账一清二楚,不容易出现大忽悠的“啤酒桶效应”,这就自然会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的瞎猜和误判。
相对而言,比较其他快速消费品行业,如食品、日用品等,水泥企业决策和执行的难度并不算大,在某种程度上讲,经营水泥一点也不比早市卖菜的风险高,也少了一些进货出货时的纠结和忐忑,更不必担心压在手里卖不出去了。难怪这多年来水泥产业一直沿袭着老一套的商业模式不变,自然也很难吸引和聚集到一流的商贸人才,多数企业还是生产技术人才当家执棒。说一个奇葩的现象:在快速消费品市场里,一般商家即使涨价的愿望再强烈,但都不敢贸然出头率先提价,因为怕给别人“抬轿子”,自己“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即便是十拿九稳非提价不可,往往也是出其不意不声不响,闷头赚钱享受“头茬”高毛利。可是,水泥企业却对此无所顾忌,向来都是大张旗鼓的提前通知提价,甚至呼朋喊伴,唯恐左邻右舍不知道,就是如此的任性。
这种业界通行的惯例,为啥呀?主要是水泥的不可库存性起作用。区域内市场供求关系信息是个“透明鱼缸”,里面游荡着几条鱼一清二楚,企业能够精准地测算区域生产能力、库存量和需求空间,只要预判到库容比下降,于是就一边开足马力以超产能15%左右的产量补库存,一边摇旗呐喊联动同业厂家涨价;此外又有高度区域性在那里扎紧了区域市场的篱笆,不必太担心太多的外来产品输入“窜货”,所以等到供求平衡以后再降价不迟,这一波接一波、一轮又一轮的反复“翻炒”的市场动作,成了驾熟就轻的规定运营流程。
2017年,全国平均库容比整体维持在60%左右,比较前两年的70%低了10个百分点。目前“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的省份数量,同比去年翻倍,全国水泥平均库位仅有65%,市场涨价效应令整个行业欢呼雀跃;产量有效控制,库存同比处低位,价格上涨趋势明显,企业利润自来。这就是“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为啥会立马见效的谜底。
它怂恿企业加剧了区域控制力的争夺,产能扩张成了市场竞争决胜的重要手段。
为啥新增产能屡禁不止?为啥企业明知产能过剩还是对规模扩张情有独钟?大把大把撒钱将不可库存性推到了最高点,因为企业老板们盯准了规模效益的重要性,产能便成为了企业争夺焦点,谁不想掌控区域市场的控制力,“黑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呀!
由于高度区域性相对制约了单条生产线的规模,大企业无奈之下,不得已采取在不同区域建厂扩产、多点布局的竞争战略,宁愿产能利用率低一些,投资回报慢一些,也要全力赢得区域市场的话语权,一口吞下区域市场这块肥肉。再加上不可贸易品、高度区域性,又在旁边来个火上浇油,产能过剩的顽疾,又怎能不在严控中一次次的大发作呀!
全球水泥行业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困扰,目前全球水泥业产能约为62亿吨,至少可以满足未来20年的全球水泥需求,成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市场中的所有产业,那个不曾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产能过剩的危机,但像水泥产业这样易发、多发乃至全球普遍发生,还是不多见的;这也是同一“产业基因”作祟的通病,也再一次证明水泥产业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的独特性。
人性的弱点诱使企业往往总是过度地利用不可库存性,大刷在市场中的存在感,这样一来,就会在市场中形成一种反作用力,比如说,利用“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提价,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却害苦了产业链下游的混凝土行业,产业链“缺环”的弊端接踵而来,上游水泥原料就堵塞了通畅而稳定的成本输出通路和出口,如果一味地变本加厉任其发展下去,产业链中就会出现“堰塞湖”,到头来作茧自缚的大亏,还得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啊!
它拉大了区域市场间的不平衡,使弱势地区沦为低价和产能过剩的重灾区。
水泥市场总是处于多种特性的商业周期力量叠加中,不可库存性拉上季节性联合出手,致使那些季节性强的北方地区,因无法囤积,始终处于较为突出的弱势地位,只能遥望南方市场如火如荼、流油淌蜜,不住地咂着嘴心有不甘。一直在全国产业中处于“尾巴”位置的东北,就是令人最尴尬的例子。
区域不平衡不仅表现在低价位上,就连产能过剩这一灾星也跟着看人下菜碟,正所谓“黄鼠狼专咬病鸭子”。摘取网上数据来说话,北方地区中的华北、西北产能过剩超过50%,东北地区过剩超过40%;南方地区中的西南地区产能过剩超过30%,华东、中南地区超过25%。可见,整个北方区域的产能过剩明显大于南方。
它启动分销难、价格传导快的市场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由于水泥难以长期储存导致社会库存量较低,加之同质化条件下的非价格竞争因素较弱,水泥分销难、价格波动快一直是企业发愁的无解之题。这也就在某个市场区域内,给了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厂家做地销售产品,使得复杂的耗时费力的营销过程变得简单化,“船小好调头”,停产开窑、调价增(减)产相对快捷自如,为此在产业发展相当长的阶段中,导致了区域集中度提升慢;客观上,也延迟了去产能的速度和彻底性,使其效果大打折扣。
尽管表面上看来,水泥产业有一手“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的绝招,其实它要比钢铁等传统产业去产能还顽固得多,持续时间要长一些,毕竟“温水煮青蛙”不是一下子就能水沸开锅呀!
这一点得到国际水泥产业发展轨迹的充分验证,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全球水泥产能呈指数增长,增长了近三倍,生产商数量也增长到5000多家,这一切当然都离不开中国水泥产业高速增长的拉动。
所以,业界内外切不可为“错峰生产、环保停产、协同限产”的“产能休克”带来的市场效应而忘乎所以,为水泥自身特性的神通广大而得意忘形,那样就大错而特错了!九大特性在市场中相互嵌套、此消彼长,说不定还会上演“死窑”复燃、“僵尸”还魂的故事。
可以预想到的是,在存量博弈阶段,水泥产业旧模式的逻辑经历了狂奔之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增长囚笼;然而,这并不会阻碍现代水泥产业的进程,产业链才是发展的王道,强者恒强的局面已露出曙光。(下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