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2018-03-21 01:49张荣天
中国名城 2018年2期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研究

张荣天

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科技革命是影响21世界进程的两次关键性因素,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对于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这就说明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按照2012年中国城镇户籍人口标准测度,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5%,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80%均值,一定意义上也表明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相对较低,提升的空间较大。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日益上升的态势,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效应仍十分的显著;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交通、居住、社会、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主张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基于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之下,研究中国城镇化对于转型期我国城镇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受到人口、区位、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种因素动态影响的演进过程。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规划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城镇化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并且形成了地理学派、经济学派、环境学派、生态学派等不同主流、特色鲜明的研究学派,对于城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论文主要以近几十年的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相关的文献作为综述对象,试图通过较系统地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国内外城镇化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当前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薄弱之处,并对中国城镇化研究重新审视,指出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的新动向。本文从学术文献角度出发,试图找出一条透视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主基线,从而可以有效地指导我国城镇化实践。

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1.1 城镇化概念内涵研究进展

国外最早是由西班牙城市规划师A·塞尔达1867年在其《城镇化概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城镇化(urbanization)”这一基本术语。随后欧美国家学者对城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派别。美国学者赫茨勒[1]指出,城镇化是指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及人口在城市的大量集聚。沃纳·赫希[2]认为城镇化是从以人口稀疏并劳动强度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镇经济的发展过程。Wirth Louis[3]认为城镇化是农村的日常生活习俗、习惯、制度等方面不断向城镇生活方式质变的过程。美国地理学家J. Friedman[4]将城镇化过程区分为城镇化Ⅰ和城镇化Ⅱ:城镇化Ⅰ指非农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不同城市地域集中的过程等;城镇化Ⅱ指城市文化、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等在农村空间地域的扩散过程。美国索罗金[5]指出,城镇化是农村理念、行为、生活方式等不断转变为农村理念、行为、生活方式的基本演化过程。与此同时,随着世界信息化和全球化不断推进,经济运行方式、格局正在发生这剧烈变动,并对传统城镇化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及影响;斯科特[6]提出“全球区域城市”(GCR)的观点,并认为城市群、都市区、都市圈等概念的出现都反映了巨型城市空间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城镇化的内涵与外延也变得更复杂。

国内关于城镇化理论研究探讨相对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城镇化”基本概念逐渐从国外引入到我国,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及地理学等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偏重。①从人口城镇化视角看,国内学者较普遍地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杨重光[7]等认为城镇化既表现为城镇数量增加,也表现为城镇人口规模扩大。②从经济城镇化视角看,叶裕民[8]认为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空间集聚的过程;许成安[9]指出人口转移和集中仅仅是城镇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集聚才是城镇化最根本的内容;以上学者从分析城镇化的经济实质出发,认为城镇化是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主要通过工业化、专业化分工等来实现。③从土地城镇化视角看,吕萍[10]较早提出了土地城镇化的基本概念,指出土地城镇化是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并以建成区面积占区域总面积比重作为土地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④从社会城镇化视角看,城镇化意味乡村生活、行为方式等逐渐转变为城市生活、行为方式的质变过程[11];另外,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重新定义城镇化内涵及特征[12](图1)。

图1 各学科城镇化定义比较

1.2 城镇化格局过程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关于城镇化空间过程的研究始于对城市蔓延的关注。Gottman[13]把城市蔓延理解为大都市边缘不断地扩张;20世纪70年代前,城镇化空间过程研究多建立在对城市人口、社会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之上;之后,更多地将城市蔓延与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因素联系,不仅关注城市空间的扩张,更加关注城市生长驱动力。新城市模型(受限扩散凝聚[14]、分形增长模型[15]等)不断应用于城市动态演变探索性研究中。另外,随着RS、GIS技术在地理学广泛应用,为城镇化时空演变研究奠定了技术支持;其中,利用CA元胞自动机对城市系统空间复杂性模拟研究逐渐成为新热点;White[16]应用CA模型对加勒比岛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论证;Yikalo[17]等通过CA-Markov模型研究了葡萄牙Sesimbra的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Deal[18]从城市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综合集成生态学模型、CA模型、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等,构建城市化演变评价LEAM模型。20世纪90年代以后,石水照雄等地理学家开始总结日本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理论及实证[19]。另外,国外还有些学者运用不同数学模型、方法对城市时空变化模拟和预测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城镇化格局与过程方面研究取得了较丰富成果。

国内学者从土地利用变化、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研究了相关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等。许学强等[20]从市镇分布的、城市化程度、城市首位度等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省际差异特征;顾朝林等[21]从多维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城市化的格局、过程与机理;还有学者对区域尺度(珠三角地区[22]、中原经济区[23]等)、省域尺度[24]城镇化格局及过程特征进行剖析;伴随着RS、GIS技术的应用,时空尺度得以拓展,市域[25]、县域[26]城镇化时空格局得以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地理学界才开展CA研究,并运用CA模型对城市增长进行模拟[27];ESDA分析模型在我国区域城镇化格局时空演变差异研究中得到初步地运用[28];另外,还有学者运用logistic模型[29]、BP神经网络[30]等对区域城镇化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测。总体上,主要表现以下四方面特征:①3S空间分析技术、ESDA模型等有效地应用到城镇化格局与过程实证研究;②实证地域尺度不断拓展,不仅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研究,也对我国广大中、西部开展实证探讨;不仅对大宏观尺度城市群空间过程揭示,也对单个城市及城市内部的空间过程展开分析;③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逐渐应用到城镇化时空演变研究;④运用定量模拟预测模型,并对国内不同尺度的城镇化时空演变展开模拟。

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起步较早,恩格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论证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国外学者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的角度研究,配第·克拉克[31]指出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结构转变是与城市化发展的互动过程。W.A.Lewis[32]认为城镇化是指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受到城市工业部门高工资的吸引,从而产生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地域转移。美国学者库兹涅茨[33]指出城镇化宏观动力是经济发展,它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E.S.Lee[34]等学者建立“推力-拉力”理论,该理念认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源自于跟迁入地相关的正负因素,跟迁入地相关的正负因素、介入障碍和个人因素等有关,产业结构变化、社会心理与行为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推拉因素都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Sassen[35]剖析了全球化对城镇化动力作用原理,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全球城市。Manning[36]则认为住宅价格发生变化会通过改变劳动力成本而影响城市产业发展及其人口数量变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城镇化发展。总体上来看,国外学者关于城镇化机制研究范式:①从微观上研究城镇化中城市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②从发展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等学科分析城乡人口移动的影响因素;③全球化学者从FDI、国际贸易、全球劳动力分工角度分析全球城市的形成和重构机制。

国内学者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形成了一元或二元城镇化动力、多元城镇化动力、制度与要素推进动力、内生与外动力共同作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推动机制等代表性的观点。通过梳理试图将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行归类,分为主体行为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制度变迁动力机制,分别从这三大视角上来阐述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特征。①主体行为机制方面,许学强[37]指出政府、企业及农民是城镇化发展主要推手,并将城镇化动力划分为政府主导和由民间力量主导的二元机制模式。储德平[38]从不同迁移主体的迁移视角出发,考察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机制微观动力基础。②产业结构转换机制方面,刘艳军等[39]认为要素集散、条件促动、政府调控、投资拉动等维度剖析产业结构演变城镇化的响应机制。汪冬梅[40]认为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是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经济要素流动与聚集是城镇化的实现机制。③制度变迁动力机制方面,李保江[41]指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从而引起产业、就业等结构非农化重组的制度变迁。叶裕民[42]等认为制度对城镇化作用包括直接对城市化的作用和间接通过工业化作用两方面。罗小龙[43]在回顾苏南模式变迁和城镇化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提出苏南地区城镇化进入制度引领发展新阶段。

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国外早期代表性的地域结构模式有Burgess[44]提出同心圆带状结构(中心商务地区、渐移地区、工人住宅区、中等住宅区、通勤区)。Hoyt[45]研究指出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继续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即城市地域结构扇形理论。Mckerzie于1933年提出多核心理论,并经Harris和Ullman进一步得到发展,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的,而是围绕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业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等,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空间地域[46]。1963年E.J.Taffe[47]从城市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理想结构模式。L.H.洛斯乌姆[48]指出城市地区和乡村腹地之间存在着一个连续统一体,并提出区域城市化模式理论。穆勒[49]基于范斯(Vance1)1977年提出的城市地域概念,并进一步扩展多核心结构理论,构建了新的大都市城市结构模式,被称为“多中心城市模式”。P.Halo于1971年最早提出城市发展阶段模型,同时克拉森等人进一步修正了城市发展阶段模式[50],指出城市具有生命周期。另外,森川洋等对日本城市化发展基本模式、城市体系变化等方面内容也作探讨[51]。国外主要从静态和动态等不同视角对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较多解释,但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制度创新、动力机制等研究则相对较少(表1)。

表1 国外城镇化模型及特征

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城镇化发展模型研究,起初重点在于优先发展大城市、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的选择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速度及力度空前绝后,20多年来国内学者在对城镇化运动规律、表现特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演进过程以及各种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归纳出中国各种城镇化模式:①以城镇化阶段作为划分依据,可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城镇化[52];②以城镇化和工业化关系作为划分依据,城镇化发展模式可分为同步、超前和滞后型城镇化[53];③以城镇化规模作为划分依据,城镇化发展模式可分为为小城镇、大城市和大中小城市相结合城镇化[54];④以城镇化发动主体作为划分依据,可分为“自下而上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55]。此外,国内还有一些其它模式划分,如均衡型和非均衡型城镇化,还有学者对长三角[56]、珠三角[57]等特定地域的城镇化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另外,有学者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到自然地理、人口、经济、制度等方面因素[58]。当前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①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更偏重城镇化外在个性差异,对城镇化发展模式机理理论研究则相对较少;②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多拘泥于城镇化的现状特征,而揭示城镇化模式动态过程的研究相对偏弱。

1.5 城镇化调控路径研究进展

马克思(1867)等对城乡一体化理论作了深刻论述,指出未来社会不是固化城乡分离,而是城乡融合。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指出通过重塑城市空间形态,建立城市内部各种动态平衡;并通过限制面积、居住密度等基本措施,优化控制城市空间快速扩张[59]。勒.柯布西埃1925年提出了“光明城”规划,反对通过分散主义手法来解决“城市病”的思想,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来改造城市。恩维(Unwin)[60]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卫星城市”发展理论,是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二战以后,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抑制城镇过快增长逐渐成为当前世界城市研究最关注的话题;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城市蔓延现象不断加剧,如何抑制城镇化过快发展成为城市研究焦点,进而导致了新城市主义[61](The new urbanism)、紧凑城市[62](Compact City)、精明增长[63(]Smart Growth)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思潮涌现。另外,南半球发展中国家“城市病”日益显现,相继提出了建设新城、控制规模等一系列城镇化发展的调控策略[64]。

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城镇化调控路径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崔功豪[65]等较早对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贺彩玲[66]提出了城市多元化、网络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路径。张理茜[67]总结了干旱区、喀斯特地区、高寒地区、过渡区等不同类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模式,并构建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的框架理论。周详胜[68]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划分不同类型的政策地区,从各类地区的现状特征出发,提出了各具差异性的发展调控路径。马远[69]从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及社会稳定的角度提出城镇化发展分类路径。张岩[70]基于区域一体化背景,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路径。王超[71]从突破制度障碍、保障动力机制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的我国城镇化发展之路。另外,还有从城乡统筹视角[72]、产业集群视角[73]、低碳视角[74]、主体功能区视角[75]等不同视角提出我国城镇化优化调控路径及发展策略。

2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述评

纵观国外城镇化的研究进展,从不同角度、尺度上对城镇化展开较全面地探索与研究,理论体系建设与研究方法构建相对成熟;国外城镇化研究主要基于城镇发展历史脉络,从最初城镇化发展机制着手,并进行城镇化国际对比性研究,主要涉及到城镇化定义、方法论、空间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国外发达国家得益于工业化起步较早优势,基本完成了工业化阶段,其发展经验和研究成果值得深入学习,可为我国城镇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目前国内关于城镇化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内涵界定、区域差异、时空演变、发展模式、驱动机制、道路战略及优化调控等众多方面,并且地理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不同学科都对城镇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呈现出城镇化研究视角不断拓展的趋势;研究方法上主要涉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并且研究方法不断从定性向定量研究深化,借鉴到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城镇化研究方法体系不断地趋于完备;研究尺度上主要从大中尺度(全国、省域)不断向小尺度(市域、县域)逐渐深化发展,并且由简单的、个体的模式研究转变为复杂的、群体的乃至全球尺度范围的假说或实证研究,研究尺度逐渐不断地在丰富。因此,本文主要从研究内容、方法及尺度等三个层面对当前城镇化的研究进行初步评价。

2.1 研究内容层面评价

关于城镇化研究从起初概念、特征等定性描述分析,逐渐到对城镇化的内涵本质、外延拓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格局过程、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优化路径等相关内容展开了较详细地论述与实证探索,尤其国内学者对于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以及对比研究,对城镇化动力机制形成较为成熟的认知;同时,对于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提炼出典型区域(苏南、珠三角等)城镇化发展模式内涵特征等,对不同区域城镇化推进路径形成较为成熟的看法;因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内容体系也在逐渐不断完善,并且一个多元化视角的城镇化研究内容体系正在逐渐构建;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及驱动机理分析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多视角分析研究框架,特别是对宏观制度变迁、微观主体迁移与城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揭示方面仍显现出一定的不足,这也是国内城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重要研究领域。

2.2 研究方法层面评价

关于城镇化的研究方法总体上呈现出从定性描述分析向定量数理模型研究转变、从个案的剖析向区域实证探讨研究转变、从单学科单视角的分析向多学科多视角的分析研究转变,多重转变的有效叠加促使我国城镇化研究方法不断趋于完善。当前关于国内外城镇化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地理信息科学、计量经济学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分析方法与模型,但是基于各学科的交叉研究多停留在初步地借鉴层面上,仅仅简单的运用一些定量方法来分析城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缺乏深入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范式来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研究,丰富我国城镇化的研究方法,拓宽我国城镇化探索新视角,促使我国城镇化研究纵深发展值得关注与探讨。

2.3 研究尺度层面评价

时间尺度上来看,关于城镇化研究从最初的以静态定性描述为主,不断走向动态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揭示,在分析城镇化的格局过程、区域差异等方面也涉及到长、中及短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探讨,我国城镇化时间尺度研究相对比较综合,但还需要深化长时间尺度的城镇化发展规律的探讨,并着重深化对比不同时间上的尺度效应;空间尺度上来看,目前关于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涉及到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机制与路径研究;同时,当前我国关于城镇化研究空间尺度涉及到大空间尺度的区域、省域,中观尺度市域,也有学者关注到微观尺度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律剖析,但当前研究仍主要集中省域、市域空间尺度上,县域尺度上的城镇化研究仍相对薄弱,揭示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律有待深入;尤其对于区域内不同时空城镇化发展尺度差异及效应探讨相对鲜见。

3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展望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力度的不断加大,一系列城镇化现象与问题更加显著,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各种弊端日趋凸显,对具有空间地域特征的城镇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广阔舞台;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新型城镇化”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成为城镇化研究转型重要切入点,关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也将会不断地日趋丰富;基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转型理论研究,并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初步地判断出未来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方向:

3.1 加强我国城镇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建设

虽然目前国内对城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总体上我国城镇化研究理论基础依然很薄弱,处于借鉴西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阶段。由于当代中国城镇化过程面临的问题更为错综复杂,西方经典城镇化理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当前中国实际。因此,应充分利用西方城镇化研究成果,借鉴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特征,建立一整套具有我国地域特色城镇化理论和方法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要加强城镇化自然与人文、科学与政策相结合的研究,深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中国城镇化研究视角;加强城镇化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丰富我国城镇化研究方法,提升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完善我国城镇化的内容体系;研究视角上力求体现地方、区域与全球三层面的和谐融合,基于全球高度来看待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有效推进中国城镇化实践。

3.2 构建城镇化格局演变的多尺度分析框架

目前关于城镇化的研究更侧重于对国家层面、东部典型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等)研究,还更应关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深入研究,探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进一步深化与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规律对比分析,提出更具我国地域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路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我国城镇化理论研究体系;同时,当前我国城镇化的研究更关注在区域、省域等大空间尺度上,对中、微观尺度领域的系统研究相对偏弱,这一空间层次一直是各级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深化城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从案例实证研究出发,通过先进技术应用与实地走访途径获取新数据,试图构建多尺度区域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的研究范式。

3.3 建立城镇化发展的多视角机制研究体系

目前关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已从不同视角上展开了一定探讨,并且逐渐形成不同机制研究学派,但未形成统一分析框架;试图构建出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多视角综合驱动机理研究体系,建立宏观(环境变化、制度变迁等)、中观(产业转换、交通发展等)、微观(农民、企业迁移等)多视角综合驱动机制研究框架,探讨区域城镇化的不同尺度影响因素及综合驱动机制,并且揭示出区域城镇化不同尺度机制内在的相互作用机理,深入地解释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特别需要加强对宏观视角上制度变迁与区域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强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对城镇化发展驱动分析;另外,还需要强化微观视角上主体(农民、企业)迁移视角对城镇化发展影响机理剖析。

3.4 探讨城镇化发展的分类调控优化路径

城镇化主要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是传统的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在当代中国人的城镇化主要是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农民市民化是当代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今后我国城镇化发展释放了转型新信号,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发展新的增长引擎,是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最重要方向,而如何实现人口城镇化将成为当前城镇化研究的新的增长点,也是当前新型城镇化所关注的重点核心。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建设的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区情,借鉴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转型发展中先进经验,探索出能够保障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路径设计,试图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分类指导路径模式,这也是城镇化研究最为重要的政策落脚点。

[1]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沃纳. 赫希.城市经济学[M].刘世庆,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Louis W.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49:46-63.

[4]Friedmann J, Miller J. The urban field[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5,31:312-320.

[5]Pitirim A. Sorokin. Sociology of My Mental Life, in Philip J. Allen.Ed. Pitirim A. Sorokin in Review. [M].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1963.

[6]Herold M. The spatiotemporal form of urban growth: measurement,anslysis and modeling[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3,86:286-302.

[7]杨重光,刘维新.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

[8]叶裕民.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32-38.

[9]许成安.城市化本质及路径选择[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44-449.

[10]吕萍,周滔.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8):24-28.

[11]魏冶,修春亮.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9):1679-1687.

[12]刘传江.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潜力与创新[J].城市问题,1998,3:11-14.

[13]Gottman J. Megalopolis: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J].Economic Geography,1957,33:189-220.

[14]Fotheringham A S. 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 and the fractal nature of urban growth [J].Paper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89,67:55-69.

[15]Leorey O M. A framework for linking urban form and air quality[J].Environmental Modeling Software,1999,14:541-548.

[16]white R, Engelen G. Cellular automata and fractal urban form:a cellular modeling approach to the evolution of urban land use paten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3,25:1175-1199.

[17]Yikalo H, Araya.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urban land cover change in Setiibal and Sesimbra, Portugal [J]. Remote Sens,2010,2:1549-1563.

[18]Deal, B C Farello, etal. A dynamic model of the spatial spared of an infectious disease: The case of fox rabies in illiniois [J].Environment Modeling and Assessment,2005,5:47-62.

[19]孙娟.浅评《日本三大都市圈:变化中的空间结构及未来展望》一书[J].国外城市规划,2002(4):45-46.

[20]许学强,叶嘉安.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J].地理学报,1986,41(1):8-14.

[21]顾朝林,于涛方.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2]黎夏.利用遥感监测和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扩张过程—以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1997,16(4):56-61.

[23]李波,张吉献.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区域差异时空演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3):167-171.

[24]李雪梅,张小雷.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1,30(2):348-358.

[25]何春阳,史培军,陈晋.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J].地理学报,2002,57(3):363- 371.

[26]马荣华,陈雯,陈小卉.常熟市城镇用地扩展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3):418-426.

[27]周成虎,孙战利,谢一春.地理元胞自动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8]钟业喜,陆玉麒,雷延军.江苏省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0):1637-1641.

[29]王远飞,张超.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与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J].经济地理,1997,17(4):8-13.

[30]郭志仪,丁刚.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研究—以BP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6,6:3-8.

[31]Clarke K C. Gaydos L J. A Self-modifying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of historical urbanization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1997,24: 247-261.

[32]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Manc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33]Kuznets 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 1-28.

[34]Lee E S. A theory of migration[J].Demography,1966,1:232-242.

[35]Sassen S.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M].London: Pincporge Press,1994.

[36]Hutton T. A service industries,globalization,and urban restructuring within the Asia-Pacific:New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and Planning Responses[J]. Progress in Planning,2003,61(1):123-145.

[37]许学强,阎小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8]储德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机制:基于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迁移的微观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14.

[39]刘艳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与调控[J].地理学报,2009,64(2):153-166.

[40]汪冬梅,刘廷伟.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15-20.

[41]李保江.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变迁模式及绩效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0,2:5-10.

[4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3]罗小龙,张京祥,殷洁.制度创新:苏南城镇化的“第三次突围”[J].城市规划,2011,35(5):51-68.

[44]Burgess E W. The growth of the city[C]//Park R E, E W Burgess, R D Mckenzie (eds).The 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5:47-62.

[45]Hoyt, H.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M]. Washington, D C: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1939.

[46]Harris C D. The nature of cities [J].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45,3:7-17.

[47]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8]Coase, Ronald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49]荣玥英,郭思维.城市边缘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1,4:93-100.

[50]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1]森川洋.日本城市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改良[J].柴彦威,译.国际城市规划,2007,22(1):5-11.

[52]崔裴,李慧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两种模式[J].城市问题,2012,6:2-8.

[53]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54]郑德高.分层城镇化和分区城镇化:模式、动力与发展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13,6:26-32.

[55]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54(2):106-114.

[56]宁越敏.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机制、模式与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2009,5:8-14.

[57]陈鸿宇,周立彩.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分析[J].岭南学刊,2002,1:33-37.

[58]毛蒋兴,薛德升.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J].规划师,2006,5:76-79.

[59]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0]王千,赵俊俊.城镇化理论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6):98-101.

[61]Charter of New Urbanism[M]. Charleston, USA: The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Urban Forms,1996.

[62]方创琳,祁巍锋.紧凑城市理念与测度研究进展及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7,4:65-73.

[63]奥利弗·吉勒姆.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M].叶齐茂,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4]韩琦.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J].拉丁美洲研究,1999,2:43-48.

[65]崔功豪.近十年来中国城市化研究的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8(1):1-5.

[66]贺彩玲.中国城市化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67]张理茜,蔡建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发展路径选择流程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1):2764-2772.

[68]周详胜.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化”路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21(8):3-8.

[69]马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

[70]张岩.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71]王超.城镇化战略转型:系统关系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J].前沿,2013,11:134-137.

[72]向建,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重庆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13,7:82-87.

[73]范卿泽.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74]李猛.低碳视角下中国城市化路径的思考[J].新视野,2011,3:23-25.

[75]刘桂文.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路径探析[J].热带地理,2010,30(2):194-199.

猜你喜欢
城市化城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