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凤兰
【摘要】目的:了解居民急救自救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居民急救自救知识普及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1 2月31日因急性事件造成伤害自行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选取152例进行分析。结果:居民急救自救意识强,急性事件一发生,都会选择自救。但处理方法不当,错误率高达96.7%。结论:居民正确急救自救知识缺乏,其中年龄、学历、职业对正确施救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重视居民急救自救知识普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正确急救自救知识普及率。
【关键词】居民;急救;自救;普及
日常生活中不良的急性事件常有发生,这些不良的生活事件和自然灾害,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1]。掌握正确的急救自救知识及应用能为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争取时间,也为患者去医院就诊获得有效治疗时间提供有利保障。调查发现社区居民中懂得急救知识者不多,而且其中多数人员掌握的急救知识不全面,难以开展有效的自救或互救[2]。笔者对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急性事件自行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选取152例居民对应对急性事件发生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错误的处理方法进行正确指导,具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因急性事件造成伤害自行来我院就诊的152例患者。其中男性67人,女性85人,年龄分布5月至85岁,且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按学历分类:小学及以下学历77人,占总人数50.66%,中学学历45人,占总人数29.61%,大专及以上学历30人,占总人数19.73%。按职业分类:专业技术人员27人,占总人数17.16%,普工22人,占总人数14.47%,学生55人,占总人数36.18%(其中学龄前儿童38人,占学生人数中69.1%),其它48人,占总人数31.58%。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制定访谈大纲,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急性事件类型,急救自救方法,获取急救知识途径等内容。由专人负责,采用直接访谈法,采取半开放式提问,与研究对象按访谈大纲进行访谈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调查发现研究对象在生活中发生的急性事件主要有:烧烫伤、外伤、急性中毒、异物梗阻,其中外伤(45.39%)与烧烫伤(32.24%)所占比例分别居第一位与第二位。急性事件一经发生研究对象第一时间会利用自身己知知识进行处理,随后至医院就诊,但错误率高达96.7%(正确例数/总例数)。获取急救知识途径主要有:网络信息(33.55%),各种宣传栏(21.05%)、杂志(11.85%),知识讲座(16.45%),其它(17.10%)具体调查结果见表l。其中年龄、职业、学历,对研究对象应对生活中急性事件发生正确施救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调查结果见表2。
3 结论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3]。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约70万,占居民死因的第四到第五位,是1-34岁人数的首要死亡原因[4]。分析发现急救自救知识掌握程度与年龄、职业、学历相关。18岁-45岁掌握急救自救知识正确率最高。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急救自救措施实施正确率高于大专学历以下者。专业技术人员比普工及学生们急救措施实施正确率高。有调查显示家庭经济情况、自觉健康状况越好,急救态度越积极。掌握急救知识能够增加施救信心;家庭经济情况对急救态度的促进作用与其他文献报告相似[6],经济收入较高的家庭相对文化程度会较高,对健康知识、急救知识可能关注较多。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计,2010年我国民众应急知识普及率只有1%[6]。许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10%-40%,日本中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92%[7]。有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没有参加急救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课程开展少[8]。有调查显示,72.1%的大学生对急救培训感兴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较高,急救培训可提高急救意愿[9]。
4 讨论
正确的急救自救知识能降低急性事故造成伤害程度,提升居民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在应对急性事件中,能采取正确的急救自救处理措施,与个人年龄、职业、学历相关。有关部门应重视市民急救知识普及,提高居民急救自救知识及应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及学历,制定相应的急救自救知识手册对市民进行发放。在公共场所适当张贴急救自救知识宣传海报、播放公共急救自救知识相关视频教学,相关部门组织急救自救知识讲座结合实际操作现场培训指导。争取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人能在想学习急救自己相关知识时,通过上述途径等得到有效指导。此外,每个人应重视自身急救自救相关知识的学习,主动学习急救自救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帅琴瑛,陆玉,张凤玲,我国居民急救知识普及应用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8 (03).
[2]黄雯婕.629例社区老人院前急救护理调查[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 (14).
[3]陆宁,《现场急救处置》课程开设的可行性与实施办法初探[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02).
[4]张雁,温新华,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06 (20).
[5] AXELSSON A B,HERLIZT J,HOLMBERGS, et al. A nationwide survey ofCPR training in Sweden: foreignborn and unemployed are notreached by training programmes[J].Resuscitation, 2006, 70 (1): 90-97.
[6]王树明,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必修课程[J].教育与职业,2013 (22).
[7]史晓伟,张新定,国内外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 (16).
[8]陈唯,徐昌圆,曹彥,广州市大学生急救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7,33 (20).
[9]曹艳萍,韦燕金,周振宇,影响大学生对陌生人实施现场救护意愿的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 (09):1076-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