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健康

2018-03-20 02:29谢岱辰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健康影响

谢岱辰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和生活压力日益加大,人们的心理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冲突,一旦情绪调节不当便可能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中医情志与健康的研究,本文就情志与健康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中医情志;健康;影响

情志乃中医对情绪的特殊称呼,也是现代心理学对情绪的中医命名。情志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所作出的相应反应,不仅影响每个人的思维活动,更与人类的健康紧密连接。在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因素中起到桥梁与枢纽的作用。

1 情志概述

情志在中医学上可以统称为七情,分别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其中情志活动,是人体在面临外界环境改变时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做出的相应反应,情志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是不会致病的,但是若持久、强烈、突然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时,便会引起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气机紊乱,最终引发各类疾病[1]。

2 七情的致病特点

2.1 侵袭内脏

七情是以内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当人体的情志发生变化时,但是如果七情不及时或者太过便可能直接对内脏造成损伤,并且心具有藏神的作用,也是五脏六腑的核心,一如你一旦情志给内脏造成损伤,必须首先影响人的心神,再对其他的脏腑产生间接影响,便会引起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气机紊乱,最终引发各类疾病。纵观《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内经》等医籍中均有相关记载,指出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均与喜有关,无论是过喜还是过悲,均会导致伤心;肝的生理功能主要跟生氣有关,如果过度生气会伤及肝;脾的生理功能和思虑有关,如果思虑过度应伤脾;肺的生理功能和忧虑有关,因此如果过度忧虑将伤及肺;肾的生理功能与恐惧有关,如果恐惧过度会伤及肾。由此可见,过度喜乐,会引起神志失常、精神涣散;过于发怒,会丧失理智,出现冲动;过于恐惧,会引起神不守舍、神气散失。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交流的复杂性,所以平日体验到的情结往往是多种情绪的组合。所以,七情内伤,即便是一种情志也会给人带来影响,更何况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情志。例如:惊喜、恐惧、忧思、郁怒等情志交织会引起疾病,轻则对一个脏腑产生影响,重则伤及多个脏腑。心肝脾作为人体三大脏器,在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发挥重要影响,因此一旦情志内伤时最先伤及的便是心肝脾,从而引起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心神不宁、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健忘,精神失常;易怒、两胁胀痛、善太息,月经不调;食欲不振、食不知味、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忧思忧虑等症状。

2.2 影响脏腑气机

脏腑的元气运动变化在情志活动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七情的变化均和脏腑的气机变化有关。在《素问·举痛论》中便有如下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其中怒则气上主要指的是当人体过于愤怒时会引起肝气疏泄太过,引起气机上逆,改变并走于上的病机。人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头胀、面红耳赤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昏厥,个别还可能出现腹泻、腹痛的临床症状。喜则气缓,主要指的是当人过度喜乐时,轻则引起心气涣散不收,重则出现神不守舍、心阳暴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精神无法集中,更有严重者伴有狂乱、神志失常的症状,也有少数表现为气息微弱、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症状。悲则气消:主要指的是如果人过度悲伤会伤及肺,引起肺气宣泄失调和肺阴耗伤,常伴有气短、精神不济、四肢乏力、懒言等症状。恐则气下,主要指的是若人恐惧过度会伤及肾,因此肾气失固,气机下陷。常表现出大小便失禁、腰膝酸软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遗精。惊则气乱,主要指的是若机体遭受惊吓后,会引起心神不定,气机逆乱,出现惊慌失措、惊悸不安等临床表现,严重时还可能精神异常。思则气结:主要指的是如果机体思虑过度,会伤及脾,引起脾运化失调,水湿代谢异常,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者大便固结等症状[2]。

由此可见,情志内伤除了会引起脏腑气机失调,从而进一步对机体的气化过程产生影响,最终导致精气血津液代谢紊乱,诱发各种疾病。气机郁滞时间过久,又会化热化火,引起火热内生。所以情志与健康不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情绪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假如情绪积极乐观,并且七情适当反应,即该怒则怒,该悲则悲,怒而不过,悲而不沉,不仅可以维持身体的康健,更有利于疾病的好转乃至痊愈。相反,假若七情波动过大,意志消沉、悲观失望,不仅诱发各类疾病,甚至还导致病情不断加重。因此,情绪是健康的晴雨表,适当的情绪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并能促进疾病的恢复,情绪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又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使我们生活充满着未知与期待。

3 小结

在本次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中医知识,初步了解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中医的整体与统一,辨证与论治,五脏与六腑,情绪与健康,辨病与治病,理法与方药等等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我会继续探索中医的奥秘,挖掘中医这座知识的宝库。

参考文献

[1]钱会南,中医情志病的病因病机与诊治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 3,31(04):711-713.

[2]江雪芳,论中医情志对健康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12,41(06):152-155.

猜你喜欢
健康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