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瑛 胡静 周明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脑梗死偏瘫患者6 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组,各30例。甲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结果:乙组护理后的Fug卜Meyer运动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后的甲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用功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中医特色护理;康复训练;生活质量;运动功能
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中较为多见的疾病之一,在近些年中其患病人群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l]。但是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普遍提高,然而并发症问题仍对患者造成困扰,尤其是偏瘫问题。为进一步证实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治疗的改善效果,本次抽取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进行研究,详情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甲、乙组,各30例。甲组:有2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范围在46~75岁,均值为(61.63±4.76岁)。乙组:有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范围在45~75岁,均值为(62.57±4.67岁)。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甲组患者在并且平稳后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了:①正确肢位摆放练习:帮助患者选取正确的肢体体位,2h/1次,当帮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时,应将患肢放置与功能位,并且棉被的松紧度及重量应该适当,将软垫垫于患者患肢下,避免患肢过多与床铺接触。②坐位练习:患者行侧卧位,之后再侧屈患者身体与颈部,将健侧肢体将患侧肢体勾住,再慢速移至床边,告知家属推压患者膝盖与小腿,帮助患者缓慢坐下和起立,50~200次/d。⑧站立练习: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对患者进行站立练习,当患者仍旧站立苦难时,可先在床边进行下垂床腿练习,3 0min/d,并50~200次/d起立练习。④步行练习:依据患者病情特点,指导患者开展不行练习,500~1000步/d,早期可依靠扶手和椅子进行,之后逐步过渡,但应适量,避免对关节造成损害。
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①穴位按摩:穴位按摩除了有效促进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外,还能够对关节韧带挛缩进行有效抑制,增强患肢的运动能力,选取患者对应肢体运动障碍的相应穴位,每日早晚分别进行1次按摩,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均为3分钟,保持适当力度;但患者为下肢运作障碍者,可选取太冲、足三里、髀关、伏兔、梁丘、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按摩;当患者为上肢运动障碍者,可选取内关、曲池、肩井等穴位进行按摩,可发挥化瘀解痉,气血通畅的作用,以免患者患肢出现肌肉萎缩[2]。②情志护理:悲伤、忧虑在中医中认为会导致患者气滞血瘀、肺气不畅、郁结于心,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多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增加患者喜悦情绪以减轻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建议患者多聆听轻快的英语、电影或者戏剧,转移心中忧虑,而且多建议患者家属与患者沟通,帮助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利用暗示法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并向患者讲解经治疗后的康复案例,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树立治疗信心[3]。⑧针灸疗法:因患者而异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施针,可缓解局部血脉不畅现象,并对气血进行调理,以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当患者存在肝肾阴亏情况时,可选取患者的肝俞穴、肾俞穴、三阴交、太溪穴为主穴进行针灸;当患者存在血虚寒凝时,可选取命门、大椎穴为主穴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当患者存在肺脾气虚时,可选取足三里、脾俞、肾俞为主穴进行针灸,1次/d,3 0min/留针[4]。④饮食护理:中医十分重视食补,食补在中医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食补可保障机体的营养供求,能够促使患者体力迅速恢复,对体能进行补充,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脑梗死患者因以辨证施食、因时因地为基础,合理搭配饮食,灵活选取食材,并合理搭配,多以清淡、瓜果蔬菜为主,避免发生便秘,并且少量多餐。
1.3 疗效评定标准
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对患者护理前、护理12周后肢体的运动肝功能进行评分,其中的评分标准分别包括了上肢功能评分值合计为66分,下肢分值合计为34分,总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恢复状况越高。
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护理前、护理12周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共包括了8个维度,共计36个问题,满分100分,总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统计数据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百分数、(x±s)加以表示,应用X2、t值进行表示,并录入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若P值小于0.05时说明比较的数据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乙组护理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后的甲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患者引发脑梗死后,其中枢神经仍旧保留有可塑性,这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展开阶段性的康复训练,虽然能够获得一定成效,但仍旧存在局限,再加上脑梗死偏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引发多种合并症,需要很长的康復时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不利于患者预后。中医特色护理结合了中医辨证的护理技术以及理论,区别于常规护理中整体护理观念,而更增加重视患者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5]。经长时间的临床研究证实,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与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额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患者的接收程度高,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乙组护理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后的甲组(P<0.05)。此研究结果与尤玉樱的研究结果相近[6],表明了患者经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后取得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用功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王艳婵,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04): 26-27.
[2]杨桂花,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 22 (35):198-199.
[3]郭闫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 (02):17 4-177.
[4]冯秀玲,萧碧婷,基于家庭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病人中的康复效果[J].全科护理,2016,14 (17):1744-1746.
[5]丛娜,中医特色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 (36):253-254.
[6]尤玉樱,中医特色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16 (16):22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