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2018-03-20 02:29李诗洪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标准化

李诗洪

【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之间分娩的102例婴幼儿,将其均分成实验组(n=51)和常规组(n=51),常规组开展普通儿童保健,实验组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将两种干预效果分析对比。结果:在婴幼儿疾病总发生率上,实验组(7.84%)少于常规组(25.49%),对比差异较明显,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PDI、MDI、体重和身高水平上,两组在干预前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率。

【关键词】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婴幼儿早期发育

人一生中的重要发育阶段为婴幼儿时期,这一时期的发育情况与后期成长密切相关。现今婴幼儿父母逐渐重视这一问题,但是针对这一时期的教育容,大部分家长未经专业教育或培训,仅凭经验或网络、书籍等路径学习,致使效果不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婴幼儿早期发育[1]。因此对婴幼儿开展早期标准化保健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次针对婴幼儿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早期发育的影响展开了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之间分娩的102例婴幼儿,将其均分成实验组(n=51)和常规组(n=51)。入组标准:以上婴幼儿全部为足月分娩,家长均知晓并同意此次实验内容。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患儿、黄疸患儿和窒息患儿。实验组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5个月至2岁,年龄均值为(1.21±0.24)岁;常规组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7个月至2岁,年龄均值为(1.32±0.33)岁。以上两组患者常规资料之间差异较小,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开展普通儿童保健,主要内容包括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并为其讲解婴幼儿早期发育的保健的重要性和一些日常注意事项等。实验组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详情如下几点:

1.2.1 喂养指导

根据婴幼儿家长接受能力为其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叮嘱其尽量在婴幼儿出生六个月内维持母乳喂养,如果出现母乳不足现象,可根据其自身情况选择配方奶粉,以开展喂养活动。在进行母乳喂养过程中,母亲需适当的补充机体营养,并食用健脑食品,进而增加乳汁量和质量。出生六个月后,可根据婴幼儿具体情况适当的增添辅食,主要以含有微量营养素食物为主。待其完全断乳后就需予以其钙和蛋白质,并保证每日的摄入量[2]。随着婴幼儿的不断发育和年龄的增长,要适当的为其提升进食量,如果出现偏食现象,要尽早改正,避免产生营养不良等现象。

1.2.2 接种疫苗和防治疾病指导

对其家长开展相关常见婴幼儿疾病知识教育,如肺炎、贫血、腹泻等,主要以疾病预防方式、治疗方案、临床症状、注意事项等知识为主。若发生疾病后家长需每日对其皮肤清洁一次。同时为其讲解接种疫苗相关知识和重要性,并叮嘱其按照接种手册要求定期带领婴幼儿到防疫站进行接种。

1.2.3 早期教育指导

重点为家长讲解早期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加强其中重视程度。可予以家长一些宣传手册,并为其播放相应视频,可加深家长对早期教育了解程度。针对6岁以下的儿童,家长需带领其定期开展神经心理发育检测,进而了解和掌握婴幼儿多方面能力发展情况,如社会交往、语言、认知、精细动作以及运动等,并根据结果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开展早期教育,以促进婴幼儿综合发展[3]。

1.3 观察指标

将婴幼儿干预前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体重、身高以及疾病案发生率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实验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选用(x±s)表示,以t检验,差异较大时,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102例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

两组婴幼儿在PDI、MDI、体重和身高水平上,干预前两组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全部优于常规组,差异全部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l。

2.2 对比102例婴幼儿疾病发生情况

两组婴幼儿在疾病总发生率上,实验组为7.84%,常规组为25.49%,组间差异较大,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心理和机体生长是婴幼儿早期发育的重点内容,大部分家长也较重视此项内容,但是部分家长未经过专业指导和培训,又受到日常习惯的影响,使其易形成多种误的育儿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婴幼儿生长发育[4]。相应的环境原因和遗传原因均会影响婴幼儿的综合发育,而早期教育则与其生长发育、今后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商水平密切相关,这就突出了开展保健干预的重要性和有效性[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逐渐重视婴幼儿早期发育,并对儿童保健干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予以婴幼儿科学合理且标准的儿童保健干预效果较好。

在此次实验中,常规组开展普通儿童保健,实验组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结果实验组在PDI、MDI、体重和身高水平上,干预前和常规组差异较小,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对婴幼儿家长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有助于指导其科学、正确喂养婴幼儿,以确保其健康成长和发育。实验组婴幼儿疾病总发生率7.84%,显著少于常规组的25.49%,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可使家长更熟悉和掌握多种疾病防治措施,进而减少和预防多种疾病的产生。

总而言之,婴幼儿开展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取得了确切的效果,能够确保婴幼儿健康生长发育,还能预防多种疾病。

参考文献

[1]李倩,陈霓,曹燕,早期综合发展促进干预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 (11):1301-1303.

[2]陈燕玲,曲桂玉,方家琪,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 (80):803-805.

[3]周启立,早期综合干预对早期早产儿体格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 (09):1881-1883.

[4]吴晶,李佳,杨瑾,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 (09):274-275.

[5]張菲,早期儿童保健对婴幼儿身体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 (29):126-128.

猜你喜欢
标准化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印发施行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推进服务标准化,助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