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实现

2018-03-20 14:00:59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控制技术基地

肖 成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200)

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转型的基础力量。特别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类人才需求旺盛。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担负着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国家高度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其中,加快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我国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由此,进行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制造业转型的进入关键时期,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根据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到2020年,先进制造产业人才需求规模将达到35万,其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将达到30%。电子信息产业越发规模化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的内在需求,都需要高职院校加强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在高新技术快速更新的趋势下和互联网+概念广泛融入现代制造产业的背景下,只有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紧跟产业发展,才能够切实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的智能控制技术的人才,时代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客观紧迫性都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相关专业群的实践教育。

1.2 是实现高职院校智能控制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智能控制类专业群立足于智能型人才培养,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以及电子控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内在关联的简称。其主要内容是在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比如设计、加工、控制和管理等环节过程,能够解决现实生产中的问题,同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和能力创新应用方法以获取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通过提供专业岗位基本技能训练、模拟操作训练以及综合技能训练,以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1.3 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针对行业发展或者岗位群需求建立的技能培养场所,其内在运行讲求工位性和职业性的特征也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面向市场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主要体现。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而进行的专业培养、教学模式等内容的改革,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使教师通过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时,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第三,实训基地建设也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通过实训基地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获取更多更新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

2.1 指导思想

首先,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要依托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整体规划,从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构建需求出发,服务新兴产业、政府重点培育产业,以人才市场需求为落脚点不断为相关行业企业输送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方面的人才;其次,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体制创新,在总结以往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和借鉴相关实训基地建设的优秀成果基础上,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从服务产业的发展特点出发,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不断革新产业集聚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在现实的岗位需求上已经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所能够胜任的,根据这种学科关联紧密、行业需求复合的特点,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兼顾辐射相关的专业群,有效覆盖电子信息、电子应用、自动化控制等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从学生本位出发,努力把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实训课程健全、师资力量完备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综合基地。

2.2 建设目标

从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出发,根据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校办学基础和专业特点,把实训基地涵盖的专业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在整体构架的基础上优势学科交叉,突出学校特色优势。与此同时,从学校和企业协同发展、教学和科研向融合的发展思路出发,突破体制限制,实现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使学校教师与企业优秀技能型员工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又能够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实现成长的机制建设。完善符合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完善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从学生本位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能够在实训中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把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具有现代开放式教学体制、师资力量雄厚、实训环境优越的一流人才培训基地。

3 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政校企”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要积极的同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合作,坚持产学研用方向,依据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科学合理的进行功能定位。首先,依据政府引导调节、学校主体建设、企业专业协助的构成原则,成立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的组织机构,负责实训基地的发展以及建设规划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立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实训中心和智能控制技术实训中心组成跨专业、开放式的实训基地功能开发方案。在整体的方案设计上要聘请行业、企业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员进行指导,同时面向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多渠道引入企业在技能、设备、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实训基地建设的科学性,提高高职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

3.2 完善实训基地教学体系构建

从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出发,实行模块化和项目化的教学体系建设。具体来说,第一,从高职院校优势学科建设出发,根据专业群涉及的知识范围和技能要求,建立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的课程体系,并设计各门课程的项目化实训体系;第二,从学生的教育基础出发和实训基地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递进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各门课程基于工程过程岗位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第三,两个实训中心的建设。学校要积极的与重点产业企业、新兴产业企业进行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关系,让企业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实训地基建设,使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具有生产性,更多的融入企业生产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比如“校中厂”的规划建设,使两个实训中心都能够具备生产和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并建立健全校中厂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其能够成功的运行,推进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案的有效实施。

3.3 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创新性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创新教师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机制,完善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环境建设和相关培训机制。比如定期邀请企业有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进行实训基地的实践引导,提高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经验。邀请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家、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拓展,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4 结束语

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关系着我国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建设,同时也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建设。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做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中介角色,切实落实高职院校相关的财政经费,为电子信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学校要加快相关教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的同政府进行沟通,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与企业和社会积极的合作,借助多方力量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控制技术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电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6:50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4:49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
电测与仪表(2014年1期)2014-04-04 1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