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沙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03-20 10:48
茶叶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长沙县绿茶茶园

(长沙县农业和林业局,湖南 长沙 410100)

1 发展现状

长沙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厚重。早在西汉时期已开始茶叶生产,至唐代饮茶成为时尚,明清时期,县内仅高桥、金井一带茶行就达48家,其中高桥茶庄乃全国72家著名茶庄之一[1]。李时珍《本草纲目》曾载:“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长沙之铁色”[2]。

新中国成立后,长沙县茶产业的发展按时间脉络可分为三个时期[3]:一是恢复发展期(1949~2003年)。至2003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506.7 hm2,其中良种茶666.7 hm2,完成了茶叶企业改制,全县大大小小21家茶叶企业,共有加工厂房6.8万m2,年加工能力0.8万t,实际年加工干茶0.71万t,年产值0.95亿元。二是快速发展期(2003~2008年)。政府大力推动新扩基地,加快建设跨越春华、路口、高桥、金井、开慧、福临及北山等7个镇、蜿延100多km的“百里茶廊”,连续几年成功举办茶文化节,茶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三是平稳发展期(2008年至今)。政府退居幕后,企业冲到前面,全县茶产业逐步从开园扩面向做精做优转变,从经营粗放向科技化、平台化和多元化转变。

到目前为止,全县有茶园面积6182.5 hm2,2017年共加工生产干茶4.6万t,实现干茶总产值9.6亿元,茶叶产业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百里茶廊”被列为湖南省五大和长沙市四大优势产业带之一,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长江上、中游地区出口绿茶和特色茶优势区域县。近年来,长沙县先后荣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全国产茶重点县、全国首批国家标准茶园建设基地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和2018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等称号。2018年5月,“长沙绿茶”获批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2 优势与瓶颈

2.1 发展优势

2.1.1 自然条件适宜

长沙县属长衡丘陵盆地的北部,地处幕阜山、连云山与大龙山余脉的南端,红壤、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俱备[4]。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5]。同时,拥有乌川湖、白鹭湖等180多座中小型水库,形成以水库为骨干、塘坝为基础的大、中、小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络。优异的生态条件,使得长沙县一直是中南地区重要的茶叶原产地区域。

2.1.2 品种资源丰富

依托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6个、省级茶树良种17个,全县推广应用槠叶齐、碧香早、白毫早、湘波绿等茶树良种,茶园良种率达82%以上,是全省茶园良种化率最高的县之一。全县良种茶苗繁育量年超亿株,是全国良种茶苗繁育量最大的县。长沙绿茶系列产品外形银毫实显、条索紧结适度,汤色嫩绿,叶底芽头整齐新鲜,气味清香高长,堪称茶中上品。

2.1.3 科技资源雄厚

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农业部湖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及湖南省茶叶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落户县内,县域茶叶龙头企业与中科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高校构建了长期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促使长沙县成为湖南省茶叶科技资源最多和最强的县。

2.1.4 产业带动明显

全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2家,其中规模型企业5家。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长沙县金井茶厂、湖南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鸿大茶叶有限公司为长沙市规模型茶叶加工企业;湖南省茶研所实验茶场是全国茶苗繁育能力最强的企业,形成了茶苗繁育、生产加工与茶机研发的全产业链模式。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茶叶机械行业生产技术和研发力量最强的企业,在我国高端茶叶加工装备领域处领先地位;该公司研发的炒青绿茶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县茶产品已形成以绿茶为主体,红碎茶、绿碎茶、黑茶、出口茶、名优茶、礼品茶和办公茶等多茶类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形成了以湘丰和金井两家茶叶龙头企业为引领,以“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茶休闲——特色小镇一体化建设”全产业链融合为模式,联合打造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文化和休闲游综合基地,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融合,长沙县和金井镇先后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2015年)和试点镇(2017年)。2017年12月财政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长沙县产业融合发展得到了农业部和财政部领导的一致好评。

2.1.5 品牌创建扎实

长沙县是湖南省首家以茶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已获得“三品一标”数量达68个,居全省前列;有3个茶叶品牌获中国弛名商标;拥有2个农业部茶叶标准园、2个省级优势特色(茶叶)产业园;“金鼎山”“高桥银毫”2个品牌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长沙绿茶制作技艺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井”被湖南省农委(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湖南十大农业企业品牌,“湘丰绿茶”荣获省内产品质量最高奖项湖南省创新奖;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与服务全周期的数据化与智能化实现”列入农业部农业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名单等。

2.2 发展瓶颈

2.2.1 品牌不够响,缺乏竞争优势

全县现有“湘丰”“金井”“怡清源”等中国弛名商标和“金鼎山”“高桥”等湖南省著名商标,但区域公共品牌“长沙绿茶”还处于起步阶段,推广仍任重而道远。

2.2.2 加工水平不一,采摘成本逐年攀高

各茶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设备新旧与技术工人加工水平不一,绿茶制作标准仍不一致,加工出来的绿茶品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茶叶品质与效益。同时,名优绿茶的生产一直存在采摘工短缺和采摘成本不断上涨等问题。

2.2.3 多样开发不够,精深加工依然滞后

我国茶叶天然产物制备技术已基本成熟,在健康食品、日化用品及环保用品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但是作为经济发达县市,长沙县在茶功能产品的多样化开发等方面较为滞后,在夏秋茶与中低档原料利用方面,应进一步拓展相应途径。

2.2.4 企业积极性不高,新扩基地制约多

基地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茶园租金年年增长,有机茶园建设培管、出口检测费用高,车间及茶园基地工劳动力老化、用工难,用工成本逐年增加。在新扩用地和农业设施用地方面,国土和林业部门有政策障碍。

3 发展举措

3.1 成立专门班子,制定发展规划

成立长沙县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林、财政、发改、水务、科技、交通、商务、经信和综保区等部门及百里茶廊7个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在县农林局设立专门办公室,聘请省茶科所、省茶协、湖南农大等专家教授,加快制定茶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抽调技术人员,制定相应绩效考核细则,确保规划落实落地。

3.2 整合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2018~2022年,整合各项财政资金(如富北项目、特色小镇培育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建设、小农水、生态环境整治、旅游产业发展引导等资金),将县级茶叶产业建设资金从目前每年20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鼓励并带动企业和其它社会资本进驻。

3.3 适度新扩基地,夯实产业基础

充分挖掘宜茶用地潜力,鼓励荒山荒地、天水田、高坎田等低产稻田改造种茶;坚持“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原则,重点开发百里茶廊沿线和核心镇金井镇,力争将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每年新扩茶园67~200 hm2左右,打造茶叶绿色高标准示范基地。新扩茶园均种植无性良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到2022年,县内茶园面积稳定在6667 hm2以上。

4.4 发挥技术优势,抓好良种繁育

确立以槠叶齐、碧香早、黄金茶等茶树良种为推广主导品种;坚持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充分发挥省茶叶研究所的技术优势,新建良种茶母本园33.3 hm2、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66.7 hm2以上,茶苗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

4.5 改造老旧茶园,强化茶园管护

完善“标准统一、集中连片、企业经营、农户管理、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茶园建设开发模式,严禁毁弃茶园。年改造老茶园200~330 hm2,5年完成1330 hm2以上,提高年产量1~3倍。对老茶园采取改种、修剪等措施,并在施有机肥等管理上下功夫,将老茶园打造成高产量、高品质的有机生态茶园。加强集成示范,重点推广有机新肥料、新技术、新设施、新机械;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特别是茶园机耕、机修、机采等,逐步实现全县高标准生态茶园特色保险全覆盖。

4.6 提升加工能力,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鼓励企业从良种茶苗繁育,到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再到茶业生态旅游,打造全产业链模式;二是内联外展,推进中小茶企与龙头企业协作,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内外贸易和产销再创新高;三是以茶企为主,对原有加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容提质,推广应用生产先进茶叶加工装备,实现茶叶加工从传统粗放模式到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转型;四是进军茶叶深加工领域,向食用和药用等新领域拓展;五是以“四化”理念(资产证券化、骨干股东化、管理专业化、制造智能化)促进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深化品牌战略,努力打造百年企业。

4.7 注重品牌建设,拓宽市场渠道

积极推进“长沙绿茶”品牌与销售网络建设,充分依托和利用我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整体提高全县茶产品质量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发挥综保区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茶叶企业注册综保区,并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和快件平台,积极助推茶叶产业走出去。

4.8 挖掘茶旅文化,做好融合文章

紧紧围绕“五个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产业与科技相结合、农业与工业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做好融合文章。一是以金井“茶香小镇”为依托,一产联三产,倾力打造全域旅游;二是围绕蒲塘村和龙华山建设生态有机新茶园,提质完善湘丰茶博园、湘丰茶文化主题公园、金茶游客接待中心和石壁湖公园,打造湖湘风情茶文化老街;三是将开慧金湘园200余hm2茶园纳入红色旅游专线,升级配套设施,强化与历史文化联结;四是将北山“宝山”66.7 hm2高山有机茶园与北山森林公园、农业部新通过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北山梅的有机联结等,做实长沙县农旅文创发展联盟,推出农耕自然教育体验旅游路线。

4.9 建立利益联结,合作共赢发展

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和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推进“三变”改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作共赢。

4.10 打造茶香小镇,茶旅融合促发展

着力打造以长沙县金井镇S207沙田——蒲塘及金双线到龙华山为主线,以三棵树茶园——湘丰飞跃基地——湘丰茶博园为亮点的连片旅游专线,将金井打造成为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和国家特色小镇,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长沙县绿茶茶园
长沙县湘龙幼儿园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理想的风帆从这里起航
——长沙县实验中学简介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红樱绿茶两相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