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者”“他者”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策略

2018-03-20 11:00朱媛媛张若男马婧婧
关键词:华林历史生活

朱媛媛,张若男,马婧婧

(1.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9;2.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3.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英国剑桥 CB21SB)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区,包括古老中心区和历史风貌留存区两个方面[3-4]。在功能上,它们既可以整体体现城市的历史脉络,也是城镇传统文化的见证[5-6]。文中所说的历史文化街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点:在物质上,历史文化街区应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保存有较为完整、真实的历史风貌,可以体现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思想、文化、制度[7-8]。在文化价值上,历史文化街区应承载着真实的社会历史生活和多样文化元素,同时也要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承担着一定的城市功能[9-10];在行政管理方面,历史文化街区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11-12]。一些学者对重要文化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做了一些研究[13-15],初步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成果[16-17],但基于“我者”“他者”的视角、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文献还相对较少。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旧城东北部,是展现近代武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民俗等多方面信息的天然博览馆[18-19],保存了大部分武昌旧城的风貌,同时它所构成的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也使之成为学者和游客探索武昌文脉、传承城市文明不可替代的“实物材料”[20-21],因此其发展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学科交叉的基础上,综合旅游地理学[22]、文化地理学[23]、文化遗产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24-25],以武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作为“我者”的当地居民与作为“他者”的游客双方面的视角[26],深层次地探析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的现状与困境,以期进一步完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

昙华林形成于明洪武四年(1371)武昌城扩建时期,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的东北角,是武汉市“历史文化街区”之一,随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南麓并行呈东西走向。街区内保存的众多近代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构成了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历史风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全长1.2 km,主体街道宽约3~5 m,街区总面积1.02 km2,现存近代优秀建筑52处,是反映武昌近代文化生态环境的“活的教科书”。本研究的主要范围包括了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所公示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示意图》中的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及核心保护区共94.07公顷的面积。其中近代优秀建筑主要存在于核心保护区,该区域也是游客群体进行观光游览的主要区域。位于核心保护区周边的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则生活着众多昙华林原著居民,其发展与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息息相关。

(二)研究方法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在大量查阅《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江夏县志》等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昙华林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文本分析;笔者先后20次到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走访当地居民、商户、访谈游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地调研方式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进而运用SPSS 20.0统计工具对统计结果进行数理分析,结合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遗产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探析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实践,基于“我者”“他者”的视角对昙华林的发展提出优化措施,从而实现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三)“我者”“他者”的界定

“我者”与“他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哲学,柏拉图在其著作《对话录》中首次运用这一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说明了“我者”需要依靠“他者”来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分辨。赛义德则将“我者”与“他者”的概念运用到了人文地理学领域。本文将长期生活、工作于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并深受其文化氛围影响的居民、经营者等定义为“我者”。“我者”不仅熟悉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对昙华林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作息均保留着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刻烙印。“我者”往往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带着一定的地域情感对昙华林的发展进行评价和认识。关于“他者”,本文将到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短期的访问、观光、游学等活动的人群定义为“他者”。“他者”拥有自己独立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他们对昙华林的历史文化没有心理上的归属感,仅仅是出于某种短时间的任务来到昙华林,对昙华林的认识和评价范围仅限于其在活动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没有感情偏好,更加客观。

二、“我者”与“他者”视角的昙华林发展分析

(一)调查访谈统计

笔者在近两个月的走访调查中深入昙华林及其周边的社区,以概率抽样访谈和和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我者”“他者”分别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访谈14人。“我者”中男性有23位,所占比例为46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受访的“我者”年龄在31~65岁之间,其中31~45岁占38 %,而19~30岁占16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受访“我者”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8 %,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从职业结构来看,受访“我者”的职业类型较为多样,其中在事业单位从事工作则占46 %,自由职业者38 %。

受访“他者”男性有28位,所占比例为56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他者”主要集中在19~45岁之间,19~30岁与31~45岁的分别是68 %和20 %,而46~65岁者为10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受访“他者”96 %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专学历者11人,占22 %,本科学历者16人,占32 %,本科以上学历者21人,占42 %;从职业结构来看,受访“他者”主要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武汉市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组成,占26 %和38 %。

总之,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我者”“他者”的调查涉及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出生地的受访者,问卷及调研对象选择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充分保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学生主动学好乘法,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乘法口诀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场景,如数试卷、作业本数、清点人数等等。让学生有迫切学习乘法口诀的欲望,更乐于背诵乘法口诀。

(二)昙华林对地方发展的正效应

无论是作为“我者”的居民还是作为“他者”的游客,均认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对地方特色文化有激活效应。昙华林曾一度沦为武昌乃至武汉市有名的“贫民窟”。2005年以来,政府开始了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街区内的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同时设置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扶持居民以历史建筑为依托,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业,如咖啡馆、青年旅社等,不仅解决了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内“我者”的再就业问题,也吸引了“他者”前来游览和考察,促进了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拉动了地方经济。同时武汉市政府近年来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先后建立起“360行”大型雕塑艺术产业园和“汉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此类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它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之重新得到青年人的热爱;另一方面,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通了一条隧道,培养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的传承者。

(三)昙华林发展的困境

由于“我者”“他者”的文化背景、情感倾向及了解深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而不同群体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过程中困境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1.“我者”与“他者”对昙华林历史街区的认知

结合“您了解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背景吗?”封闭式问题和访谈中“谈谈您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看法”开放式问题对“他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他者”并不十分了解昙华林街区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他者”更多欣赏的是这里的文艺气息与小资情怀。16 %的“他者”认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建筑比较具有吸引力,38 %的“他者”则选择了人文氛围,可见“他者”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认知基本停留在“有特色建筑的文艺小清新聚集地”的层面。63 %左右的“我者”对昙华林的历史沿革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其中超过半数的“我者”认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武汉人传统的生活细节,是了解武汉民间文化的窗口,也是老武汉人记忆中的文化故乡。

2.“他者”与“我者”的需求冲突

86 %的“他者”表示在旅游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内生活的“我者”,也认为“我者”的生活并没有破坏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氛围,不会对“他者”的游览体验造成影响。持该观点的“他者”主要活动区域均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干道附近,并未深入到街区内部。表示注意到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内“我者”生活的6 %“他者”认为,“我者”的“街道卫生状况不良”“建筑损坏和私搭乱建情况严重”“居民随意晾晒的衣物影响街道整体美观”等严重影响了“他者”的观赏需求,并且认为“我者”的“态度不友好,比较冷漠”“感觉自己不是很受欢迎”等。

84 %的“我者”表示“昙华林基本保留了原来的街道风貌,旅游业的发展基本没有破坏这里的文化氛围”。而居住于瑞典教区的6 %“我者”表示“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给昙华林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机遇,但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原来居民正常的生活和活动,破坏了昙华林的文化氛围。

3.“他者”与“我者”对昙华林历史街区困境认知

第一,“我者”与“他者”均认为昙华林历史街区开发及宣传力度不足。“他者”认为昙华林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是景区的餐饮种类单一、基础设施及接待服务等环节的不足。“我者”认为最突出的问题同样是景区的开发力度不够,街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不良和诸多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不对外开放所导致的游客游览体验下降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内各种标示的评价中,70 %的“他者”认为“标识不清楚,很多景点易错过”和“标识复杂,很不清楚”。而这一问题在对作为“我者”的当地居民的采访中也得到了验证,许多居民明确提出目前昙华林社区内交通标志不够明显,道路阡陌交错,常常发生游客迷路的现象。

第二,“我者”与“他者”均认为昙华林历史街区的市场秩序混乱、相关部分监管不力。由于景区的开发力度不够、基础设施落后,同时在参观过程当中重复地登记个人信息给“他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接近半数的“他者”认为昙华林的监管有待改进。86 %的“我者”认为昙华林目前的难题集中在建筑权属存在争议、管理和维护工作落后等方面。由于权属复杂,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街区内诸如仁济医院、榆园、朴园等均不对游客开放。80 %的“我者”认为:“旧建筑应该更充分地得到利用。由于本地居民基本不会自己开店,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就做一点流动性的小生意,没有劳动能力的就靠着房屋的租金生活。“我们几乎都是租房来经营,生意不好的话自己生存不下去,生意好了又要担心房东涨房租。希望政府能有更好的监管办法出台吧,不然实在难以维持。”

第三,昙华林的建筑和空间已经无法承载“我者”当今的城市生活。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中大部分民居建筑,由于经历了长期的风雨侵蚀,建筑材料老化,加之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而残破不堪。剥落的外墙和参差的台阶严重影响了街区的整体面貌。社区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整治,致使在人口增加过程中,“我者”出于自身生活需求自行增建住宅,乱搭乱建棚户的情况严重,街区内消防通道几乎完全被占用,为居民及游客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另外,由于供电、供水、供暖等系统的不完善,街道内大都维持着几十年前的生活方式,私自拉扯电线、架设火炉取暖等行为十分常见。除主干道外,街区内部的小巷过于狭窄,地面坑洼不平,呈现出凌乱和拥挤的现象。生活垃圾无法集中统一妥善处理,排水系统时常阻塞。社区更缺乏相对完善的服务设施,一家简陋的麻将室成了“我者”日常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场所。

三、“我者”与“他者”视角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策略

(一)提高协同发展能力,满足“他者”的认知需求

第一,提高“我者”与“他者”的互动程度。昙华林代表着武汉的发展历程与文化情怀,因此游览昙华林不仅需要“他者”眼到、脚到,更需要“他者”具备一定的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作为“我者”的当地居民在文化宣传工作中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第二,街区内现存的优秀历史建筑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合理的维护管理,在保证建筑及时得到妥善的修复和保养外,也应充分发挥其文化与社会价值。只有当“他者”足够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脉络与背景,才能对该地产生全面的、客观的认识。第三,有关部门应从各个方面努力,理清建筑物的权属问题,使得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避免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尽管这一问题不会直接影响到“他者”的活动,但对“我者”的经营需求和心理认同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四,将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纳入到一个整体环境中,与粮道街、马道口等相邻街区进行协同规划,便可将必须的配套设施外移,既解决了发展瓶颈又带动了周围街区的发展。

(二)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我者”生活需求

作为历史街区,昙华林又同时发挥着居住的职能,保护与利用工作不仅要考虑街区建筑等物质层面,还需关照“我者”生活的原真性问题。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需要从街区的居住功能入手。第一,应该保护好居住空间的传统风貌,包括传统民居建筑外貌与民居建筑分布肌理。针对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建筑密度过大,建筑损坏严重,街道卫生不良等现状,当下最关键的是要加强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第二,需要强化“我者”对生活真实性的保护。原有居民的保有率和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是生活真实性的两个判断标准,这两个指标分别可以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对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进行评价。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目前保留有60 %以上的原著居民,其中居民在此地的居住生活时间多在10年以上,见证了街区的改造历程同时也保留了老武汉美好淳朴的生活风貌。因此,保护并延展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职能对保存武汉风俗记忆意义重大。

(三)巩固文化核心地位,统筹“我者”“他者”利益

第一,通过对传统特色文化的全新解读和阐释,开发真正独属于昙华林的文化产业。昙华林的商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打着文化的招牌贩卖与文化关联甚少的小资服务,对街区原有历史文化是一种隐性破坏。有关部门应将重点转移到发扬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自身的特色上,开发真正独属于昙华林的文化产业。第二,挖掘生活的文化内涵。保护历史街区传统民居聚落,维持原有的居民构成与社会结构,延续街区传统的工作、休闲方式,为维护街区浓郁的生活文化气息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挖掘与利用街区历史文化。通过名人故居、街区小品等多种形式系统地对历史街区的传统面貌加以展示,并要利用历史事件或名人效应树立独特的、丰富的、多维的文化形象;还可以通过当地民间手工艺、戏曲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增强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第四,开展以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内常年有文化创意空间举办各类艺术节、音乐展、收藏或艺术品展览等活动并形成小规模的粉丝群体,为街区增加丰厚的经济收入和知名度。

四、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问题,处理好城市建设中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化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如何维持原有文化氛围与现代城市生活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个被人们很容易忽视且难以实现的问题。本文以近代文化性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例“昙花林历史文化街区”现状调查研究,理论和实践结合,尝试分别从“我者”与“他者”的角度对街区的保护与利用进行评价,并针对所发现的诸如历史文化街区认知度不足、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氛围遭到商业性的冲击破坏、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本文立足于实践调查所得的可靠数据,从人文地理学“我者”与“他者”的角度出发,综合了经济学、心理学与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对现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理论进一步的发展,丰富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证和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华林历史生活
华林 向爱而行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华林 一企千人助万家
华林 行稳致远
新历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